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石老人在晚年的自传里回忆,早年他做木匠徒弟的时候,一开始感觉很好,因为木匠这种职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在乡村里,也算是能人才能干的职业,所以很是荣耀了一阵子。一天,师傅带着他背着木匠家什走道儿,迎面碰到一路人,同样背着木匠家什,师傅立刻躲到路边,恭恭敬敬地看着人家过去。这件事让他感觉很没面子。师傅告诉他,  相似文献   

2.
白石老人在晚年的自传里回忆,早年他做木匠徒弟的时候,一开始感觉很好,因为木匠这种职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在乡村里,也算是能人才能干的职业,所以很是荣耀了一阵子。一天,师傅带着他背着木匠家什走道儿,迎面碰到一路人,同样背着木匠家什,师傅立刻躲到路边,恭恭敬敬地看着人家过去。这件事让他感觉很没面子。师傅告诉他,  相似文献   

3.
正曾经,刨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房子、制家具、造农具、做玩具,甚至女子所用的刨花水也少不了它。但现在知道它、记得它的又有谁呢?一把刀,30年楼利红手里的刨刀,已经"玩"了30多年了。工作之余,他会泡上一壶清茶。在缭绕的茶气中,环顾满屋的红木家具,他脑海里浮现的是自己年轻时学艺的场景。"那时候苦哇,十几岁就出来跟着师傅学做木工。"他说道,"我们那个年  相似文献   

4.
懒木匠     
<正>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何况他还是极具天赋的木匠。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有一年,他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报出具体尺寸。第二年,树的主人说要用这树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说那是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还再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两把椅子。长大后,他理所当然学了木工,手艺很快超过师傅。他锯  相似文献   

5.
<正>每次看见比我还大的凳子,就想,我也能做出一张木凳子就好了!曾想过嫁给一个会木工活的帅男人。可是在中国,会木工活的男人不帅,帅的不会木工活。但是那些欧美片里,动辄就自己在车库改装的木工房里变幻出一张桌子、椅子,甚至还有自己动手搭建木屋的,都是些帅男人!这怎么能不叫人惆怅呢?所以,我决定自己来,做一个帅气的女木匠!  相似文献   

6.
两个木匠     
正衡阳市白衣港不足1000人,却有两个乡村木匠,论"名气",方圆几十里无人能比。一个叫柏秋,他的木工活精雕细刻,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可"快是糠头慢是米",他做出来的家具光彩照人。一个叫高祥,他的手艺是以快取胜,虽然有些"毛快",同样受村民喜欢。他们一慢一快,各有所长,村民各取所需,均生意兴隆,我家离柏秋叔较近,请他做"上门功夫"的日子多一些。柏秋叔做工讲究,他的担子  相似文献   

7.
陈丽萍 《中华手工》2015,(2):102-103
斧、锯、凿、墨斗、推刨、手摇钻、羊角锤……木匠的工具五花八门,看似简单,却也各有各的讲究。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好工具,也休想做好木工活。"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调就栋梁材。"说的就是木匠凭借简单工具就能做成大器物。打开老木匠的工具篓,有斧、锯、锉、凿;墨斗、直尺、角尺;扭钻、手摇钻、荒推刨、凹槽推刨:还有铅坠子、木工铅笔……虽然没有今天的电动工具洋气,却也样样精致,个个讲究。它们长啥样?是干什么用的?笔者的父亲是位老木匠,特意买二斤白酒回家,和父亲聊了一天,才算稍许弄明白它们,且听我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8.
学手艺     
正不大记得是什么时候,在我的家乡,青年男女学个手艺,很是盛行。他们为什么学手艺呢?其一,别人的孩子学了手艺,能够挣些钱;其二,有了手艺,就会以此为荣,令人刮目相看;其三,是许多女孩找对象的唯一标准,哪怕家里现在穷点也没关系。男青年最不喜欢学的是石匠,因为石头笨重,要相当有力气才行。俗话说"养儿不要学石匠,天晴下雨在坡上。"当时最流行的手艺,算是木匠。那时乡下娶媳妇、嫁女儿,都流行做家具。修房造屋,也少不了木匠。  相似文献   

9.
正在农村,匠人是对手艺人的一种统称。我小时候住过的山村,就有很多这样的匠人,铁匠、篾匠、漆匠、锡匠、木匠、泥水匠……几乎应有尽有。因为乡下人都遵循着一句古训:"纵有家财万贯,不如学门薄技。"学会了一门手艺,哪怕天旱地涝也饿不死。童年的小山村,小桥流水,田园风光。一个个村庄被群山紧紧环抱,就像抱着一颗颗跳动的心脏。而那些匠人,一年四季都奔走在这些村庄里,他们是村庄流动的血脉。铁匠铺子的叮当声是一曲动听的乐曲,铁匠师傅抡起锤  相似文献   

10.
正祖父是个木匠。厅堂是祖父的木工房,院落堆放着锯开的木料,空气里散发着浓郁的木料香。农闲时节,祖父每天弓背弯腰,骑在瘦窄的木凳上,像一只虾,埋头在厅堂和院子里推、刨、凿、锯。而我则欢喜地坐在一旁,听琴瑟般锯齿的乐音,闻满地的刨花散发着新鲜的木质清香。祖父对我说,木料有"板眼",全在"刨功"。刨子分为长刨、中刨、短刨、光刨、槽口刨等。做家具时,推平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活着的手艺     
树,因为木匠而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相似文献   

12.
正陈子福的工作室位于荣昌县城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因为远离街道主干,环境清幽。他喜欢坐在窗边用鹅卵石打磨扇子。一件蓝灰色外套,胸前系一块粗布围裙,一副半旧的老花眼镜半悬在鼻梁上,俨然一副邻家老爷爷的模样。"这道工序我做了几十年,初学那三个月,每天要拿着重2.5千克的鹅卵石练习磨扇面,为的是让扇面看起来平实光滑。可有力气不等于能磨得好,力道大了扇面会磨皱,力气小了蜡会抹不均匀。"陈老回忆着,手中的活也没停下来。  相似文献   

13.
谢凯 《中华手工》2013,(11):88-89
一阵阵锯木声,一缕缕刨花香……其实,木工离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如今城市里出现大大小小的木工坊,你只需要做一个决定,就可以拿起工具当"木匠"。木工,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煌煌数千年木艺文化的古老词语,在当今大多数世人的日常用语中已渐行渐远。然而,在上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甘自己的双手被键盘禁锢,不愿自己的生活被家庭和工作单位构织的"两点一线"所束缚,更为了实现儿时的木工梦,他们聚在一起,成立了  相似文献   

14.
第二只琴     
李科 《中华手工》2008,(3):32-35
中国只有两个木匠被大学聘为教授,一个是齐白石,一个是何夕瑞。很多年前,何夕瑞是乡下小有名气的木匠;后来,他磨练成制琴大师;如今,他是两所高校的教授,名扬音乐界。中国只有两个木匠被聘为教授,另外一个叫齐白石。一切都要从做提琴说起。  相似文献   

15.
品读     
正读书《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日】秋山利辉36元中信出版社秋山木工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家具厂家,其制作的家具常见于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知名大饭店等,在业界及海内外广受关注。作为秋山木工的创始人,72岁的秋山利辉从26岁就开始为日本皇室制作家具,如今被尊奉为日本家具行业的精神领袖。不过,这并不是让他名声大振的主要原因,真正让他蜚声业界的,是由他创立的一套学徒培育制度,其核心是"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学会联络、报告、协商;成为不会让周围的  相似文献   

16.
不管花多长时间,只要一点点地将经验累积起来,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我曾经用了十年的时间采访过建造法隆寺的大木匠西冈。这期间多次听西冈提起小川,他是西冈唯一的看家弟子。我一直想见见他,向他更多地了解些西冈师傅的情况和继承"宫殿木匠"这一绝技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谢凯   《中国搪瓷》2013,(11):88-89
一阵阵锯木声,一缕缕刨花香……其实,木工离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如今城市里出现大大小小的木工坊,你只需要做一个决定,就可以拿起工具当“木匠”。  相似文献   

18.
维京战船、瓦萨战船、郑和宝船、隋炀帝的龙舟画舫等古船,在台湾造船大师洪全瑞的手中,全部获得了重生。"你两个哥哥都是建庙宇的木工,你就学造船好了。"13岁那年,同样是从事木工的父亲对小学刚毕业的洪全瑞说的一句话,让他从此与造船结缘。50多年后的今天,洪全瑞不仅依然行走在造船的道路上,还成为东港乃至台湾最有名的木船制作大师。  相似文献   

19.
凸凹 《中华手工》2016,(2):126-127
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工人装,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因为沉重,所以不摇摆。他走得轻捷而无声。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回头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我住一楼,很快就出门来。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可见他是个成熟的匠人,不免生出信任。我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使用。  相似文献   

20.
袁倩 《中华手工》2013,(10):70-72
在喧闹的都市里,沉迷于木工活的孙旭东,用双手为自己和世人建了一个桃源。木匠孙旭东在一个类似地下室的地方开了家书院。书院里每一样摆设和器具都是自己亲手做的,而有人如果要买他做的东西,得他觉得合眼缘才行。到底是一个多么牛气的木匠?老楼底下的桃源某个午后,我到达某栋老旧的写字楼前,从一楼下到负七楼,终于到达传说中孙木匠的婺月书院。一路拥挤,到处喧闹,一到书院,豁然宁静、开朗。木栅栏围着的小院,四周用木花坛种着各种不知名的植物,青砖房,房门右边挂着几块老木拼成的招牌,有力地刻着"婺月书院"四个字。招牌对面是一条铺了厚棉垫子的长木凳,旁边静静地坐着一条大黑狗。黑狗的窝也是木的,好像这个院子的主人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做成木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