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江苏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引供水能力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阐述了推广水稻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介绍了江苏省主要推广的水稻浅湿灌溉技术、浅湿调控灌溉技术和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以及“小区示范—扩大示范—大面积推广—全面推广”的推广模式,总结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效果.通过1998~2000年的推广实践,累计推广水稻节水灌溉面积418.9万hm2;节水超过124.8亿m3;增产粮食25.5亿kg;投入产出比达到1∶103,表明江苏省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达到了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八五二农场现有水稻面积15万亩,水稻种植灌溉用水达0.75亿立方米,近年来因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水稻生产。因此,2004年,开始引进"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以利于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试验内容与方法 试验区选在八五二农场四分场二队6号2区,地势平坦,土质为草甸白浆土,耕层20-22厘米,土壤肥力中 相似文献
3.
开展水稻综合节水灌溉技术集成应用,是将先进的稻田节水新技术进行组装应用,总结出水稻综合节水灌溉的新模式,为加快推广水稻综合节水灌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稻综合节水灌溉技术集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示范区水稻节水灌溉实践,从高台营养钵节水旱育苗、三旱整地、抛秧节水栽培到浅湿干灌溉技术几方面论述水稻综合节水技术,给出了节水灌溉技术参数指标,并对示范区节水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代县水稻的实际生产状况,经过试验,研究了薄—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三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薄—浅—湿—晒处理的各项田间农艺性状指标,除株高外,均优于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通过节水灌溉试验,为当地水稻灌溉定额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水的不断增加,我地区农业用水的水资源不足问题日益突出.供水不足严重地限制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使宜种水稻的地区不能扩种,已有的稻田区也承担很大风险,常因干旱减产,部分面积绝产甚至被迫改种旱田.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铁岭市水田生产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发展更多的水田,这是市委市政府给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水利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在水稻生产全过程的节约用水技术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7.
盘锦是辽宁最大的灌区,水稻综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在盘锦应用已有多年,缓解盘锦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效益显著.文章介绍了田间工程标准化、三旱整地、浅涅灌溉、微咸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8.
9.
10.
非充分灌溉的理论依据及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地区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在探讨非充分灌溉理论的基础上,对水稻节水灌溉的定义、区间划分、界线是否属于非充分灌溉范畴等问题进行论述。(2)阐明水稻节水灌溉的水层设计,灌溉模式及栽培方法的来源和根据。(3)总结出适合干旱地区不同水资源对水稻水灌溉的各种方法。其中特别是对水稻旱直播草荒严重,保苗困难问题,提出了铲梦生和透气增氧是直播稻保苗除草有效措施,此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水稻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日益凸显,并逐渐受到重视。阐述了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主要节水灌溉模式的特点及其节水、经济、环境、生态效应,指出在田间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节水灌溉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影响机理、对杂草和动物多样性调控机制的研究和节水灌溉模式的多准则评价方面的不足,从开展节水灌溉与节水、增产、环境、生态之间的互馈机制、节水灌溉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和微生物驱动机制、水管理措施下稻田杂草群落之间的竞争和群落调控机制的研究以及利用考虑多重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灌溉模式优选等方面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14.
鸡东县由于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和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天然降雨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以往大都采用漫灌形式,造成水资源浪费。近年采用了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值得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通过大田试验,探讨浅显节水灌溉方式对辽宁地区水稻同化物分配及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节水灌溉方式,浅显淹灌方式下,水稻生育后期的茎鞘干物质向籽粒输出率分别提高16%和22%,乳熟期蔗糖合酶与蔗糖磷酸合酶活性得到显著提升,成熟期茎鞘的淀粉含量分别调高18%和15%.产量提高6.25% ~12.48% ,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