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市用地选择和空间拓展的前提,对自然条件复杂的山地城市用地评价的研究更为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尚没形成统一的评价理论体系.基于此,本文以山地城市——岚皋县中心城区为例,通过构建适用于山地城市用地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特殊因子和基本因子相结合的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模型,在ARCgis软件支持下,探寻山地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为其他山地城镇空间整合和扩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系统地认识和评价山坡地存量资源、适宜地引导山坡地进行城镇建设开发,构架并应用了多维视角、学科集成的山坡地城镇建设用地评价模型.模型基于层次分析和系统集成的思想,综合了规划、建筑、工程等学科技术,统筹赋权城市巨系统的众多影响因子,并利用各项因子构造了加权评判函数.根据建立的加权评判函数能够系统地评价山坡地存量资源进行城镇建设的适宜性,并依据适宜性的程度,确定相关建设活动的技术指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产生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并由此建立稠油油藏优先开发排序模型.该模型首先建立稠油油藏指标体系结构,并对油藏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应用突变模糊隶属函数法,对稠油油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值高的稠油油藏可优先动用.应用该模型对我国11个已开发稠油区块进行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这些区块的实际开发效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排序模型对稠油区块开发动用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模型避免了模糊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及层次分析等方法的弱点,减少主观性又不失科学合理性,对稠油油藏开采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均值-方差模型与单指数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马克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和威廉.夏普的单指数模型,指出均值-方差模型存在的不足和单指数模型对均值-方差模型进行改进的合理性.通过实例对2个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单指数模型可以减少计算量,并且有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模型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根据“公路”地理实体的数据结构以及机动的特点,对最优路径模型以及模型的影响因子进行解析,提出了改进的最优路径模型影响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量化改进后的权重体系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其合理性;利用改进后的最优路径模型,经验证符合实际情况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DelphiAHP法的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类基于大量问卷进行权重确定的多属性评价问题,从问卷数据的处理和比较矩阵的建立2个方面对Delphi-AHP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指标等级隶属度模型和专家因素突出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方法改进前后的权重计算结果,得出了更加准确的军队技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评价模型,证明了改进方法的合理性,为同类问题的评价模型研究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湖南地区中小学建筑抗震性能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学校建筑抗震现状,提出了用建筑的结构形式及其合理性、整体性、地震烈度等8个特征因素作为震害因子,并利用模糊理论建立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不同方法确定了数量因子和状态因子的隶属度,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结合加权平均法对中小学建筑作出模糊综合评判,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辨识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综合评定其适建水平、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立足于损益分析视角以五大连池为例,借助RS与GIS技术,从空间区位、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保护4个方面构建17个因子的用地扩低张阻力赋值体系,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村镇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覆盖过程,探讨空间土地利用动态演变的潜在趋势,据此通过损益模型划定镇域空间适建类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五大连池镇Ⅰ类(高适宜建设区)、Ⅱ类(较为适宜建设区)、Ⅲ类(较为不适宜建设区)、Ⅳ类(不适宜建设区)用地面积为41.01、138.97、387.85、492.26 km2,分别占镇域面积的3.86%、13.11%、36.59%、46.44%,划分结果可为镇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及空间管制规划提供辅助判别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模糊法综合评价垦东断裂带断层封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岩性配置关系、断层走向与构造应力的关系、泥岩沾污因子、断层横向封堵系数、断层纵向封堵系数等几种主要因索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采用离散隶属函数和连续函数确定各单因素评价隶属度,并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根据模糊变换原理,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对垦东断裂带主要断层的封闭性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勘探相符.判断方法可靠,为该区的油气勘探以及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城市开发部门的开发用地选择决策,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并建立了城市开发用地选择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考虑的目标有成本、与良好邻里环境影响地段和不良邻里环境影响地段的接近程度以及开发用地的平面形状等.模型求解采用交互式多目标优化法,并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若干单目标优化子模型,其求解用枚举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研制技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河北省邱县为研究对象,以MapInfo为开发平台,建立了该区的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系统的动态管理,依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完成农业土地适宜性的单因素评价和多因素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区土地适宜性的分等定级,具有相关的统计、分析、规划和管理功能。系统集数据管理、土地评价、办公自动化于一体,有力地促进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现代化。结合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的开发实践,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实现过程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推进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城乡空间的合理开发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决策的重要前提。以湖北省枝江市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统计功能,构建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枝江市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并将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匹配性研究模型、建设用地开发潜力研究模型和建设用地扩张趋势动态模拟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现状空间格局的匹配性、建设用地空间发展潜力和空间扩张趋势。本研究对枝江市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能够为类似市(县、区)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将多源信息与光谱角制图(SAM)自动分类相结合,探求多源信息在TM图像自动分类中的作用.以具有代表性的浙江富阳市和义乌市为研究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其他多源信息如海拔高程、坡向、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和归一化裸土指数(NDBaI)相比,坡度信息的辅助作用最为突出.复合坡度信息后的TM图像SAM分类总精度比单独TM图像SAM分类提高10%左右.融合坡度辅助信息运用SAM方法,适用于地形地貌复杂、土地利用细碎地区的TM图像土地利用/覆盖自动分类.  相似文献   

14.
Evaluating land use efficiency is critical to the revision of general land use planning. An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for regional land use efficiency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ety, econom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Th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was defined by a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entropy method (EM). Then, a case study in Zhanjiang wa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land use efficiency from 1996 to 2004 and its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factor composite evaluation and an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and use efficiency with respect to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improved, whereas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ies were found to decrease.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in Zhanjiang is still at the status of basic coordination. Finally, measures for enhancing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stablishment are sugges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gulations of land use structure and patterns, establish ecological forests for the public good and green corridors and prevent the soil erosion.  相似文献   

15.
特色小镇是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目前特色小镇前期策划中普遍存在客观定量分析不足,难以为后续规划设计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支撑的问题.本文将空间分析技术的优势与规划设计的需求相结合,探索空间分析技术在特色小镇前期策划中的应用与发展.以建德市乾潭镇特色小镇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形分析、多因子用地适宜性与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6.
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一直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乡村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状况、土地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交通状况、医疗卫生条件、建筑设施与安全管理状况8项指标变量及21个指标因子在内的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影响指标框架,并通过AMOS软件建立了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影响指标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状况与土地资源状况对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有正向影响,其中水资源状况指标变量对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影响力高于土地资源状况;社会环境中的6项指标变量对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基础设施对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建筑设施与安全管理状况的影响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城市土地信息管理和土地估价工作的科学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研究开发了城镇土地估价信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技术难点,在设计过程中把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了绑定,使土地估价信息与图形共同显示,增强了可视化效果,该系统已在江苏徐州、邳州及河南永城等地的土地管理局(估价所)初步应用,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1989—2010年浙江省统计资料中GDP与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回归模型,运用变量的平稳性(ADF)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FDI与浙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FDI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增长,而浙江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吸引FDI的原因,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浙江经济增长提出了科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选取江苏省无锡市作为研究区域,探索从2000年到2014年,无锡土地利用状况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对无锡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并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做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市土地大多数是从其他土地类型转变为建设用地;在水域、耕地、林地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中,仅有林地有少幅增加;建设用地是变化量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是最快的类型,可见无锡的城市化进程在这14年中迅猛发展;而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面,无锡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是逐年递增的,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20.
Evaluating land use efficiency is critical to the revision of general land use planning. An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for regional land use efficiency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ety, econom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Th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was defined by a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entropy method (EM). Then, a case study in Zhanjiang wa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land use efficiency from 1996 to 2004 and its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factor composite evaluation and an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and use efficiency with respect to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improved, whereas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ies were found to decrease.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in Zhanjiang is still at the status of basic coordination. Finally, measures for enhancing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stablishment are sugges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gulations of land use structure and patterns, establish ecological forests for the public good and green corridors and prevent the soil ero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