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复合滤床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黄河微污染水源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复合滤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黄河微污染水源水。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5m^3/(m^2·h)、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5min、气水比0.5:1~0.8:1、水温在20~27℃范围内,复合滤床曝气生物滤池对CODMn,NH3-N,浊度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5%,90%,97%和58%,出水好于地表Ⅱ类水体水质要求,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该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污染指标(污染因子)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升流式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复合式接种挂膜启动的方法,为曝气生物滤池能够更快、更好地发挥生物氧化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两级曝气生物滤池串联的方式,用陶粒作为滤料,采用接种挂膜和自然挂膜相结合的方法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启动.挂膜启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闷曝阶段(5d);第二阶段低流速运行阶段,流速为1m/h,气量251/h(4d);第三阶段流速为2m/h,气量25l/h(7d).结果历时16d,COD、NH4^+ -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达到86.21%和70.24%,试验表明,此时曝气生物滤池挂膜启动成功;一级滤柱主要去除COD,二级滤柱主要去除NH4^+ -N.结论采用复合式接种挂膜的方法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启动,时间短,微生物附着好.  相似文献   

3.
曝气生物滤池对CODCr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升流式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Cr的去除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该工艺使用的一级填料为陶粒,二级填料为片状活性炭.采用改变滤速、各级曝气量等工艺参数,对比了CODCr在不同阶段的处理效果.结果 反应器在1~2m/h滤速下自然挂膜成功,在3~5m/h滤速时CODCr去处效果稳定.结论 在流速3m/h、曝气量25L/h时,CODQ处理效果稳定,总平均去除率近90%.当流速为4m/h、曝气量37.5L/h时,去除率为88.20%.滤速5m/h时,一级的曝气量由37.5L/h提高至50L/h,由于较大的上升水流与气流的共同扰动作用增大了滤层孔隙,致使反应器对CODn的去除率有所下降.并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除去老化的生物膜和截留的悬浮物.  相似文献   

4.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具有处理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省等优点.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工作原理、历史沿革、各种池型和应用工艺,并以广东新会东郊污水处理厂为例,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设计、调试、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曝气生物滤池的微生物种群优化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种群关系,以强化污水脱N处理,本试验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以生活污水为原水,在水力负荷、pH值以及溶解氧(DO)方面对微生物进行生化反应和结构优化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污染物负荷对2级滤池的种群竞争具有重要作用,适当地控制负荷可使反应器在各自的优化状态下运行.pH<8.5对维持长时间短程硝化可行性不大,但是控制ρ(DO)<1.8mg/L,在一定负荷时,利用在较低的ρ(DO)条件下氨氧化菌的比增殖速率比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比增殖速率高的特点,亚硝酸盐积累率可以达到84%,有利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器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曝气生物滤池挂膜启动过程,寻求用于判断挂膜启动完成的快速、简便、合理的方法 ,为曝气生物滤池快速启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曝气生物滤池自然挂膜启动过程中,每天测试COD和NH4 -N的去除率以及出水DO和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曝气生物滤池自然挂膜过程显示: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气水比为3~4、水温保持在15~22℃的条件下,经过20 d生物膜即可成熟,NH4 -N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0%左右,随挂膜进程出水pH值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出水DO在挂膜初期下降,后期略有回升.结论 曝气生物滤池自然挂膜过程中可以通过NH4 -N和COD去除率变化,以及出水pH值和DO的变化来判断填料挂膜的进程和生物硝化作用进行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A段反应器进水负荷分别控制在9.17、15.59和22.01 m3/(m2·d),气水体积比为6∶1;B段反应器气水体积比控制在2∶1,温度在18~20℃.经过近3个月的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在稳态运行条件下,该系统出水稳定优质ρsCOD<30 mg/L,ρNH3-N<4.0 mg/L,ρSS<10 mg/L,无色无味透明),做进一步的消毒处理后可作生活杂用水.而在负荷变化及实施反冲洗等非稳态条件下,系统出水的sCOD、氨氮、TN和TP出水质量浓度仍保持较低值.试验表明,要维持两段BAF系统持续稳定运行,预处理、适当的反冲洗强度和良好的启动条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水渣对环境的污染及综合利用的问题,以水渣为主要原料,添加黏结剂和成孔剂,经混合、成球、养护制成免烧型水渣滤料.在直径为150 mm,滤料层高为1 500 mm的水渣滤料曝气生物滤池(WBAF)中处理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27℃,pH为7.0~8.0,气水比为5∶1,进水ρCODcr=167.58 mg/L、浊度=34.60 NTU、ρ(NH4+-N)=36.45 mg/L时,相应的出水指标为ρCODcr=37.73 mg/L、浊度=7.57 NTU、ρ(NH4+-N)=5.39 mg/L,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氨氮去除效果明显是因为水渣滤料能溶出碱性物质,为硝化反应提供了碱度.  相似文献   

9.
以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BAF)深度处理某焦化厂废水处理站二级未达标生化出水,在投加30%双氧水(H2O2/COD cr质量比为3)预处理后,并在气水比为3∶1,回流比为(0.5~1)∶1的运行条件下,系统对CODcr、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1%、91.6%,系统出水CODcr和NH3-N浓度分别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的二级和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废水处理生物处理高效硝化新工艺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短时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及缺氧硝化等生物脱氮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了分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优势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并指出了生态优势硝化反硝化新工艺的特点和研究开发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上流式二级曝气生物滤池短暂关闭后,采用通入常负荷待处理污水的方式,快速启动池体的性能.方法在水力负荷3.8m3/(m2.h)下启动,并提高到5.2m3/(m2.h),一二级曝气量分别为37.5L/h2、5L/h,对比关闭前自然挂膜时池体处理性能.结果运行23h后一级滤柱、二级滤柱同时启动成功,与自然挂膜耗时19d相比大大节省了时间.结论一二级滤柱和系统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60%、30%和80%以上,略低于关闭前同负荷下的对COD去除率(关闭前同负荷下对COD去除率分别为一级滤柱为68%,二级滤柱为40%,系统为90%).一二级滤柱和系统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4%、83%、99%.系统对色度、浊度去除率为73.8%和71.8%,略低于自然挂膜时(分别为81.7%和80%)的去除率.陶粒上生长着不连续的生物膜,表层陶粒被生物膜覆盖得多一些,中上层陶粒表面裸露得多一些,活性碳表面的生物膜覆盖率比陶粒略低.显微标定,陶粒表面生物膜厚度除凹陷处有较厚的生物膜外,一般维持在100μm以下,即处于膜活性厚度范围内.与关闭前滤料表面的生物相种群基本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陶粒-沸石-活性炭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对受污地表水体的处理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h,气水比为1:1,温度为16~24℃的条件下,陶粒-沸石-活性炭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对受污地表水体的处理效果较好,出水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分别降至2mg/L左右和0.1mg/L以下,陶粒层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和沸石层氨氮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0%和85%左右。  相似文献   

13.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陶粒作为一级滤柱填料、片状活性碳作为二级滤柱填料的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对ODD、NH3-N、色度和浊度的去除情况稳定,而且去除率很高,分别为85.08%、92.10%、87.12%和96.29%。  相似文献   

14.
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20世纪80年代末法国OTV公司发明BIOCARBONE工艺以来,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有了很大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笔者对常规曝气生物滤池的三种典型工艺BIOCARBONE、BIOSTYR、BIOFOR进行了结构、工艺上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出现B2A、BIOPUR、BIOSMEDI及一体化反应器进行了介绍,经论证分析表明:曝气生物滤池是符合我国水处理的污水处理方法,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有关曝气生物滤池中N2 O产生与控制问题研究较少的现状,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曝气生物滤池,重点研究了气水比为9.8:1、5.0:1和2.5:1的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中N2 O的产生与转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BAF工艺中NH4+-N和TN的去除率均随气水比的减小而减小;气水比为9.8:1、5.0:1和2.5:1的条件下, N2 O的释放量在空气中的百分比分别为418.0306×10-6、247.9406×10-6和123.0638×10-6,因此,BAF中N2 O的产生不容忽视.在不同的气水比条件下,溶解态N2 O-N的沿程变化规律均为先增加后减小,且溶解态N2 O-N质量浓度与NO2--N质量浓度沿程变化规律一致,据此推测,N2 O可能产生于硝化反应过程.综合考虑硝化效果、TN去除效果以及N2 O减排控制,确定本试验条件下的BAF中适宜控制的气水比为5.0: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采用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BAF)直接处理生活污水时,气水比大小、水力负荷以及进水有机物浓度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滤池不同高度处COD和NH3-N去除率的变化以及微生物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当气水比在4:1~5:1,水力负荷在1.0~2.0 m3/(m2.h),进水有机物浓度在300~400m g/L左右时,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都比较高.曝气生物滤池有降解能力强、处理效果好以及耐冲击负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滤层高度是影响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因素之一,提供一种确定滤层高度的方法.研究表明,随着滤层高度的增加,污染物的去除率也会提高,但存在一个适宜的高度,在此以上,高度增加不会使去除率有太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考察了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对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性能特点,小试结果表明: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去除生活污水中的COD、SS等具有较好的效果,当进水COD、SS分别为234mg/L、112 mg/L,水力停留时间8 h,曝气强度在0.5~0.6 L/(m2·s)时,CODcr、SS的去除率分别在9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低温水源水生物活性及种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比好氧呼吸速率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合克隆、测序技术研究了以沸石和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低温水源水的生物活性和不同运行阶段的种群结构演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沸石和陶粒滤池对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能也随之下降,但仍能保证一定的去除效能;沸石和陶粒滤池对氨氮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滤床高度40 cm以下,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滤床高度55 cm以下;低温影响了微生物的活性,且异养菌受影响更为显著;在整个运行过程中,2组滤池种群多样性较为丰富,优势种群与常温条件下无显著差别,且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种群演替规律,其中亚硝化螺菌属在低温条件下得到富集,并成为系统的优势种群,而硝化螺菌属在运行初期即被淘汰;经过长期低温驯化,2种填料曝气生物滤池的优势种群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从反应器理论出发,采用脉冲刺激响应技术对新型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流态试验。对液龄分布函数的数据统计得出,无因次方差σθ2在0.12~0.20,Pe准数在8~15,说明反应器流态介于全混流和平推流之间,偏于平推流。根据试验结果,运用轴向扩散模型建立了滤池的流态模型。进水流量和曝气量是影响LBAF水力混合特性的重要因素。曝气和增加进水流量有利于减少反应器的返混程度,使反应器的流态更接近于平推流。经理论分析认为,该流态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保证了反应器的容积利用率,提高了处理效能,是一种较好的流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