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内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及二甲双胍的调控作用。方法: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在完全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并分成以下5组:(1)正常对照组(NC组);(2)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组(HG组);(3)二甲双胍治疗组(MET组);(4)SB203580治疗组(SB组);(5)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NAC)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用比色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内P22phox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内P22phox蛋白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组细胞上清液中SOD活性降低,相反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肾小球系膜细胞内ROS水平、P22phox 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当二甲双胍干预后,细胞上清液中SOD活性上升,同时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肾小球系膜细胞内ROS水平、P22phox 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相似的结果出现在SB203580或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后(P<0.05)。 结论:二甲双胍可以减轻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进而起到了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寿荣伟 《金属学报》2013,18(11):1284-128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Hbalc、TC、TG、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内脂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PG、Hbalc、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和Hbal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 P<0.01),罗格列酮组FPG和Hbalc减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TC、TG、LDL和内脂素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P<0.01),HD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罗格列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与对照组(21.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罗格列酮具有高效的降血糖作用,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血脂和内脂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肾小球系膜细胞异常增殖对肾小球疾病进展有重要作用,探讨其发生机制对肾小球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机制及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汪霞  黎七雄 《金属学报》2004,9(4):420-42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间粘附因子-1 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经脂多糖诱导后, 分别应用噻唑蓝(MTT) 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因子-1 的表达。结果:川芎嗪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并阻止细胞由G0/G1 期进入S 期;使系膜细胞间粘附因子-1 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结论:川芎嗪能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降低细胞间粘附因子-1 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固琴  杨炯 《金属学报》2015,20(9):981-984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PPARγ) 激动剂罗格列酮(RG)对干细胞因子(SCF)诱导的人肥大细胞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肥大细胞株(HMC-1),逆转录PCR方法检测HMC-1细胞上PPARγ的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RG和GW9662对HMC-1细胞的细胞毒性。将HM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CF 组、SCF+1 μmol/L RG组、SCF+3 μmol/L RG组、SCF+10 μmol/L RG组,采用Transwell Chamber检测细胞迁移。另取HM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CF组、SCF+10 μmol/L RG组、SCF+10 μmol/L RG+0.1 μmol/L GW9662组、SCF+10 μmol/L RG+0.3 μmol/L GW9662组、SCF+10 μmol/L RG+1 μmol/L GW9662组,采用Transwell Chamber检测细胞迁移。结果: HMC-1细胞株表达PPARγ,RG和GW9662对HMC-1细胞没有毒性。RG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CF诱导的HMC-1细胞的迁移。PPARγ阻断剂GW9662(0.3 μmol/L及1 μmol/L)可以阻断RG对HMC-1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通过PPARγ途径抑制SCF诱导的HMC-1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成2 组, 分别口服罗格列酮(4 ~8 mg, qd) 和二甲双胍(250 ~ 500 mg, tid) 治疗, 在试验期间不使用其它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空腹血糖(FBG) 、餐后2 h 血糖(PBG) 、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 、餐后2 h 血浆胰岛素(PINS) 水平, 共观察12周,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 。结果: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 <0.05); 罗格列酮组SBP和DBP 降低幅度均大于二甲双胍组(P <0.05); 两组病例FBG 、PBG 、FINS 和PINS 均明显降低(P <0.05); 两组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ISI 升高(P <0.05), 胰岛素抵抗的指标IR 下降(P <0.05), 罗格列酮组ISI 升高和IR 下降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 。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同时, 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罗格列酮的作用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7.
吴柯  何百成  周岐新 《金属学报》2012,17(10):1124-1129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实验性结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及其与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关系。方法: 以二甲肼(1-2 dimethylhydrazine,DMH) 40 mg/kg 皮下注射+1%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水溶液饮用诱导形成大鼠结肠癌模型,观察罗格列酮(0.75 mg·kg-1·d-1,1周 5 d)和美洛昔康(1.35 mg·kg-1·d-1,1周 5 d)灌服、连续16周对大鼠体重、异常隐窝灶(ACF)和结肠癌发生率的影响。采用四甲基谷氮蓝法(MTT)研究罗格列酮和美洛昔康抑制培养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罗格列酮组细胞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罗格列酮明显改善DMH+DSS诱癌过程中大鼠的恶液质状态并阻遏体重减轻,显著减少实验第10周大鼠结肠ACF数和明显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其作用与美洛昔康组相似。罗格列酮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明显抑制Lovo细胞增殖,其作用 6 h、12 h 和 24 h 的IC50均显著小于美洛昔康。罗格列酮呈浓度依赖性降低Lovo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结论: 罗格列酮能抑制DMH和DSS联合使用诱导大鼠早期ACF的形成和结肠癌发生,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抑制COX-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氧化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V型胶原蛋白(Col Ⅳ)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用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0、25、50、100、200 mg/L)和一定浓度的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s-BSA,100 mg/L)共培养大鼠MC细胞48 h,相同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BSA)处理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大鼠MC增殖,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氧化应激指标SOD、CAT、GSH-PX和丙二醛(MDA),ELISA法检测TGF-β1、Col Ⅳ浓度,RT-PCR法检测大鼠MC中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GEs-BSA可以刺激大鼠MC细胞增殖,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增加MDA含量,促进大鼠MC分泌TGF-β1及Col Ⅳ蛋白,上调大鼠MC中TGF-β1 mRNA的表达(P均<0.05或0.01),而灯盏花素能以剂量依赖性抑制AGEs-BSA诱导的大鼠MC增殖,提高SOD、GSH-PX及CAT活性,减少MDA含量,减少大鼠MC TGF-β1和Col Ⅳ的分泌,下调大鼠TGF-β1 mRNA的表达(P均<0.05或0.01)。结论: 灯盏花素可以抑制AGEs-BSA诱导的大鼠MC增殖、氧化应激反应及TGF-β1和Col Ⅳ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及格列齐特对高脂血症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高脂血症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 并将其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和格列齐特组, 观察罗格列酮和格列齐特对其糖耐量减退、血清血糖血脂、TNF-α、Fins 含量、肝细胞TG 含量、脂质过氧化和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结果: 罗格列酮和格列齐特均有可能改善高脂血症致胰岛素抵抗模型病鼠的IGT 状态, 给药2 h后不同程度地降低病鼠FSG 及TNF-α浓度(P <0.05), 显著降低病鼠肝组织中TG 含量(P <0.01),明显抑制MDA 产生(P <0.01) 及增强GSH 贮量作用(P <0.01) 。罗格列酮还可降低病鼠高胰岛素水平及Fins 浓度(P <0.01), 明显降低病鼠BUN 和Cr含量(P <0.05), 提高ISI(P <0.01) 及增强SOD 活性(P <0.05) 。结论: 罗格列酮能改善高脂饲养引发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11.
雷静  何平  蔡文琳  张永哲  张蓓茹  刘大军 《金属学报》2022,27(11):1247-1254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提取物对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HBx)诱导的人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 HMCs)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积聚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用重组表达载体pCMV-HBx稳染人系膜细胞建立HBx过度表达模型,用空载体转染对照组。用MTT法和DNA合成法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用于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的表达。结果:HBx转染人系膜细胞可诱导系膜细胞增殖、基质积聚。HBx转染的HMCs可增强系膜细胞PI3K/Akt通路的活性,应用冬虫夏草可抑制这种作用。 结论:冬虫夏草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减弱HBx诱导的人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Ⅰ型胶原、α-肌动球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TIMP-1)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鸢尾黄素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及活化标志α-SMA mRNA的表达,增强肝星状细胞中MMP-13 mRNA的表达,降低TIMP-1 mRNA的表达。结论: 鸢尾黄素既可以有效地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同时又能减少肝星状细胞胞外基质的合成以及增加胞外基质的降解,因而具有潜在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 UA)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HAEC)高糖高脂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MTT法选取合适的高糖和棕榈酸钠(sodium palmitate, SPA)损伤浓度以及UA预孵浓度。采用试剂盒检测NO、ROS的含量,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率以及抗氧化酶包括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以及GSDMD的蛋白表达情况。Hoechst33342联合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膜的完整状态以探讨焦亡发生情况。观察UA对HAEC的保护作用。结果:预孵UA(1 μmol/L和5 μmol/L)可以减轻高糖高脂(30 mmol/L GLU+0.1 mmol/L SPA)造成的HAEC损伤,提升HAEC活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增加NO的释放和eNOS的蛋白表达,减少黏附分子的蛋白表达,减少细胞焦亡。 结论:UA可能通过减轻高糖高脂诱导的HAEC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细胞焦亡的发生,减轻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再给予链脲佐菌素(40 mg/kg,ip),72 h后测定空腹血糖,将血糖值高于16.67 mmol/L的大鼠随机分成4个组,即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组(250 mg/kg),川芎嗪低(80 mg/kg)、高剂量组(160 mg/kg),连续给予相应试药8周。其中正常组和模型组的大鼠均给予同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结束时,测定大鼠血糖、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s)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和高、低剂量川芎嗪给药8周后,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动态空腹血糖(P<0.01),动态尿蛋白总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二甲双胍及高剂量川芎嗪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肌酐,尿素氮及RAGEs含量(P<0.05或P<0.01);二甲双胍组和高剂量川芎嗪组HMGB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肾脏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MGB1表达作用及降低RAGEs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蛹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CME)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影响。方法: 用高糖(40 mmol/L) 诱导建立HUVECs衰老体外模型,以冬虫夏草提取物(CSE)(50 μg/mL)为阳性对照,观察CME(12.5~100 μg/mL)对内皮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SA-β-半乳糖酐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特异性的SA-β-gal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经高糖干预24、48、72 h 后,HUVECs增殖活性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在高糖孵育 96 h 后,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加;孵育 48 h 后,处于G0/G1期细胞的百分率和ROS相对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高糖组相比,CME(25~50 μg/mL)孵育48和 72 h 后细胞OD值显著提高(P<0.05);CME(12.5~100 μg/mL)孵育 96 h 后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1);孵育 48 h 后G0/G1期的细胞百分率(P<0.01)、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CME 25、50 μg/mL 效果优于CME 12.5、100 μg/mL(P<0.05),且与CSE 50 μg/mL 作用相近(P>0.05)。结论: 蛹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增殖,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关,从而减轻内皮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6.
臧翠平  叶任高  阳晓 《金属学报》2002,7(4):331-33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 HD) 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 在糖尿病肾病( DN) 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9 例接受透析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 其中61 例进行CAPD 治疗, 48 例进行HD 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主要并发症、死因。结果: 透析前合并有全身小动脉硬化、心血管疾患、视网膜改变或年龄>60 岁者, 行CAPD 治疗并发症减少, 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有全身小动脉硬化、心血管不稳定、视网膜病变或年龄>60 岁者更适于CAPD 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