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内热环境是影响人体冷热感的环境因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可使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为了了解苏南地区村镇既有非节能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现状,笔者对该地区冬夏季的典型住宅非采暖空调房间的室内、外热湿环境进行了测试,系统地分析了该地区室内热湿环境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非空调房间夏季室内空气温度高,冬季室内空气温度低,冬夏季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大;室内热环境远偏离热舒适范围,达到了较恶劣的程度。开展节能建筑建设和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是改善室内环境、提高热舒适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自动记录仪,对厦门某海滨住宅夏季自然通风与室内热环境进行实测。根据测得的自然通风时段,分析了自然通风对房间风速及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白天室内风速均值及波动值较夜间大。(2)房间在自然通风时段,室内气温均值略低于室外,室内气温波动明显低于室外且各房间气温波动差别不大;房间在非自然通风时段,室内气温均值与室外气温相当,室温变化相当平缓。(3)无论是自然通风还是非自然通风,房间的黑球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差别很小。(4)当房间处于非自然通风状态时,室内热环境总是处于"不可接受"水平,当房间处于自然通风状态时,其室内热环境几乎全时段达到"可接受"水平,且有的房间在某些时段可达到"热舒适"水平。  相似文献   

3.
热舒适性是居住者对室内热环境满意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除了与空气温度、湿度相关外,还与气流速度、室内空气品质密切相关.详细阐述了室内热舒适性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方法,并结合工程案例的实测情况,分析客厅、主卧室、次卧室等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办公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夏季、过渡季和冬季4栋典型办公建筑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流速等物理参数的实测以及现场人员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办公类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现状和人体热舒适性情况。结果表明:1)被调查的办公建筑内夏季热湿环境良好,平均温、湿度都比较合适,而冬季室内空气温度偏低。2)各个季节办公建筑内人员平均热感觉投票TSV均比较接近0,说明人们整体热感觉趋于适中,热舒适投票也说明办公建筑内绝大多数人是感觉热舒适的。3)各个季节办公建筑内人员实际热感觉投票TSV与理论PMV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夏季实测热中性温度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而冬季实测热中性温度比理论值要低,说明人们对建筑环境具有了更强的适应性。4)夏季、过渡季和冬季人们的服装热阻平均值分别为0.35、0.77和1.42 clo,服装热阻与室内、外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DeST软件模拟与现场实测手段,针对不同气候区地下商业房间室内空气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存在的差异,研究了地温对地下房间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发现按现行标准规范确定地下商业房间的空调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气候区的人体热感觉PMV存在明显区别。建议按地温及被覆面积比(房间外围护结构面积与房间围护结构总面积之比)确定地下商业房间空调室内设计温度。根据热舒适度等级给出了不同气候区被覆面积比在0.21~0.79之间的地下商业房间冬夏季空调室内舒适温度值推荐范围。  相似文献   

6.
以广州市多个高校体育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热环境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夏季、过渡季和冬季的体育馆室内热舒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测体育馆室内全年平均热中性温度为24.1℃,热舒适温度范围为14.7~33.6℃;夏季期望温度为28.9℃,冬季期望温度为27.3℃,与热中性温度存在关联。分析了室内热中性温度与室外气候的相关性,建立了广州地区体育馆室内热舒适气候适应性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位于夏热冬暖区的厦门市近郊藤架式屋顶绿化作为对象研究,实测屋顶绿化房间和紧邻无绿化措施房间的数据,采集两个房间室内和室外空气温度、楼板温度、PMV等多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参数。通过实际测试与CFD模拟综合对比,分析夏季藤架式屋顶绿化对建筑顶层房间热环境的影响。数据显示,藤架式屋顶绿化使屋顶表面温度最大降低12.35℃,室内空气温度日均降低0.68℃,分析得出藤架式屋顶绿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顶层建筑热环境,是一种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热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场实测调查鄂西南传统干栏式民居室内热舒适水平,首次构建居民的热舒适模型。研究分冬夏两季进行,对208户民居进行热环境参数实测、387位居民的主观热感觉进行问卷调查,再用回归方程进行大量数据分析,确立其热舒适阈值为:夏季热中性温度为26.0℃,可接受的温度范围是22.2~29.7℃;冬季热中性温度为13.2℃,可接受的温度范围是8.1~18.4℃。按此值选取两户典型传统民居进行热环境评价,发现夏季室内热环境较舒适,冬季室内热环境较差;进而提出当地传统民居的优化重点是冬季保温,适当兼顾夏季防热。最后结合当地乡村住宅的现状,分析适宜的热环境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卧室睡眠环境进行问卷和实测调查,了解了上海市卧室环境热舒适性和室内空气品质的现状。建立了基于Trnsys平台的通风对睡眠环境热舒适性影响的模型,分别研究了白天换气次数、夜间换气次数、卧室居住人数三个因素对能够满足睡眠环境热舒适性的时间比例的影响,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三因素线性回归的敏感性分析,得到的结论通风可以长时间保持夏季夜间室内热舒适性,并且夜间通风次数对睡眠环境热舒适性影响最大,其次是白天换气次数,室内居住人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的要求日益提高,置换通风、地板送风和碰撞射流通风等送风方式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本文利用实验方法实测了传统的混合通风与这三种送风方式下空调房间的室内温度和气流速度,对不同送风方式下室内温度分布、气流分布和热舒适性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重庆某双层皮外围护结构通风效果实测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勇  李百战  刘红 《暖通空调》2007,37(8):42-45
对某改造建筑的双层皮外围护结构间层通道内的冬、夏季空气温度和速度及内侧墙体壁面温度进行了实测,分析了该双层皮外围护结构在冬、夏季的通风效果,结合室内工作者在外围护结构改造前后对室内空气环境的舒适性感受,分析了该双层皮外围护结构设计上的一些问题,指出了该结构体系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老年人对室内环境的热舒适评价及其自身的适应性作用机理,在天津市四处机构养老设施分别进行现场测试,通过对室内热环境的参数测试和对老年人的问卷调查,使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的夏季室内实测热中性温度为26.7℃,90%可接受的热舒适温度范围为24.7~28.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室内热中性温度与室外空气温度的相关性,建立适应性热舒适模型,为天津市机构养老设施的新建和既有建筑的适老化改造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南京高校室内冬季空调环境下热舒适性和室内空气品质,对两间教室及两间图书馆阅览室的热环境参数与CO2浓度进行了实测,同时对156名学生进行了热感觉、热舒适性和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环境下的中性温度为14.6℃。图书馆阅览室相对湿度偏低,教室CO2浓度超标。样本投票值表明室内环境偏暖,空气品质可接受度低。结果表明,混合仿真系统的仿真精度与全数字仿真基本相同,但其应用于控制开发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14.
寒地滨海城市地理位置特殊,绿色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在实际运行后,与设计预期指标不符,尤其夏季室内热舒适性问题突出。文章选取寒地滨海城市代表——大连市某绿标设计三星级认证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夏季室内热舒适实测层级化分析和使用者满意度调查,将热环境实测结果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对比,主客观相结合对绿色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热舒适满意度调查结果与热环境实测结果存在差异。如何通过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估来推动绿色建筑性能提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龚石辉  沈致和 《建筑节能》2011,(8):19-21,29
利用CFD软件Airpak,对某办公室在夏季工况下室内空调送风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所得结果分析室内空气品质及热舒适,为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优化设计及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量了顶送风供暖房间不同送风状态对应的室内温度和风速,根据实测数据对室内人员热舒适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地面附近有较大热损失的房间,减小送风温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温度分布。仅改变送风参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房间近地面热舒适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大华 《山西建筑》2007,33(14):151-152
探讨了室内热环境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与热舒适,研究了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对冷气风速组织设计和室内空气温度参数设计进行了介绍,从而为人们提供舒适愉快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选择长沙、广州、沈阳和西安4个不同气候区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过渡季节通过采用现场建筑内热湿参数实测和室内人员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共建筑热环境现状进行了研究。实测结果得到过渡季节我国不同气候区公共建筑室内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操作温度和服装热阻的分布特征,而问卷调查分析则表明,过渡季节各地区公共建筑内绝大部分人员热感觉投票值TSV都在-1~+1之间,热感觉比较合适,但各地区公共建筑内都还有约30%的人感觉稍不舒适,热感觉与热舒适存在差异。进一步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地区建筑内的热中性温度和热舒适温度范围。过渡季节各地区公共建筑室内实测热中性温度都要小于理论热中性温度,人们更偏向低于理论值的室内温度,而实际热舒适温度范围则要比理论热舒适温度范围更加宽泛,说明过渡季节各地区的人们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了。  相似文献   

19.
选择长沙、广州、沈阳和西安4个不同气候区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过渡季节通过采用现场建筑内热湿参数实测和室内人员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共建筑热环境现状进行了研究.实测结果得到过渡季节我国不同气候区公共建筑室内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操作温度和服装热阻的分布特征,而问卷调查分析则表明,过渡季节各地区公共建筑内绝大部分人员热感觉投票值TSV都在-1~+1之间,热感觉比较合适,但各地区公共建筑内都还有约30%的人感觉稍不舒适,热感觉与热舒适存在差异.进一步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地区建筑内的热中性温度和热舒适温度范围.过渡季节各地区公共建筑室内实测热中性温度都要小于理论热中性温度,人们更偏向低于理论值的室内温度,而实际热舒适温度范围则要比理论热舒适温度范围更加宽泛,说明过渡季节各地区的人们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了.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现场实测方法,对上海一典型村庄进行了夏季及冬季住宅热环境以及居民热舒适性现场实测及调研,研究了上海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及室内热舒适度问题。依据问卷调研结果得到了夏季、冬季农村居民对于住宅环境的可接受温度范围、热中性温度以及期望温度,同时研究了热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可为上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计算、热舒适环境与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