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西红花酸(crocet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 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CFB,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MTT法检测CFB的增殖;羟脯氨酸测定检测CFB胶原含量;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Ⅰ型、Ⅲ型胶原蛋白、间质胶原酶(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27^kip1 (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1)在一定浓度范围里,crocetin能抑制AngⅡ引起的CFB增殖和胶原合成,并呈剂量依赖;(2)CFB G0/G1期百分率随crocetin浓度增加而增加,S期、G2/M期百分率和增殖指数随crocetin浓度增加而减少,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3)Crocetin能明显降低Ⅰ型、Ⅲ型胶原、TIMP1、TGF-β1的表达,提高MMP-2的表达;(4)Crocetin能增加P27蛋白表达。结论: Crocetin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合成起到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分泌和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 的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ET)、 血管紧张素I(AGT-Ⅱ)的影响。结果 拉西地平(n=40)每日 1次4~8 mg,治疗4周,降低血压的显效率67.5%,总有效率92.5%;其中I期、Ⅱ期的总有效率(100%和 96.5%)明显高于川期(33.3%);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下降23.8、 19.7和22. 7mmHg;24 h动态血压监测(n= 20)证实拉西地平可降低白昼和夜间的平均SBP、DBP和MAP(均p<0.01);同时降低血浆ET.AGT-Ⅱ水平。结论 拉西地平降压稳定、持久,剂量小,每日服用1次,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王炎  汪培华  汪道文 《金属学报》2004,9(10):1110-1114
目的: 研究缬沙坦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受体I 型(AT1) 和Ⅱ型(AT2) 、一氧化氮合酶(eNOS) 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O) 生成的影响。方法: 使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HUVECs), 分为对照组、Ang Ⅱ组、缬沙坦组和Ang Ⅱ加缬沙坦组, 作用不同时间, 检测AT1/AT2 的mRNA和蛋白表达、eNOS 的蛋白表达和NO 的生成。结果: 在HUVECs 细胞中未检测到AT2的蛋白表达,Ang Ⅱ 、缬沙坦均显著抑制细胞中AT1的mRNA 和蛋白表达, 且缬沙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 Ang Ⅱ作用36 h 显著抑制NO 的生成而合用缬沙坦可明显逆转该效应。结论: 在HUVECs 中缬沙坦可通过自身的结合下调AT1, 并能逆转Ang Ⅱ长时间作用对NO生成的抑制作用, 提示缬沙坦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5.
陈丹  郭玉金  杨梦琦  蔡骅琳  江沛 《金属学报》2018,23(12):1425-1430
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新的作用分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ACE2-Ang(1-7)-Mas)轴反向调节经典ACE-AngII-AT受体轴。Ang(1-7)广泛存在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可以通过缓激肽、一氧化氮合酶(NOS)、环氧合酶(COX)及一些信号通路影响其他中枢神经递质的合成及释放,发挥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抗炎等作用,达到保护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效果。本文就Ang(1-7)的分布及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样性的生物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邹军  王虹  冯丹 《金属学报》2005,10(2):180-18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 [Ang-(1-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 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 AngII 组, Ang-(1-7) 组, AngII+Ang-(1-7) 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VECs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 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 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 II(0.1 μmol°L-1)显著增加HUVECs LDH 漏出(P<0.01)、ET-1 分泌(P<0.01) 和HUVECs 凋亡率(P<0.01), 显著减少NO 的含量(P<0.05);Ang-(1-7)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了Ang II 的促LDH 漏出、ET-1 分泌、增加细胞凋亡等作用, 同时明显促进HUVECs 的NO 释放;单用Ang-(1-7) 对HUVECs 无明显影响。结论:Ang-(1-7)可抑制Ang II 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 损伤, 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楠  康毅  娄建石 《金属学报》2005,10(7):726-72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与多种疾病相关。作为RAS 的最终效应途径, 血管紧张素II 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能够影响其合成及作用的主要途径: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ARB) 、糜酶(chymase) 抑制剂和晚近发现的ACE2 类物质及其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关系。方法: 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40例正常人群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作SNP分型。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1675G位点上A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人群中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用药后血压的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的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其可能是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新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孙旗  冯辉  吴俊芳  牛凤珍 《金属学报》1998,3(4):261-267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AT1亚型受体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LT)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c-f os 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变化的影响。方法 斑点杂交及Fura-2技术。结果 AngⅡ10nmo l/L 能诱导培养乳鼠心肌细胞c-fos的一过性高表达及[Ca2+] 的显著升高。LT 20μmol/L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c-fos的高表达,而血管紧张素AT2亚型受体拮抗剂PD123319 则无明显作用。LT1~100μmol/L 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Ⅱ引起的[Ca2+]i升高。结论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c-f os 高表达及[Ca2+]i升高可能是通过AT1亚型受体介导而实现的,LT可能是一种治疗心肌肥厚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损害的影响。 方法 用健康Wistar 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造成30 %TBSA Ⅲ度烫伤) 和治疗组(烧伤后腹腔注射牛磺酸, 剂量400 mg·kg-1 体重)。于伤后1、3、6、12 和24 h 检测血浆TNF-α、Ang Ⅱ和TnT含量与心肌中TNF-α、Ang Ⅱ含量。 结果 烧伤大鼠烧伤后3 h血浆cTnT 呈显著升高, 12 h 达峰值, 24 h显著高于对照组;烫伤后6 h 血浆和心肌组织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 12 h 达峰值;伤后1 h 血浆Ang Ⅱ含量呈显著升高, 伤后24 h 血浆及心肌中Ang Ⅱ高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血浆cTnT、TNF-α和Ang Ⅱ水平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血浆TNF-α、Ang Ⅱ含量与血浆cTnT 变化密切相关。 结论 牛磺酸对严重烫伤后心肌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治疗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Ta小鼠肾脏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表达的影响。方法: KK/Ta小鼠随机分为:非治疗组;早期治疗组:自6周龄起经口予坎地沙坦(4 mg·kg-1·d-1)治疗;晚期治疗组:自12周龄起予坎地沙坦治疗,正常对照组采用BALB/c小鼠。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压和糖耐量,计算总肾小球面积(WGA)、肾小球丛面积(GTA),细胞外系膜基质面积(ECMA)和肾小球内细胞核数目(NIGCN)。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脏中AT1和AT2的表达。结果: 8周龄KK/Ta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显著增加[(427.49±89.37) mg/g vs. (9.54±3.25) mg/g,P<0.01],WGA、GTA、ECMA和NIGCN增多,肾小球内AT1的表达增加,AT2的表达减少。坎地沙坦治疗显著减少KK/Ta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早期治疗组(32.18±9.41) mg/g,晚期治疗组(53.20±7.26) mg/g,P<0.01],减轻肾脏病理损害,抑制AT1的表达,上调AT2的表达,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KK/Ta小鼠肾脏中AT1受体表达增加,AT2受体表达减少。坎地沙坦治疗能够抑制AT1受体、上调AT2受体的表达,发挥其减少白蛋白尿,减轻糖尿病肾病病理损害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竹节参皂苷IVa甲酯(chikusetsu saponin iva methyl,CSIM)对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Ang-II)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 以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为实验对象,建立Ang-II刺激的VSMCs增殖模型。MTT法检测CSIM对VSMCs的毒性;CCK-8法、BrdU法检测CSIM对VSMCs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CSIM对VSMCs迁移力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PTEN、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3 μmol/L的CSIM可显著抑制Ang-II诱导的VSMCs增殖(P<0.05)与迁移(P<0.05),并伴随着PTEN蛋白的明显上调(P<0.05)及NF-κB蛋白表达的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CSIM抑制Ang-II诱导的VSMCs增殖与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TEN蛋白,降低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阻断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 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的影响及TNF-α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 方法 32 例经肾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性CGN 并伴有明显蛋白尿患者, 分别接受Ang Ⅱ阻断剂[ 苯那普利、缬沙坦或两药联合(苯那普利+缬沙坦) ] 治疗, 疗程8 ~ 12 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TNF-α、尿TNF-α、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 并观察血、尿TNF-α水平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 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尿TNF-α水平、24 小时尿蛋白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分别为(7.8 ±3.9) vs (5.0 ±1.6) fmol mL, (11.9 ± 6.8) vs (8.3 ± 3.5)fmol /mL, (2.55 ±2.01) vs (0.97 ±0.52) g(分别为P <0.01, P <0.05, P <0.01) 。治疗前后血TNF-α水平和24 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 =0.515, P <0.01;r =0.385, P <0.05) 。治疗前后尿TNF-α与24 小时尿蛋白也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 =0.622, P <0.05;r =0.360, P <0.05) 。 结论 CGN 患者血、尿TNF-α水平升高, 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Ang Ⅱ阻断剂可有效降低血、尿TNF-α的水平, 减少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