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眼屈光状态和程序不等称为屈光参差,屈光参差通常是由于先天双眼眼轴发育不平衡等因素引起的,使得远视的度数不断减轻,而近视的度数不断增加,并且双眼发展的进度不同。有报道称人群中约有1/5的人存在明显屈光参差,其中绝大部分是复性远(近)视屈光参差和复性散光参差,一般认为低于1.50D的屈光参差是生理性的,故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预防学组1985年提出的统一试行标准,规定两眼屈光参差为球镜≥1.50D,柱镜≥1.00D,青少年在形成近视屈光参差的过程中(这里单眼弱视的屈光参差不在讨论之内),往往开始表现为一只眼的调节能力显示好于另一只眼,在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时起调节主导作用的眼,  相似文献   

2.
(续上期)2)球镜法测试原理:将十字视标放置于距眼镜平面40cm处,被测眼注视近视标付出了2.50D调节力,此时双眼视孔逐量增加负球镜,双眼必须逐量增加调节力,利用晶状体的会聚度来消解负球镜的焦力,使近目标保持清晰,直至调节耗尽,负球镜所诱发的调节力加上先付出的2.50D调节力,即为被测眼的调节幅度。  相似文献   

3.
屈光参差是指双眼的屈光状态不同且达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影响到双眼视功能发育的一种屈光不正,全国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对屈光参差提出的统一试行标准为:球镜相差≥1.50D,柱镜相差≥1.00D。 屈光参差不仅可造成患者裸眼视力下降,而且当两眼屈光差别较大时,还可以引起双眼视像不等,以致双眼单视障碍、立体视觉丧失^[1],这是引起儿童弱视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3.79%~21.8%,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2]。近年来,国内外对屈光参差的研究尤为深入,矫治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且已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撰文介绍过一例复性近视性屈光参差6.00D,戴框架镜视功能完全正常者,近又遇一例混和性屈光参差10、25D,戴框架镜舒适,视功能基本正常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双眼屈光状态完全一致的人在人群中较为罕见,临床上将左右两眼屈光贡献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严格地说,双眼屈光状态只要有差别,就应该称为屈光参差。然而屈光参差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双眼屈光差异程度和患者的耐受限度等两个因素有着密切联系,通常认为,双眼屈光差异的球性焦度≤1.50D或散光焦度≤1.00D的屈光参差称为生理性屈光参差,戴矫正眼镜后临床症状轻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14岁近视儿童的眼位不同时配戴欠矫屈光矫正眼镜、足矫屈光矫正眼镜对其近视度数变化的影响,以期寻找最利于其双眼视的屈光矫正方案,为精确的屈光矫正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1年来我视光中心验光配镜的患者135例,270只眼。排除眼部疾患、明显屈光参差、显性斜视、弱视患者,应用综合验光仪常规进行单眼屈光、双眼平衡,调节及眼位检查。观察戴镜1年后屈光度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欠矫组度数变化与足矫组度数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配镜1年后,正位、外隐斜欠矫组度数变化与足矫组度数变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隐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视功能对近视的进展有一定的影响,眼位正常与外隐斜的近视儿童配戴足矫的眼镜度数增长速度更缓慢,而内隐斜的儿童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小学生的视觉普查中增加立体视项目,对近视、远视、屈光参差、弱视、斜视检出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对温州市2933名小学生进行TNO立体视图的检查、裸眼远视力、眼位检查、散瞳后电脑验光、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结果:立体视异常在正常人群、近视、远视、混合散光、弱视、斜视、其他眼病的发病率分别为7.37%、13.12%、57.49%、51.43%、83.87%、93.10%、88.89%,立体视异常在屈光参差1.00D~2.00D、屈光参差2.25D以上的发病率分别为52.83%和87.5%。结论:在小学生的视觉普查中增加立体视项目有利于提高对近视、远视、屈光参差、弱视、斜视的检出率,同时能够及早发现小学生的立体视异常,进行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近视度数≤1.00D的儿童,配戴全矫眼镜与不戴镜对其调节滞后量的变化影响,以期寻找最有利于其双眼视功能的屈光矫正方案,为不同调节滞后量的近视儿童,精确的屈光矫正提供依据。本文选取了2012~2014年来我视光中心验光配镜的120例近视度数≤1.00D的儿童为样本,排除眼部疾患、无明显屈光参差、无明显斜视、无弱视,年龄9~14岁,矫正视力均≥1.0。分组按照初次验光后,分为全矫戴镜组和不戴镜组;在初查过程中,根据调节反应量不同,分为BCC+0.25D组与BCC≥+0.25D~+0.75D组。观察一年后,两组患者调节滞后量的变化。应用综合验光仪常规进行单眼屈光、双眼平衡,并测量所有患者33cm调节滞后量。采用了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显示所筛查的9~14岁≤1.00D近视儿童,全矫戴镜比不戴眼镜的患者引发的调节滞后量要少,并且,无论是初查BCC+0.25D还是BCC≥+0.25D~+0.75D组,全矫配镜的患者引发的调节滞后量均小于不戴镜患者。通过观察和分析证明,≤1.00D的近视儿童配戴全矫眼镜较不戴眼镜者调节滞后量变化更少,为了减缓儿童近视的发展,需要控制其调节滞后的增长量,进而在近视发展初期,选择配戴全矫眼镜可更好控制调节滞后量的改变,并会延缓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弱视性近视屈光参差的发展规律。方法:青少年非弱视性近视性屈光参差279例,分高低度数眼足矫组、高度数眼欠矫低度数眼足矫组、高低度数欠矫组和高度数眼足矫低度数眼欠矫组4组(分别简称足矫组、高欠低足组、欠矫组、高足低欠组,以下同)根据百分比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足矫组69.6%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大,21.7%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小;高欠低足组50.6%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大,35.8%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小;欠矫组55.8%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大,24.2%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小;高足低欠组72.7%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大,18.2%的患者屈光参差变小。结论:青少年非弱视性近视性屈光参差发展趋势明显,采取高度数眼适度欠矫、低度数眼足矫处方的患者的相对屈光参差发展最小。  相似文献   

10.
正综合验光仪又称屈光组合镜,顾名思义,就是将各种镜片组合在一起的一种仪器。综合验光仪不仅能完成对近视、远视、散光、老视和双眼屈光平衡等常规屈光定量检查,而且能够实现多重特殊的视觉测试功能,包括对双眼同时视、双眼融合机能、立体视觉、隐斜视、固视差异、调节与集合以及AC/A等视觉功能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两眼存在轻微屈光参差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两眼屈光参差低于1.50D为生理现象,一般采取配镜的方法可以解决。当屈光参差超过2.50D以上时,由于屈光度的不同,使之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物像大小相差悬殊,从而发生融合困难,难以形成立体视觉。屈光参差临床的表现有视疲  相似文献   

12.
(续上期) 5.1.3双眼影像不等的病因 5.1.3.1成像因素 双眼视网膜成像差异是双眼影像不等的主要致病因素,光学原因所致的双眼影像不等最为常见,如双眼屈光参差达到2.50D以上,戴矫正眼镜后,即可产生5%以上的双眼影像不等,  相似文献   

13.
<正>立体视觉,又称三维空间视觉,是指在三维视觉空间基于双眼视网膜的相关信息去感知深度的能力,同时也是双眼视觉中最高级的功能。立体视觉的衡量单位为“立体视觉敏锐度”,也称立体视锐度,单位为“秒”(″),“秒”的数值越小,表明立体视越敏锐。对于立体视锐度的正常值,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检测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可能会有差异,这是由于亮度、刺激图形所呈现的视野部位等诸多因素影响了立体视锐度。具体的正常值可参考各种检测方法的使用说明,临床上15″~30″的立体视锐度一般被认为具有很好的立体视功能,正常成年人的立体视锐度≤60″,平均为40″。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多光谱屈光地形图(Multispectral Refraction Topography,简称:MRT)观察屈光参差患者配戴离焦镜片后视网膜周边离焦性质的变化。方法:患者双眼异性屈光参差,配戴单光镜片后右眼近视加深,双眼眼轴差距不断加大,双眼显示不同的离焦状态,导致屈光参差加大,为了延缓近视发展,右眼验配离焦功能镜片。结果:配戴半年后,周边视网膜由远视性离焦向近视性离焦转变,右眼除鼻侧有少量远视性离焦外,其余方向转变为近视性离焦,眼轴未增长,屈光参差得到控制。结论:MRT客观检测周边视网膜的离焦性质,可以提前预判近视发生、发展原因,进一步指导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并能评价近视防控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视知觉功能训练联合两种治疗方法(遮盖疗法和药物压抑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200例中重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年龄平均8±1.47岁(3~16岁)。A组:100例视知觉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压抑疗法(3~9岁78例、10~16岁22例),优势眼以1%阿托品凝胶压抑,致该眼视力低于弱视眼两行以上;B组:100例视知觉功能训练联合遮盖疗法(3~9岁79例、10~16岁21例),双眼足矫配镜,且优势眼全天遮盖(8小时或以上)。两组根据相应年龄的视力标准,结合视功能检查结果,设计视知觉功能训练方案。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视觉功能评估,记录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远视力(BCVA,采用小数记录法),立体视觉检查图记录近立体视锐度。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88%、B组为89%;运用卡方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看近以立体视觉检查图均无立体视,经过治疗后,A组立体视重建者为62例(3~9岁49例、10~16岁13例),B组立体视47例(3~9岁42例、10~16岁5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0.01p0.05)。结论:视知觉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压抑疗法与遮盖法在治疗中重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同样有效,但前者对患儿立体视重建作用优于视知觉功能训练联合遮盖疗法,且前者有更好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近视眼在散瞳前后验光中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将196例(392只眼)近视患者散瞳前进行验光,再滴复方托吡卡胺眼水散瞳后进行检影验光,分析比较验光结果。结果:①散瞳后患者平均等效球镜度(AESLD)较散瞳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散瞳后患者平均等效球镜度(AESLD)较散瞳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15岁以下的近视患者必须进行医学验光给予精确矫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近视眼人群中水平隐斜视、立体视锐度及其与各种参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近视眼术前检查的患者52例,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对隐斜视及立体视锐度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近视患者中,视远时水平隐斜视(distance lateral phoria)为-1.64°±2.10°。9例为正位眼,5例隐内斜,58例隐外斜,2例未测出。立体视锐度(stereopsis acuity)为112.17”土95.79”,其中6例未测出,立体视锐度与屈光度的负值呈负相关或与近视度呈正相关(右r=-0.576,左r=-0.368,P〈0.05).本细近视眼中水平隐斜度与立体视相关不显著(r=-0.189,P〉0.05)。结论本组近视眼视远时水平隐斜视中,外斜偏多;立体视锐度与近视屈光度呈正相关,立体视锐度较差者多分布于近视眼度数较大患者中;近视眼人群中视远时水平隐斜视和立体视锐度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同种性屈光参差在临床中经常发生,而异种性屈光参差却十分少见,下面就同种与异种性屈光参差,远用眼镜与近用眼镜,棱镜量不相等进行详细分析。例:一位患者视远,右眼-0.75DS,左眼 1.75DS-3.5DC×180,单眼矫正分别达到正常视力,但不能双眼视物,双眼视物时右眼高、左眼低,其处理办法为,右眼球镜度不变,左眼用 1.75DS—3.50DC×18O加2~Δ棱镜底朝上,双眼视物时没有不适感而且十分舒服。  相似文献   

19.
弱视是常见的视功能异常的疾病,在视觉发育阶段由于异常视觉经验(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尤其在屈光参差的儿童当中较为常见,屈光度数较高的一眼视网膜成像模糊,造成视力下降,导致双眼成像质量差异较大,无法形成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最终造成弱视。对于弱视的儿童应该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在临床上,视觉训练对屈光参差性弱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导致弱视误诊的主要视光学因素,探究弱视诊断的规范化与精确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误诊为弱视的屈光不正病例98例(138只眼),初诊平均年龄4.34±1.21岁,误诊为单眼弱视58例,误诊为双眼弱视40例。所有患儿均使用1%阿托品眼膏睫状肌麻痹验光,采用人工检影验光结合电脑验光,3周后复验,根据眼位及调节情况处方配镜。对比检影验光与试镜结果间误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矫正视力均达到1.0或以上。验光误差分布:混合性散光42只眼,单纯性远视散光10只眼,单纯性近视散光19例,复性远视性散光9例,复性近视性散光14例,单纯性远视3例(均为睫状肌麻痹不充分导致),单纯性近视1例。两组球镜度、柱镜度及柱镜轴位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性散光组、单纯性近视散光组与复性近视性散光组误差分布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98例患儿中,63例(64.29%,63/98)为电脑验光结果直接试镜。结论:睫状肌麻痹后验光不准确是导致弱视误诊的主要视光学因素,尤其是复杂性屈光不正的矫正。因此需要强化弱视诊断的规范化,避免由此引发的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