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钛,铜和不锈钢在醋酸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金属在无氧醋酸,含氧醋酸中的腐蚀机理,叙述了铜,钛和不锈钢在醋酸介质中的腐蚀行为;讨论了醋酸介质中的耐蚀选材。  相似文献   

2.
316不锈钢在F-/Cl-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电化学测量技术,对含F^-和Cl^-稀醋酸介质中316不锈钢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16不锈钢在低浓度F^-/Cl^-稀醋酸溶液中能够钝化,致密钝化膜为双层结构;F^-能加速其均匀腐蚀,但加速作用不显著,浓度不同的含F^-稀醋酸介质中均无点蚀。  相似文献   

3.
6种不锈钢的化学和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永赞 《腐蚀与防护》1999,20(7):310-313
采用化学和电化学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对6种不锈钢的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6种不锈钢按照点蚀和缝隙腐蚀抗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3^#〉1^#〉6^#〉2^#〉4^#〉5^#,详细描述了6种不锈钢各自的腐蚀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铜在污染环境中的大气腐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振尧  于国才 《腐蚀与防护》2000,21(8):339-341,344
通过大气暴露试验和间歇式盐水喷雾试验,并对腐蚀产物的形貌和组成进行分析,研究铜在污染环境中的大气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大气湿沉降和NaHSO3对铜的腐蚀影响是显著的,铜的腐蚀规律可用W=A+Bt公式描述。  相似文献   

5.
316L不锈钢在含Cl-高温醋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16L不锈钢试样在空气中放置24 h后在含Cl-醋酸溶液(0.2%KCl,60%的醋酸,85℃)中能自钝化,自腐蚀电位为100 mV;经阴极极化后的试样在实验周期内在含Cl-醋酸溶液中不能自钝化,其自腐蚀电位为(-242±3)mV;经阳极极化形成的钝化膜比在空气中自然形成的钝化膜更致密.测试了空气中钝化24 h以及阴极极化、阳极极化后,试样在醋酸溶液中自腐蚀电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结合阴极、阳极极化曲线,SEM观察和XPS成分分析,发现Cr是组成钝化膜并增加钝化膜稳定性的重要元素,而Mo是在钝化膜发生活性溶解或者被击穿时于表面富集的元素,可导致该区域电位升高,从而阻止腐蚀发生.初步探讨了316L不锈钢在含Cl-醋酸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和点腐蚀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Cu和Al对铁素体不锈钢在氯化物介质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合金在不同pH值的含1mol/L Cl^-的水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绘制了四种铁素体不锈钢的实验电位-pH图,从而研究了Cu及Al元素对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在18Cr-2Mo铁素体不锈钢中添加0.55%的Cu使点蚀击穿电位Eb正移,对局部腐蚀的萌生起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在稀硫酸介质中的腐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00系不锈钢在稀硫酸介质中磨损率、摩擦系数及钝化膜破坏后的修复时间,还观察了磨痕形貌。实验表明高合金化的不锈钢磨蚀失重大于一般的304不锈钢。本文结果预示着发展耐磨蚀合金的道路不同于耐蚀合金。  相似文献   

8.
不锈钢在含SO2-4稀HCl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了1Cr18Ni9Ti和316L在含硫 酸盐(SO2-4)的稀HCl介质中的腐蚀行为。极化曲线测量结果表明,SO2-4 能显著抑制1Cr18Ni9Ti的点蚀,而对316L的腐蚀有加速作用并降低其钝化性能。电化学阻抗 谱测量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保护性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用电化学阻抗、极化曲线、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单相Fe3Al和Fe3Al/ZrO2复合材料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浸蚀初期,材料的抗局部腐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单相Fe3Al〉Fe3Al(75 vol%)/ZrO2〉Fe3Al(50 vol%)/ZrO2,但随着浸蚀时间的延长,Fe3Al(50 vol%)/ZrO2复合材料的腐蚀速率下降较快;浸蚀30d后,其抗海水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316L不锈钢在回用污水培养微生物介质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316L不锈钢材料在经三级处理以后的回用污水培养的微生物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不锈钢电极在回用污水接种的培养基介质中的自腐蚀电位较纯培养基介质中明显负移,阳极极化电流大于纯培养基介质中不锈钢电极的阳极极化电流,含菌培养基中不锈钢的电化学阻抗值小于相应的无菌培养基中的电化学阻抗值,这表明回用污水中的微生物对不锈钢材料的腐蚀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NaCl+NaHSO3为腐蚀介质,通过浸渍干湿复合循环实验及腐蚀失重分析,并利用SEM,XRD和FTIR技术,研究了Q235碳钢和P265GH低合金钢的大气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两种钢的腐蚀遵从相同的动力学规律,腐蚀产物中均存在大量致密的α-FeOOH和非晶态δ-FeOOH,锈层具有很好的保护性,使得腐蚀速率降低。实验开始阶段两种钢的腐蚀量基本相同,但随着腐蚀的进行两者差距增大,P265GH低合金钢较Q235碳钢的失重小、锈层致密、耐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失重试验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泡沫SiC/钢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在3.5%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多孔SiC增强体的存在对泡沫SiC/钢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腐蚀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腐蚀敏感性比基体20钢稍大,这是由于基体与SiC之间的大量界面导致复合材料耐蚀性的降低,但界面处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蚀性.泡沫SiC增强体筋结构对其腐蚀行为有较大影响.选用致密骨架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耐蚀性明显不如纯基体(45钢),主要原因是Fe与致密SiC骨架间存在电偶腐蚀倾向.  相似文献   

13.
加速腐蚀实验研究碳钢的大气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目的快速研究大气环境对钢制输电铁塔腐蚀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加速腐蚀实验,研究碳钢试样在湿度和SO2浓度不同的气氛中的腐蚀行为。结果用极化曲线法测得的金属腐蚀速率与失重法测得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相对湿度较低时,改变腐蚀性气体的浓度,对碳钢的腐蚀影响不显著;碳钢在高湿度的含SO2气氛中会发生严重腐蚀。结论降低湿度是防止或减缓碳钢在含SO2气氛中腐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间歇式盐水喷雾试验和极化曲线测定,研究了Cu-10wt%SS原位(微观)复合材料和Cu-5vol%SS、Cu-10vol%SS两种宏观复合材料和纯铜在NaHSO3 NaCl、NaHSO3、NaCl三种介质中的腐蚀行为。模拟大气污染环境结果表明,NaHSO3对形变Cu-Fe-Cr-Ni系复合材料的大气腐蚀影响显著。Cu-10wt%SS原位(微观)复合材料在模拟污染大气中耐蚀性最好。在两种宏观复合材料中,随着不锈钢丝含量的增加,腐蚀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5.
在海洋环境中,钢筋锈蚀是导致混凝土失效的主要原因,提高钢筋耐蚀性是提高海洋环境中混凝土耐久性的根本。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耐蚀钢筋的种类及耐蚀钢筋的研究现状,并对混凝土中钢筋常用的物理检测方法和电化学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评价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用于评价钢筋耐蚀性的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加速腐蚀实验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结合腐蚀产物SEM和XRD分析,研究了纯铜接地材料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碱性土壤中纯铜具有明显的钝化特征,表面形成了一层由CuO、Cu2O和CuSO4·H2O组成的均匀致密的腐蚀产物,腐蚀产物将腐蚀性离子与基体金属隔离,抑制氧的扩散,对基体金属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A3钢在海水中电化学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化学测量,研究了A3钢在淡水和模拟海水(3.5%NaCl)中温度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淡水中A3钢的腐蚀速率受温度影响较小,而在3.5%的NaCl溶液中温度升高30℃腐蚀速率增加将近一倍.  相似文献   

18.
采用EIS、动电位极化曲线、浸泡腐蚀实验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飞机起落架AMS4340M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AMS4340M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浸泡过程中合金的腐蚀方式主要为均匀腐蚀。XRD测试结果显示,合金表面的腐蚀产物较少,Fe2O3、Fe3O4的衍射峰较弱。电化学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合金钢表现为阳极活性溶解,极化曲线表现出了明显的钝化特征,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AMS4340M钢的自腐蚀电位 (Ecorr) 逐渐增大,最大约为-225 mV,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减小 (Icorr),最小为0.004 μA·cm-2,合金的耐蚀性增大,腐蚀速率逐渐减小。AMS4340M钢的阻抗谱在低频区域和高频区域均由一个容抗弧组成,其中,浸泡240 h状态下试样的容抗弧半径最大,总阻抗最大。  相似文献   

19.
Q235碳钢在红壤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锋  田野  刘平  田旭 《腐蚀与防护》2016,(9):715-719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在红壤中服役多年的变电站接地网Q235碳钢进行了形貌观察和腐蚀产物分析,并通过电化学和模拟加速腐蚀试验对比研究了Q235碳钢在红壤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接地网材料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主要是铁的氧化物,主要有Fe2O3、Fe3O4、FeOOH,并且Cl元素的存在会加剧Q235碳钢材料的腐蚀;当土壤含水率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Q235碳钢在红壤中腐蚀速率最大,Q235碳钢的腐蚀电流密度随Cl-与SO42-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可划分为3个区间;Q235碳钢在红壤中的腐蚀速率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小幅升高的趋势,该加速腐蚀试验,没有改变Q235碳钢在红壤中的腐蚀机理,且与现场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露点腐蚀模拟装置和电化学噪声技术研究了Q235轧制钢板沿不同方向的露点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235钢轧制方向上总的腐蚀失重大于法线方向,其主要原因是法线方向上铁素体和珠光体带状分布的特点减少了腐蚀过程中渗碳体的脱落,而两个方向上由于电偶腐蚀所导致的腐蚀速度的增加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