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步意识到自身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开始逐步着手环境友好的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新能源作为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型能源类型,利用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存储等方式驱动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低碳时代。作为最典型的新能源应用,新能源汽车主要通过储电和充电等技术实现能源的搭载和补充,其中充电桩是整套新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对结合了智能感应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期望能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检验检测相关理论和方法予以丰富。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现代经济中,金融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金融支持对于新能源行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金融创新对深化新能源和金融结合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金融创新与新能源的结合,被称为新能源金融。金融创  相似文献   

3.
华国新 《电子世界》2013,(20):181-182
我国处于城镇化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时期,城镇化践行低碳城市理念,低碳城市需要低碳城市交通,实现低碳城市交通的前提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建设,城镇化与汽车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城镇化与汽车产业内在作用关系,揭示推进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需要从五化建设着手,即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固际化、人文化、区域化及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殷秀梅 《移动信息》2023,45(6):62-64,76
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借助传感器技术向着电气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收集传感器采集的各项参数,并在处理各项参数后发出指令控制汽车运行。文中围绕传感器在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划分了汽车的功能模块,分析了传感器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探索未来的传感器应用集成化,希望能为传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探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及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为全面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指明了方向。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具有“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重要功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其中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大国经济竞赛的重要一环。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环节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需求收缩和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建议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供给、购置、使用和流通等关键环节,多措并举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时代》2013,(Z1):34-34
<正>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发展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成为必然之势。因此,发展新能源,是必须的。经过30年快速发展,深圳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的发展阶段对能源供给、环境保护、民生改善、产业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产业作为环境友好的新兴高技术产业,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把握历史机遇,加快制定出台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率先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深圳顺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模式,抢占产业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又是进一步引领珠三角乃至全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当好排头兵的必然选择。新世纪以来,以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深圳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深圳在科技研发、装备制造、应用推广、产业服务等方面已然具备了较强的基础,并形成了深圳特色的新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7.
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国家,走低碳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家、商人、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共识。文章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介绍了世界各国制定措施纷纷抢占低碳经济先机,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瓶颈,并指出了低碳经济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环境污染和世界能源危机的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发达国家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计划,我国政府公布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将其作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予以重视。本文简略概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特点,对我国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预测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绿色低碳是当今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锂资源具备储量丰富、高效和安全等优势,目前正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新能源技术突破的目标。现聚焦碳中和碳排放的主角之一——锂离子新能源电池汽车,探索当今锂电池汽车行业发展情况,透过当前产业发展遇到成本降低的问题进行了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使锂电动汽车完全达到成熟市场化竞争具备的成本管理条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切实减少能源的消耗,如今各大汽车厂商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及研究力度,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不仅可提升新能源汽车操作的便捷性,还可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内涵及其充电方式,其次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优势,再次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应用现状,最后探讨了无线充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实际应用,希望可为相关人员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新能源产业逐步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支撑。本文概述了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资源组成、功能模块及应用要点,以期更好地依托系统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提出的创新要求,以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基础理论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信息化电子诊断技术的概念和优势,对信息化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索,旨在为相关人员运用信息化电子诊断技术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面临资源、能源与环境等诸多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被世界各国所看重,这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时代的产物。目前,在研的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有新型燃油汽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煤制醇醚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后发展主要集中在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上。因这两种汽车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较高可行性,有望成为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届时世界汽车将摆脱依靠石油能源的时代,进入单一的新能源汽车时代。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近日从科技部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13个首批试点城市已累计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12000辆。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和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本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部高新司  相似文献   

15.
随着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这两个问题的日趋严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汽车新能源发展任重道远,所以混合动力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种技术。混合动力,就是指汽车利用了除汽油柴油外的新能源,混合动力可以暂时解决和缓解现在汽车工业所面临的两大问题。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才能更好的解决汽车工业的稳步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必需品,汽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也推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在新时期,国家呼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对新能源开发的步伐,因此本文以汽车新技术发展应用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国家通过经济补贴等形式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使我国汽车市场从以传统汽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存的态势,汽车维修行业也需要积极学习并应用电子诊断技术、搭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与时俱进更新行业标准,解决新能源汽车维修维保设备落后、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更好地适应新能源时代下汽车维...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形势下储能元件及其装备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是支持经济持续、高速以及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介绍了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动力电容器和大容量电池作为储能元件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以及动力锂电池和动力薄膜电容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现状,指出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国内装备制造业应力争突破,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近年来,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重要结构材料,车用铝合金性能的不断提升给后续的焊接加工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传统弧焊热源相比,激光-电弧复合热源具有诸多优势,为抑制铝合金焊接缺陷并提升焊接接头系数提供了新途径。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铝合金焊接缺陷(如软化、气孔)等形成及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铝合金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背景与概况 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在"十二五"初期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战新产业的七个方向,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