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笔者自身的经验与体会,谈了高层建筑的特点与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基础埋深的确定、嵌固层的位置、适用高度与高宽比的考虑、结构不规则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3.
无锡苏宁广场项目由南、北两座超高层塔楼,以及平面布置特别不规则的商业裙楼构成。着重介绍了工程的体系特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方法,风洞试验结果分析和应用,整体计算结果,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以及针对工程中的薄弱环节所采取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高层建筑不满足基础埋置深度的情况,对小,中,大震工况下桩基的抗压、抗拉和水平承载力进行验算,确认主体结构在地震作用和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满足整体倾覆验算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构嵌固端就是建筑结构塑性铰出现的位置,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的重要假定,它关系到结构侧移的真实性。上部结构嵌固端的确定对结构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也涉及结构安全,因此正确选取上部结构嵌固端并对其在结构布置和配筋方面给予一定的必要保障,是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上部结构嵌固端的确定进行了探讨,并引伸出若干值得思考及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恒大金碧天下首期高层及地下室工程位于昆明市安宁太平镇,属于住宅楼。本工程第397—404栋为剪力墙结构,系坡地建筑。地上最高32N,地下两层及一个夹层。为满足建筑的嵌固端要求,在397—400栋与401—404栋之间设计双墙五面体,内用砂石回填。故397—400栋按四周有侧限的一层地下室计算。401-404栋按四周有侧限的NP=AT室计算。基础选用人工挖孔桩筏板基础,采用JCCAD计算,承载力、配筋、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层商住楼结构设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层商住楼的工程实例,通过对体型复杂、层数不同的各种商住楼的结构设计中平面布置、梁式转换层、住宅层等有代表性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设计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高层建筑上部荷载大,基础埋置深度也较深,地下室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与造价。本文从地下室工程的结构模型人手,针对其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从基础埋置深度、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回填土的约束作用及地下室的荷载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就设计过程中地下室的抗震等级、外墙、剪力墙、框架柱、顶板、回填土及抗裂措施等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长沙县杨公庙山门戏台被毁于60年代中,因它是杨开慧烈士曾经就读的小学,在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长沙县政府决定修复重建杨公庙辟为杨开慧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修复重建唯一可参考的形象资料就是一幅不太清楚的50年代的老照片,同时经过调查找到了一个当年的石门框,依照这个石门框在照片上的推算建筑的造型以及各部分的尺度比例。最后证明这个推算出的尺度比例是正确的,使这一被毁三十多年的古建筑得以基本恢复原貌。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害调查表明,位于灾区的底框结构破坏状态不尽相同,其中,过渡层与其相邻的底框结构的侧移刚度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汶川和茂县的两个底框工程的计算分析,得到了过渡层与相邻底部框架—剪力墙层的侧移刚度比对过渡层层剪力、层位移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底框结构侧移刚度比控制范围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某高层建筑双塔层数不同且非对称布置,为满足建筑需要双塔间不设防震缝,属于复杂高层双塔结构;上部结构分析时,先将双塔结构分开成单塔结构带底盘进行分析,再将单塔模型拼装成双塔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对比采用两种模型计算结果较大者作为配筋参考;针对双塔楼复杂高层结构采用两种程序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并对体型收进部位及裙房周边构件加强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阐释了建筑底部架空的概念,分析了架空空间在高层居住建筑中的应用,即底部完全架空、局部架空、中间架空和顶部架空几种主要类型,论述了底部架空的功能性、地域性、层次性、渗透性和景观性等方面的空间特点,力求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增强架空空间在高层居住建筑中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本工程18#B楼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尺寸突变的超限情况及结构特性,采用SATWE、PMSAP程序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CQC弹性对比分析、弹性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及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计算分析表明,本工程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隔震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被动减震技术,在我国工程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其中的高层隔震技术由于诸多理论研究的不完善使其推广受限。国内高层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基础采用橡胶垫隔震支座的高层结构,研究的主要方向有高层减震性能分析、等效简化模型、支座受拉原理及应对措施、高宽比限值等,并在这些方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合新规范对这些成果进行了分析与综述,提出了一些还处于初步阶段的问题,为高层隔震技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平台,也对这一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徐变理论,以PKPM软件为工具全面探讨了高层混凝土结构由徐变引起的竖向变形计算问题,并对各种施工情况进行了模拟探讨,论述了各种施工模拟适用范围,以完善高层混凝土结构,促进高层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