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5,(5)
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表明审计的实际表现未能满足社会的期望。文章以审计主题为基础,从审计目标和审计意见两个视角来探讨审计期望差距的原因,建立一个解释审计期望差距的通用理论框架。从审计目标角度来看,审计期望差距产生的主要机理是对于不同的审计主题期望了准则未界定的审计内容和审计目标;从审计意见角度来看,有三个维度与审计期望差距相关:审计意见的保证程度、审计意见表达方式和审计结果是否公开。审计期望差距的弥合有赖于审计技术进步和沟通。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8)
作为特殊的公共服务活动,审计提供的最终"产品"是审计信息。审计期望差距客观存在于审计过程中,差距过大势必影响信息对各群体的决策支持能力。文章以调查问卷方式搜集数据资料就审计客户、报表使用者各自的审计期望差距以及两个不同群体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审计期望差距显著存在于财务报告使用人员和审计客户之间,并且对审计质量认知均介于"一般"与"比较满意"之间。审计期望差距无法被绝对消除,文章从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财务报告使用者和审计客户等角度提出弥合对策以缩小审计期望差距,形成具有产业特点的审计服务,以指导群体实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审计机关聘请中介机构参与投资审计实施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审计机关聘请中介机构参与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审计理念差距、法律风险、审计经费等.提出创新审计机制,建立审计机关聘请中介机构参与投资审计机制,从而改善审计效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5)
目前,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和竞争的激烈使企业面临着多样的风险,组织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由此促使内部审计在诸多方面发生了改变,内部审计迈入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时代,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执业规范、行业协会和高层管理者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整体上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大幅度提升,但与不断拓展的内部审计职责范围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拓展专业知识和产业知识、有效运用先进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沟通的技能、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理解、有效运用批判性思维,是提升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2)
审计期望差距是客观地、永久地存在的,这种差距只能接近,不能弥合。而审计期望的缩小受到审计服务市场外部效应的制约。通过法律体系的干预,如果相关权利界定明确的话,这种外部效应是可以实现帕累托有效配置的,而审计期望差距也是可以达到最优均衡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1)
企业审计环境是不属于企业审计但影响企业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因素,企业审计与审计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同的审计环境对企业审计本质、企业审计需求、企业审计主体、企业审计客体、企业审计内容、企业审计目标、企业审计方法、企业审计结果应用这些基本要素都有影响;企业审计对审计环境的影响是通过企业审计结果应用而产生的,企业报表审计、企业绩效审计、企业合规审计、企业制度审计有不同的审计结果,这些审计结果通过不同的路径对审计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7)
在全世界范围内,经济责任审计的环境都越来越复杂,其中的风险也就日益突出,所以对这种风险的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点(包括综合性、复杂性以及政策性),为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对设计工作的期望,必须要做好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本文从阐述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含义出发,介绍我国在经济责任审计领域存在的风险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作为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有关信息需求,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实现公众参与和监督政府公共财政管理。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国家审计署网站发布的207份审计结果公告作为研究对象,评析目前的审计结果公告现状。进而通过对于四种审计体制下代表国公告制度的国际比较,总结出我国公告体制存在障碍,最后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以求进一步丰富国家审计制度理论,为国家审计实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4)
国内外企业逐渐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也显得日渐突出,部分公众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均为必须披露的年度报告,然而两种审计项目之间既有联系也有本质区别,审计意见类型也未必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4)
随着企业管理者和"客户"对于内部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内部审计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并且创新审计思维,才能更好地为组织增加价值。参与式审计虽然早就广泛应用,然而多数参与式审计都仅指邀请其他部门业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团队。参与式审计的内涵要更为宽泛,是一种贯穿内部审计始终的思维方式。本文从组织行为学视角对参与式审计进行探讨,并以H集团审计实践检验参与式审计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