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地域和气候条件是建筑设计首先面临的自然挑战,它直接关系到建筑设计的布局模式和舒适性。在医疗建筑设计中,如何顺应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定,将医院的复杂功能与特殊的气候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就医者提供更为良好的就医环境是节约型社会对于建筑师提出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4.
5.
儿童医院门诊大厅空间作为门诊部的入口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其使用者的心理、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精心设计符合患儿行为、心理需求的门诊大厅环境能减少患儿的不良情绪.文章以儿童医院门诊大厅为研究对象,对儿童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揭示出一般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尚未充分满足儿童环境心理的内容,以期为儿童医院门诊大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在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门诊大厅空间以及环境设计中的观念和趋势,对当前门诊大厅设计中不适宜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以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医院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8.
寒冷地区建筑环境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冷地区建筑的设计要紧密与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在外环境设计中 ,注意环境的色彩选择 ,注重向阳避风场所的设计 ;在内环设计中 ,引入四季景观优美的阳光中庭与日光室 ,注重室内交往空间设计 ,会使寒冷地区的建筑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在对项目当地气候特点和场地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响应机制与气候适应性设计原理,对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图书馆进行绿色设计策略分析,探讨如何在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中融合气候适应性的设计策略和手法,为我国大学校园环境响应与气候适应性的绿色建筑创作提出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如何营造舒适的微气候环境,激发市民休闲体力活动意愿,成为提高寒地城市公园公共健康效能的重要课题。在探讨休闲体力活动水平与微气候热舒适关联性、关联特征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揭示各因子关联机理,并结合散点图划定微气候因子适宜值区间。研究结果表明:1)休闲体力活动时长、代谢量与热舒适呈线性关联,活动人次及强度类型与热舒适呈时段性、滞后性和非线性关联;2)非舒适的微气候环境下,主观意愿及社交需求提高活动主体7.5℃的对抗强度;3)太阳辐射、风速与休闲体力活动水平存在显著关联机理;4)低温、通风的微气候特征可有效增加低、中等强度活动人次,延长活动时长,低风、低湿、高日照有利于诱发中等以上强度活动发生,旨在为营造微气候适宜性的休闲体力活动空间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健康中国"国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13.
以寒冷地区学生公寓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公寓体形与气候、能耗和室内热环境的关系.利用计算机模拟目前普遍使用的条形公寓的能耗与室内热环境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保温、避风、采光、通风等方面论述了适应气候的公寓体形设计策略.理想的节能公寓建筑体形是与气候密不可分的,必须综合考虑围护结构传热、太阳能得热、自然通风和采光,权衡得热和失热,优化组合各种影响因素,最终确定寒冷地区学生公寓的建筑体形.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地域特点、气候特征、经济技术以及建筑建设特点等,提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除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有关标准、导则的要求与规定外,尚应注意若干问题,即: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布置建筑,控制建筑体形系数,紧凑平面布局,规整平面形状,功能分区兼顾热环境分区,合理设计建筑入口,围护结构构造注重保温节能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旨在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以降低建筑能耗、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促进严寒地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先进精神康复医院的调研,总结精神康复医院住院楼的功能特征,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用的精神康复医院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严酷的气候背景及社会发展背景下,东北寒地城市具有大量既有住宅亟待改造,全面的改造不仅仅是建筑节能性能的提高,也包含居住模式变化对建筑空间环境产生的改造要求。近年来,我国应对老龄化趋势在人口政策方面做出了大幅度调整,通过解析东北寒地城市既有住宅的本质特征及适老化需求特点,分析其改造关键问题,以积极老龄化理念为指引,发掘"代际互助模式"在该地区住宅改造中应用的可行性,建构基于此模式的东北寒地城市既有住宅改造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8.
以天正节能7.5软件为平台,以湖北省某教学楼为例,对既有教学建筑围护结构进行了节能改造分析,选择了适合夏热冬冷地区既有教学建筑节能改造的屋面、外墙、门窗等保温材料,并且得出单纯对某种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其效果远低于对建筑进行综合节能改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