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焉耆盆地开都河北岸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位于巴州焉耆盆地开都河北岸,作为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工程具有灌溉、改善生态、置换地表水等综合效益。工程必须加强组织协调,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同时要做好工程优化设计方案,选择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对提高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控制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参与了工程建设,针对水源地施工及运行管理实际状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开都河南岸永宁—四十里城地下水开发工程井位变更的原因、可行性和变更后使用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降雨入渗补给是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九开发利用的重要水源。本文叙述了降雨入渗补给分析中最基本的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及其随埋深的变化规律,并以五道沟地区资料为例,研制了一般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可用于条件相似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中。  相似文献   

4.
5.
奈曼旗境内教来河是流经奈曼旗的一条主要河流,深入研究其渗漏补给地下水量对两岸生态及气候影响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明二连浩特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采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二连浩特地区的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蒸发作用下长期处于亏缺状态,入渗降水不足以改变土壤含水亏损状态;土壤水的氘氧值相比大气降水贫化,将土壤水、地下水和当地降水的氘氧同位素比较发现,土壤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补给;西藏羌塘盆地的降水氘氧关系与二连浩特地下水的氘氧关系相似,表明二连浩特盆地的地下水接受外源水补给;二连浩特盆地玄武岩喷发地区广泛分布着铁白云岩、红土、钙华、硅华、膏盐等矿物,矿物中的Fe、Mg、Ca、Si等元素,可能来自深循环地下水;铁白云岩与红土的形成,表明深循环地下水曾经历过了高温过程;外源水可能来自青藏高原河流或湖泊的渗漏水,深循环地下水通过火山熔岩管道补给二连浩特等火山玄武岩地区的地下水。根据地下水深循环原理,在二连浩特火山口附近打出了4口自流井,单井自流水量达到30 m~3/h。  相似文献   

7.
降雨入渗补给浅层地下水过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降雨入渗补给的模式,通过分析活塞式降雨入渗、降雨入渗补给的滞后和延迟、降雨入渗优先补给等,研究了土壤不同岩性、不同埋深、不同降雨时段与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降雨入渗补给过程。  相似文献   

8.
京密引水渠渗漏对南邵乡地下水补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士博  纪瑞森 《北京水务》1994,(3):21-26,20
昌平县南邵乡地处山前丘陵,是节水型农业示范区之一,近期以来农业供水已由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为主,由于上游地下水补给源短缺,加之用水量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京密引水渠横穿全乡,引渠渗漏对该乡水资源平衡有重要影响,分析计算其补给量对该乡的节水型农业建设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项研究应用地下水动力学稳定流有限元法对渠道渗流流量进行计算,分析渠道不同水深、两侧不同地下水位和不同地层对渗漏量的影响,确定渗流影响范围,计算得出在渠道每年分水1个月情况下年渗漏补给量为163万m3,约占全乡可用水资源量的20%左右,为水资源平衡分析和示范区建设模式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际观测及数理分析统计计算,对临沂市小埠东橡胶坝枢纽工程回灌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该工程年总补给量达1526.48万m~3,有效地防止了城市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石川河地下水位的有效回升进而维持采补平衡,需在该区实施地下水人工补给工程,并确定合理的补给位置及有效的补给方式。选取地下水埋深、坡度、含水层厚度、含水层渗透系数、与环境敏感区距离和给水度6个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对人工补给地下水地点适宜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典型人工补给潜力区的地层结构,探索可行的地下水人工补给方式。结果表明:适宜进行人工补给的高潜力和较高潜力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及东南部,面积达48.0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0%。建议:在石川河河道中上游高潜力和较高潜力区域的北部修建地表入渗池或渗坑;在河道中上游高潜力和较高潜力区域南部和河道中下游的较高潜力区域布设反滤回灌井群;可沿石川河河道中上游高潜力与较高潜力区域之间布置一条长约4.5 km的渗渠,利用河道进行入渗补给。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库的修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疏勒河流域近几年地下水实测数据基础上,通过对地下水的影响因素分析,探索地下水水位变化、运动规律,为地下水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滹沱河大型入渗试验地下水补给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水均衡法计算了滹沱河入渗试验期间的河道入渗补给量,并求取了滹沱河水源地一带获得的河道入渗补给量。研究表明:试验期间河道入渗水量为1 482.75万m3,河道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为1 382.89万m3,河道渗漏补给系数为93%;滹沱河水源地接受的补给量为742.53万m3,水源地范围内的观测井最大水位上升幅度6.823m,地下水补给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开都河最小生态径流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了7Q10法、多年最小月平均流量法、Tennant法3种方法计算了开都河大山口、焉耆、宝浪苏木东支和宝浪苏木西支4个断面的最小生态径流,计算结果表明这3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并不相同。通过对计算方法和结果的分析,认为Tennant法的计算结果较合理,最终结果选取Tennant法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分析现状开采条件下武烈河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规律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双峰寺水库建成前后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变化状况,为承德市区双峰寺水库建成后水源优化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变换的开都河径流量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都河大山口站1956—2006年的年径流量资料为例,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其水文序列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开都河2006年以后的年径流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开都河存在6 a、10 a、15 a和38 a等4个主周期,其中38 a和10 a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主周期;2006年后的未来几年内开都河将处于偏枯期。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地确定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流域水安全与生态环境健康,基于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960-2018年的实测径流数据,采用Tennant法、典型水文频率年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Qp法等4种水文学方法计算了河流的生态流量,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基于Tennant法的计算结果最为适宜。计算结果表明: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0-翌年3月的平均生态流量应不小于15.60 m3/s,对应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 2.47×108 m3;4-9月的平均生态流量应不小于46.15 m3/s,对应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7.30×108  m3,全年生态流量平均不小于30.88 m3/s,对应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9.77×108  m3。该生态流量目标可满足开都河大山口至博斯腾湖河段的河道径流损失,保证河流基本生态功能与水生态安全。计算分析结果可为开都河河流生态流量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研究河水与地下水的水化学同位素特征及相互作用,对流域内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神府东胜煤田的黄河流域内的乌兰木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和两端元模型分析流域降水、河水、地下水(矿井水、生活井水)的水化学特征、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探讨了流域内降水、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河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和HCO3+SO4-Na型;矿井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HCO3+Cl-Na型和HCO3+ SO4-Na型;生活井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矿井水与河水联系较为密切。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受到大气降水和河水的共同补给,三者之间存在水力联系以及一定程度的水体转化。当地下水井深小于135 m时,大多数采样点河水对其补给贡献率为58.47%~80.94%;当地下水井深大于135 m时,河水对其补给贡献率为21.47%~58.69%。在地下水采样点距离河道8.8 km范围内,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贡献率超过45%,表明河水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当地下水采样点距河道超过8.8 km时,河水对其补给贡献较弱。随着水井深度的增加、与河道距离的增大,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贡献率越来越小。该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8.
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该区地下水循环的演化特征,利用同位素水化学方法,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认为,人工开发利用对地下水循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取样观测与综合分析研究,详细阐述了在潮白河现代河道以及引水渠道位置不同埋深处地下水分层特性。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补给时期的划分,对北京平原区乃至整个华北平原山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由于通过短时间尺度的土壤水动态监测数据难以准确获得土壤水入渗补给的规律,因此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栾城试验场开展了长时间尺度(5 a)的土壤水动态监测试验,监测深度为340 cm。利用Hydrus-1D软件的双渗透(基质流区和大孔隙流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采用最小函数法对模型进行参数反演。为克服地表复杂的气象条件可能给模拟结果带来较大误差,选取140 cm深度为模型上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流区(m)和大孔隙流区(F)土壤水动力特征参数nm,nF,αmαF,大孔隙流区饱和导水系数KsF对模型入渗补给量的灵敏性最高,并被选取为模型反演参数。 总体上,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模拟值能较好地拟合其实测值,其决定系数为0.78。地下水入渗补给速率具有年际变化特征,但在年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在雨季达到最大,然后缓慢减小。年均入渗补给速率为220 mm/a,其中由优先流引起的入渗补给量为211 mm/a,这表明地下水入渗补给以优先流为主。该研究成果可提高对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的认识,同时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农业节水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选取了同朔区各主要河流平原河段沿河若干地下水井1985-2000年观测资料.通过河底高程与相应地下水位的比较,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水资源评价中有关参数的合理选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