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全球碳循环的角度出发,以无机盐的碳汇原理为基础,将城市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碳汇单位体积、暴露面积以及建筑碳化深度三方面研究其碳汇核算方法,并从时间因素、环境因素和材料因素三个角度探讨碳汇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建筑碳汇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随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受设计因素的影响。目前缺少对建筑碳汇总量的研究,因此科学核算城市建筑碳汇总量,进一步研究其生态价值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将对城市整体碳循环与我国低碳城市的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种既考虑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用量与混凝土掺合料,又兼顾建筑环境因素与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建筑碳汇计量方法。通过微观酚酞试验、热重试验及电镜能谱试验,分析各混凝土构件固碳量,确定单位体积建筑混凝土固碳能力;以混凝土碳化理论的知识图谱为基础,耦合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建立混凝土建筑单体碳汇计量模型。综合考虑区域尺度规划指标与用地条件限定,建立区域建筑碳汇计量模型,为准确测算城市整体建筑碳汇,建立符合城市碳汇系统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王晶懋  齐佳乐  韩都  罗宜帆 《风景园林》2022,29(12):100-105
小尺度绿地在城市绿地中分布广、数量多,在全球应对碳排放问题的大背景下对于达成“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既有城市小尺度绿地低碳设计缺乏系统性的指导与流程,以景观碳排放和碳汇为切入点,对景观材料生产、景观建造、景观日常使用和景观维护管理全过程进行分析,将小尺度绿地在景观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碳排放和碳汇过程进行量化计算比较,认为景观营建中要侧重高固碳地被植物模式的选取和低碳材料的运用,筛选出6种乡土高固碳地被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可用于小尺度绿地增加碳汇,减少景观维护管理中的碳排放。提出改善城市小尺度绿地碳平衡的设计及营建方法,总结针对城市小尺度绿地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性策略,为绿色碳汇网络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低碳城市建设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还处于孕育阶段,理论与方法都亟待充实和完善.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低碳城市发展规划重点,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进行了展望,从碳源—碳流—碳汇角度提出了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思路.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发展规划、政府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引导低碳城市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桂莲  邢璐琪  张浪  仲启铖  易扬 《园林》2022,(1):4-9+49
城市化区域是CO2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来源。城市绿地作为城市范围内唯一直接增汇、间接减排要素,精准监测其碳汇能力、分析其影响因素,能直观反映城市绿地的碳中和作用,这对增强城市绿地碳汇功能,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梳理了多种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方法,主要有样地清查法、同化量法、微气象法、遥感估测法等,分析前人运用上述方法对不同尺度、类型城市绿地进行碳汇计量的研究成果,总结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尺度、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绿地特征提出了不同尺度、不同方法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思路与框架,以期推进城市绿地碳汇的精确评估,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实现“双碳”目标,针对国内外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做出文献调研,总结了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发展历程,针对在建筑碳排放中的阶段划分展开详细说明。结果表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是建筑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的核心理念,LCA对建筑阶段的划分越来越多,每个阶段的碳排放源越来越详细;我国在建筑碳排放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更侧重于碳排放源的寻找,对碳汇关注较少;在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计算的研究中,国外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城乡建设低碳发展面临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化核算的新要求。在梳理省级、城市、城市片区、社区等不同层次碳排核算方法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片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建筑、交通、市政、工业、碳汇等模块的碳排放核算模型。从优化城市布局、调整能源结构、低碳城市建设三个视角,探讨城市片区低碳发展可采用的减碳技术。研究表明,预留蓝绿空间构建通风廊道、优化能源结构、建设绿色建筑、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循环利用资源、挖掘高效碳汇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共同推进城市片区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作为陆地区域范围内主要的碳汇用地,对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的区域绿地层面研究了绿地空间格局与碳汇能力的时空耦合关系,并分析了各类绿地的景观格局对整体碳汇的影响,从而优化碳汇用地空间布局,构建高碳汇导向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娄底市为实例,通过遥感解译获取2015、2017、2019、2021年份的碳汇量空间分布以及土地覆盖类型分布,得到区域内碳汇量的时空变化情况。此外,研究运用景观指数量化林地、耕地和草地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形态特征,对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为未来城市的优化布局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建筑层面,能耗模拟分析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城市层面,进行能耗模拟的难度较大,由于单体建筑数量多、类型多、构造多样,城市设施复杂,必须研究新的方法技术计算城市能耗。本文针对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城市能耗模拟方法,总结出城市能耗模拟的一般性流程,并基于该流程对城市能耗模型的模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城市能耗模拟方法的探索和研究能够为城市能源政策的制定、城市能源安全、城市节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对于低碳城市的建设有重要作用,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可以有效实现低碳目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泗水新城为研究对象,结合碳源碳汇核算方法对供热供气碳排量、供电碳排量、交通碳排量、绿地碳汇量等进行定量分析,明确各功能区的碳排放与碳汇的空间格局,提出城市低碳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碳排放计算非常复杂。根据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和相关消耗定额进行估算,构建基于碳源消耗量和碳排放因子的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方法,并提出优化节能减排施工方案、预报施工碳排放、构建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交易机制、定量化评价绿色建筑与施工等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使用阶段碳收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分析碳源和碳汇出发,提出了居住区使用阶段碳收支计算方法。通过实例的碳收支计算,提出了使用阶段实现低碳、零碳居住区的措施。对建设全生命周期低碳居住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摘要 探讨城市绿地蓝绿空间碳汇绩效有益于指引城市碳库合理建设和碳汇科学评估。在已有绿地碳汇研究中,中观尺 度研究相对较少,且少考虑蓝绿空间的综合效益。尝试对已建 5 年的武汉园博园跟踪调研,关注园区水体、绿地组成的 蓝绿空间碳汇能力综合评测,通过 ENVI 与 GIS 软件,结合施工图与现场抽样调研获得场地基础信息,对园区植被、土 壤与水体分别评测,借鉴美国国家树木效益计算器、生物量法等方法,初步得出:(1)园区蓝绿空间总碳汇约 111485.4 吨;(2)植被和土壤为主要贡献对象,分别占 62.9%、36.96%;(3)选择碳汇能力较高的植被,如碳汇强的乔木类, 能显著提升绿地碳汇效益;(4)非硬化土壤具有较大的碳汇贡献;(5)园区蓝色空间水体碳汇量仅占 0.14%,湿地中 绿色植物可提升水体碳汇效果。旨在为城市绿地碳汇绩效评估提供综合性的蓝绿空间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案例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提出基于碳排放系数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理论计算方法;构建并分析建筑信息模型,并按照理论计算方法设计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度量平台,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在建筑设计、建造、运行及拆除阶段的应用优势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活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为了分析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文章基于生命周期(LCA)评价理论,界定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建立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模型。选取北京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低层住宅作为案例研究,对其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探讨了减少建筑业碳排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建筑领域碳排放计算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本文建立了基于施工图的建筑物建造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以施工文件相关数据为计算依据,由于施工图文件数据比较吻合实际情况,故这种方法可以较精确地计算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量。利用该计算方法,对深圳市某混凝土结构的值班室建造阶段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在建造阶段总排放量中占主要部分,据此提出了建筑物建造阶段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地域空间,是进行"碳中和"核算与政策制定的主体.除了减少固定能源与交通碳排放外,增加城市碳汇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沈阳三环区域城市碳汇(植被、土壤、水系、建筑物)不同组成部分的碳汇能力,估算出城市碳汇固碳量为430.93万t,能够抵消沈阳市年能源消耗产生CO2的7.34%.在明晰城...  相似文献   

18.
The building heights of an urban area are useful for space analysis, urban planning, and city management. To this end, a novel method for building height calculation for an urban area is proposed based on street view images and a deep learning model, that is, 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ask R-CNN). First, a spider of street view maps was developed, and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observation locations was designed based on a genetic algorithm, by which the street view images of all buildings can be obtained with the minimum number of downloads. Subsequently, a deep learning workflow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Mask R-CNN to detect buildings from the panorama images. Finally, an accurate height calculation model considering repeated detection of buildings was developed by mapping between detected buildings and actual buildings. Ca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mean error of height calculation is 0.78 m, which achieves high precision for calculating building heights in urban areas, while the average calculation time is 4.57 s per build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ficient for the application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9.
低碳城市建设与建筑区域能源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低碳城市建设和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区域能源规划的意义、原则、规划方法和流程,并对建筑区域能源的类型和选择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