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评估伊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 例持续微量蛋白尿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9)和伊那普利治疗组(n=21)。利用131I-邻碘马尿酸钠测定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肾小球滤过率(GFR)以内生肌酐清除率表示;通过ELISA 法测定尿微量蛋白, 包括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乙酰-β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 伊那普利治疗组增高的尿ALB、TF、RBP 和NAG 均显著下降;ERPF 显著增加;增加的滤过分数(FF)显著减低。而常规治疗组这些参数无显著变化。结论 伊那普利具有改善DN 患者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保护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表达情况,探讨高血压、2型糖尿病对牙周炎发生与发展的影响。方法: 从某医院体检人群中筛选140名患者(单纯牙周炎组40名、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35名、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组40名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25名)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并检测外周血hs-CRP、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PD、AL、PLI、BI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单纯牙周炎组、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和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组(P<0.05),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和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组高于单纯牙周炎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hs-CRP、IL-1β、IL-6和TNF-α检测结果高于单纯牙周炎组、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和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组(P<0.05),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和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组高于单纯牙周炎组(P<0.05)。患者血压、血糖水平与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高血压、2型糖尿病,尤其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高,提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可能会加重牙周炎症发生与发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服用替诺福韦酯,300 mg/次,1次/d,治疗12个月,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在不同时间点HBV-DNA水平、HBV-DNA不可检测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中FGF-23、β2-MG、Cys-C及RBP浓度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经过替诺福韦酯治疗后,患者HBV-DNA水平明显下降(P<0.05),HBV-DNA不可检测率明显上升(P<0.05),HBeAg转阴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病例组患者血清中FGF-23、β2-MG、Cys-C及RB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中FGF-23浓度水平与β2-MG、Cys-C及RBP浓度水平呈正相关(r:0.566,0.643,0.604,P<0.05),β2-MG、Cys-C、RBP指标之间也呈正相关(P<0.05)。FGF-23、β2-MG、Cys-C及RBP指标异常组和对照组比较,BNU、Ccr、GFR、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81,6.947,3.330,4.921,均P<0.05),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诺福韦酯对乙型肝炎患者FGF-23、β2-MG、Cys-C及RBP水平具有升高作用,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调整替诺福韦酯治疗方案,预防或减少肾功能不全和低磷性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CDK4/6) 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通过与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结合,调节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的磷酸化状态,Rb磷酸化后与E2F转录因子分离,释放的E2F可以自由激活一系列基因表达,参与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从而介导细胞G1/S期转换,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近年研究发现CDK4/6在多种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已成为临床多种肿瘤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本文将对CDK4/6与肿瘤的关系以及CDK4/6抑制剂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低剂量乙醇干预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4周组(DM 4w),糖尿病8周组(DM 8w)和乙醇+糖尿病8周组(EtOH+DM 8w)。造模8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体比、心肌羟脯氨酸(Hp)含量,Masson染色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Real-time PCR测定乙醛脱氢酶2(ALDH2)mRNA改变,Western blot测定p-JNK和JNK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大鼠相比,DM 4w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随病程延长,DM 8w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降低,心体比、Hp含量及CVF增高;ALDH2 mRNA表达下降,p-JNK/JNK增加(P<0.05)。与DM 8w组大鼠相比,EtOH+DM 8w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 低剂量乙醇可能通过增高ALDH2表达、抑制JNK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胰高血糖素类肽(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为肠内分泌细胞在机体摄入营养时分泌的激素,因其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又被称为肠促胰素。而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二肽基肽酶-4(DPP-4)可快速灭活GLP-1和GIP,因此抑制DPP-4的活性可增强GLP-1和GIP激素的活性水平,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功能和血糖控制,越来越多基于该靶点的药物被开发出来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肠促胰岛素与T2DM之间的关系,并介绍GLP-1发挥效应的机制、以及GLP类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的开发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7.
寿岚  娄国强 《金属学报》2016,21(9):1046-104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肝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既往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内分泌科收治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采取相应降糖治疗后6个月以及12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相关糖尿病知识评分。考察2型糖尿病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对患者血糖干预的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和Hba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alc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饮食依从性、药物治疗、运动锻炼、血糖或尿糖监测以及糖尿病知识问卷(diabetes knowledge test,DKT)得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干预组血糖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噻唑烷二酮组(TZDs)以及磺酰脲组(SU) (P<0.05);Hbalc的结果也与血糖结果相一致,二甲双胍干预显著优于TZDs和SU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乙肝的血糖控制显著差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观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的积极性均是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因素,同时选用合理的降糖药物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钒的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Li3V2(PO4)3、LiVPO4F、VOPO4、LiVOPO4、VBO3等,在结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几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钒的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电池材料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并对新材料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湿化学法制备锂电池材料LiFePO4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石型的LiFePO4,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优良的循环性能,出色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候选.制备LiFePO4湿化学法包括:(1)溶胶-凝胶法;(2)共沉淀法;(3)氧化-还原法;(4)水热法;(5)乳化-干燥法.并给出了这些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黄琼  张留福  程雁  司力  魏伟 《金属学报》2013,18(3):307-311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196名高尿酸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96名正常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基因分型。检测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水平。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中,携带不同β3肾上腺素受体Trp64Arg基因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尿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且呈基因剂量效应[CC组(599.53±113.70) vs CT组(529.78±81.10) vs TT组(507.33±74.27), P<0.01]。在该研究中,Trp64Arg TC+CC基因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组[(557.95±99.91) vs (503.47±69.40) μmol/L, P<0.01]。结论: 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CYP2R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的成员,作为维生素D的25-羟化酶,负责将维生素D羟基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影响活性激素1,25(OH)2D的生成。CYP2R1突变会引发维生素D依赖型佝偻病1B型,且CYP2R1的多态性与25-OH-D水平显著相关,尤其是rs10741657。CYP2R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显著影响。CYP2R1通过调节基因功能,从而调节免疫反应,影响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多态性与多种癌症的风险相关,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研究 CYP2R1基因多态性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佝偻病、1型糖尿病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本文拟就近五年CYP2R1参与的代谢途径和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CERAMIC coatings are currently of much interest forapplications in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ly corrosiveenvironments.Formation of ceramic coatings byelectrochemical processing is a relatively newtechnique.'1'It presents several advantages overalternative coating techniques.'2'Recently wedeveloped a novel fabrication technique for theproduction of ceramic/ceramic and metal/ceramiccomposite coatings by electrochemical processing.'31The technique combined two electrochemicaldeposi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环状RNA(circle RNA, circRNA)是一种单链、共价闭合的非编码RNA,其机制主要涉及到环状RNA的海绵吸附微小RNA(micro RNA, miRNA)、调节蛋白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与RNA结合蛋白作用及少许编码蛋白等。同时因环状RNA具有表达量丰足、高度保守、动态变化等特点,使其具有成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开发环状RNA疫苗以及环状RNA的基因编辑治疗等应用前景。心血管疾病位于全球疾病死亡原因的首位,现有的诊疗方法虽然能够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仍需探索新的发病机制与诊疗靶点。目前已有诸多研究报道环状RNA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机制联系,因此本文旨在阐释心血管疾病中环状RNA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环状RNA参与的三种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受体,为配体依赖性蛋白。LXR作为体内激素和营养信号的整合者,主要通过调控脂质和糖类等途径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参与Ⅱ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多种常见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证明,多个LXR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代谢类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LXR参与代谢性疾病的病理机制、探究LXR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有利于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代谢类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实现早期发现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高代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LXR参与代谢途径和其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CYP1B1是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s)家族成员,作为I相代谢酶,主要通过催化性激素、脂肪酸、维生素、褪黑素及外源性化学物质和药物的代谢,参与人体组织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维持。研究发现,CYP1B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尤其是对性激素和外源物质的代谢过程的改变,与青光眼、各类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研究CYP1B1参与的机体代谢途径及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青光眼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和预后,从而实现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CYP1B1参与的主要代谢途径及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激动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 TGZ) 对白血病NB4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 TGZ(0~ 80 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4细胞0、24、48、72 h,应用MTT 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Hoechst33258 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的 DNA梯状条 带。用免 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检测Caspase-3及其裂解底物多聚(ADP-核糖) 聚合酶PARP[(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 表达水平的变化, 并对凋亡调节蛋白 Bax 及 Bcl-2 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20 μmol/L 以上的 TGZ 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 在Hoechst 染色后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 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药物作用 72 h 后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可见明显的DNA 梯 状条 带。Western Blot 检测结 果表 明,Caspase-3 被活化出现 20000 的亚单位, 同时 PARP被裂解出现 89000的亚单位片段。药物作用 48 h后凋亡抑制蛋白 Bcl-2 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而促凋亡蛋白 Bax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TGZ能显著抑制 NB4 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通过激活 Caspase-3 以及降低 Bcl-2、升高 Bax的表达水平是 TGZ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 ;这些结果表明 TGZ 是一种潜在的抗白血病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ETH)依赖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CPP) 实验大鼠纹状体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 4,RGS4)和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2)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建立METH依赖CPP大鼠 1周组、2周组,应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RGS4和D2、抑制性G蛋白α亚基(inhibitory G protein α-subunit,Gαi)、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METH依赖1周组、2周组大鼠在伴药箱的平均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RGS4蛋白在METH依赖1周、2周组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且与METH依赖1周组相比,2周组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D2、Gαi、MAPK蛋白以及cAMP在METH依赖1周、2周组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且与METH依赖1周组相比,2周组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METH依赖的CPP大鼠纹状体中,RGS4和D2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分子发生了改变,RGS4可能参与了METH依赖的CPP大鼠纹状体D2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