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岩心观察,结合薄片、岩石物性、孔渗等分析化验资料研究表明,八面河油田沙三段和沙四段的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次生粒间溶孔为主,中高孔、中高渗、中高喉,储层物性很好。储层质量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最有利储层。根据储层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等特征将沙三段和沙四段储层划分为四类,其中Ⅰ、Ⅱ类储层是开发的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八面河油田奥陶系潜山为重点,对潜山储层类型、成因配置进行分析,认为古潜山良好储层发育于奥陶系风化壳顶面以下61米地层之内;并按成藏因素分类建立了潜山成藏模式,指出八面河地区潜山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3.
汪明伟  王宝红 《广东化工》2013,40(18):25-26,31
八面河油田北部沙河街组四段为一套滨浅湖亚相沉积,根据岩心观察分析和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精细划分出滩主体、滩边缘、坝主体、坝边缘、砂泥混合滩、碳酸盐岩滩与滨浅湖泥坪等7个微相,其中以滨浅湖泥坪沉积为主,物源主要来自南部。平面上非均质性较强,以带状砂体为主,局部为"土豆状"砂体;从综合系数(ZK)看,小层层内属中-强非均质性;利用普通薄片、阴极发光、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与分析,微观上表现出中-低渗中-细喉型吼道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八面河油田沙三段为例.从测井解释储层参数、储层砂体韵律性、沉积相分析和非均质类型研究入手,探讨了层内非均质性类型及其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层内非均质类型共有箱型、钟型、漏斗型、中间突变型和复合型等五种。沙三沉积期不同微相非均质程度不同。席状砂、远砂坝、水下分流河道等微相属强非均质体,河口砂坝非均质程度弱,属最好储集层。  相似文献   

5.
八面河地区沙三、沙四段砂岩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蚀作用的改造。其中压实、胶结对储层有着破坏作用,而溶解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对储层有着改善作用。通过大量的薄片镜下观察,碳酸盐矿物的胶结、交代和溶解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最为强烈。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和生物骨骼溶解形成的次生孔隙是本地区主要的孔隙发育类型。此外,岩屑和长石的溶解也是本地区重要的孔隙改善因素。垂向上看,沙三段孔隙类型主要以压实作用较弱的地方存在的原生孔隙、长石和岩屑溶解产生的次生孔隙为主,而沙四段主要以碳酸盐胶结物和生物骨骼的溶解产生的次生孔隙为主。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用薄片、全岩矿物组分、X衍射、扫描电镜、物性、流体化验等资料,分砂层组对乐安油田草4块沙四段储层岩石成分、流体性质和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敏感性流动实验对储层各种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砂层组表现为中等偏强一强水敏、强酸敏、中等碱敏,4砂层组表现为弱一中等偏弱水敏、中等酸敏、弱碱敏;3、4砂层组均为强一极强盐敏,但临界矿化度不同;均不存在速敏性。分析了各种敏感性的成因机制,提出了抑制储层敏感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江陵凹陷八岭山油田储层沉积相标志,从岩石学标志、原生沉积构造、生物化石标志和沉积层序及电性特征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储层的沉积相标志,为其他油田同类分析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八面河油田面四区是以常规注水方式开发的稠油油藏,目前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为了精确描述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建立不同开发时期的地质模型选用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剩余油。研究结果表明,分阶段建立地质模型进行模拟,其模拟结果更符合油田开发实际情况,其研究结果可以为下步的开发调整作有利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八面河地区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物探综合研究逐步以薄储层、小断块、微幅构造、隐蔽油气藏的研究为主,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成像精度,分辨率及成像精度不够,大大影响了地震资料解释、储层预测以及后续的井位部署和开发。本文利用实际井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开展井控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及井控反Q滤波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这种方法较好地保护了低频信息,拓展了频带宽度,减少高频噪声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保真度,为岩性圈闭的识别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8区中下奥陶统洞穴型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古岩溶洞穴型储层的发育特征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通过储层识别、连井对比、地震剖面分析、古地貌恢复等手段,对塔河油田8区岩心、钻井、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区内海西早期不整合面下发育三套洞穴层,对应着三个岩溶旋回,单井剖面上存在着六种组合;洞穴层发育上受海西早期不整合面控制,不整合面下0~200米为洞穴密集发育区,越靠近不整合面,洞穴被充填概率越高;平面分布上受断裂因素影响,多发育于断裂带或断裂较发育地区,多组断裂的交汇部位易形成大型洞穴;古地貌控制了储层的优势发育范围,洞穴井主要沿古地貌缓坡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区内岩溶洞穴型储层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和旋回性,不整合面、区域断裂及岩溶古地貌为岩溶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林樊家油田馆陶组滚动勘探开发规模逐年增大,所以进一步认识该层位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这将对于今后该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以往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测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分析测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处理,运用RM S地质建模、属性预测、三维可视化等技术,确定了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精细构造特征,识别出了储集层和有利油气带分布范围。综合分析了构造、沉积、储层的配置关系,总结出了研究区的油藏特征及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杨波 《云南化工》2018,(3):145-148
以鄂X井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井区奥陶系马五段孔隙类型及其分布、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探索和研究其孔洞形成机制,并结合鄂X井区地质录井及物性分析资料对鄂X井地区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碳酸盐岩储集层基本由孔隙和裂缝两组储集空隙系统所组成,孔隙中的有小部分可容纳油气,裂缝则具有良好的渗滤通道作用,二者的有机配置可形成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高渗透带。由此可以为该区域天然气的进一步勘探、评价与开发和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储层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的渗流能力和油气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结合应用铸体薄片图像分析资料,铸体薄片照片,毛管压力曲线等资料对渭北油田长3、长6、长7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明确了储层微观结构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储层评价,对油田后期挖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二界沟洼陷沙三段沉积体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界沟洼陷位于辽河东部凹陷的南部,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其中沙三段沉积时期,以半深湖沉积环境为主,具有较好油气源条件。该区断裂比较复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有利的通道;火成岩比较发育;沉积条件也较为复杂,发育冲积扇和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主要以北东向为主,河道砂体分布广泛,由于河道的不断变迁,使砂泥岩相互叠置、形成砂岩透镜体,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场所。本文结合大量的地球物理测井及录井资料,研究了区块内沙三段油层组的沉积体系特征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根据大量的岩心薄片及物性分析资料,对研究区长3油层段进行细致地岩石学、储层物性、孔隙类型、结构以及非均质性研究,并对该区块岩石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科学地探讨。结果表明,本区长3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点,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次生孔隙为主,属于强非均质、低孔、特低渗储层。然而,本区长3储层微裂缝较发育,但由于地层压实作用和泥质充填作用的影响,微裂缝对提高本区的渗透率没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夏天涯 《辽宁化工》2014,(4):419-421
针对新疆某油田某井区克上组油藏,分别从构造特征、地层划分、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油藏压力温度特征和流体性质进行研究,详细说明了克上组油藏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黄敏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3):154-156
长岭断陷是一个富气凹陷,天然气勘探取得较大突破,其深层发育了优质的烃源岩。对长岭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营城组烃源岩饱和烃中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甾萜烷类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深层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其母质来源比较复杂,既有低等水生生物又有陆源高等植物输入,泥岩形成于微咸水较强还原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8.
白远  闫晓飞  景阳  云彦舒 《辽宁化工》2011,40(9):991-994
曹崾岘地区位于陕北靖边地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在大量的岩心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及物性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研究了陕北靖边油田曹崾岘地区延安组延9油藏储层特征及物性,得出结论:该地区岩石成分主要以长石质石英砂岩、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上,延9油藏分为两个小层,延91孔、渗好于延92。  相似文献   

19.
歧口凹陷歧北低斜坡B90井区,油气藏发育广泛,沙一下是该区勘探开发的重点。对研究区,沙一下油藏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成藏条件,从而指导油气勘探。研究区油藏类型可分为构造-岩性油藏及岩性油气藏两种。研究区地层埋深较大,烃源岩成熟,生烃条件良好、源储一体,油气运移动力强。在运聚方向上的上倾尖灭砂体捕获油气而成藏。研究认为,B90井区,连接歧南、歧北斜坡,砂体叠置发育,连片分布,物性好,形成岩性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这种岩性圈闭厚度大、条件好产量高,是大港油田重要的增储上产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