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A1603型转杯纺纱机纺杯负压的稳定措施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陈玉峰 《棉纺织技术》2004,32(11):50-50
我公司有6台FA1603型转杯纺纱机,一直运行良好,所纺C58tex、C83tex转杯纱成纱质量好,在用户中有较高的信誉。但近期发现个别纺杯成纱重量偏差较大,有的差异竞高达50%以上。如C83tex纱百米重量应为8.33g,实际为3.92g.C58tex纱百米重量应为5.83g,实际为3.78g。经检测,喂人棉条定量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负压式紧密纺纱经济效益浅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析负压式紧密纱的总附加成本和投资回收期。通过计算负压式紧密纺纺制18.2tex、14.5tex、9.7tex、7.3tex等品种的运行成本和总附加成本以及CJ14.5tex紧密纱的投资回收期,指出:紧密纱的吨纱总附加成本随着纱线线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吸风电机电费消耗占运行成本的2/3;紧密纱实现优质优价是缩短投资回收期,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根据纺制C14.5tex纱的生产现状,介绍了对纺纱各工序进行.工艺改进的试验,并重新对设备和操作等方面作了规范和调整,从而减少了纱疵的产生,降低了C14.5tex纱的条干CV值,改善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后区牵伸倍数对紧密纺高支棉纱成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紧密纺技术特点。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以4种不同后区牵伸倍数纺紧密精梳7.3tex高支棉纱(CJM7.3tex),进行了纱的质量对比,分析了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结论是,后区牵伸倍数为1.21时,CJM7.3tex纱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5.
再生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纤维,文章介绍了再生竹纤维的性能特点,并通过试纺14.5tex纯竹纱、18.1tex纯竹纱和20.8tex竹棉混纺纱3种纱线,分析了再生竹纤维的纺纱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同时讨论了提高成纱质量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INA-V型牵伸装置的结构和工艺特点。通过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以4种不同后牵伸区倍数纺C14.5tex纱的质量对比,分析了后牵伸区倍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结论是,后牵伸区倍数为1.14时,C14.5tex纱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7.
围绕如何降低棉结提高成纱品质这个中心,分工序介绍了纺制特细号纱工艺设计要点,用此工艺生产的JC7.3tex、JC5.8以及JC4.9tex均达到乌斯特2001公报25%以上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转杯纺纱线,对立达公司的短流程R40转杯纺生产线的关键纺纱器材,如:阻捻头、假捻器、纺杯和分梳辊等进行了优选。试验结果显示:表面螺旋结构的KS型阻捻头成纱奈干好,毛羽少,强力高;KSNX型阻捻头成纱手感柔软,适纺针织纱;表面带沟槽的K4K型阻捻头成纱蓬松,适纺牛仔布用纱;40-XTC-BD型纺杯适纺83.3tex等粗号纱;33-XT-BD型纺杯适纺29tex等较细号纱;另外,用B20ON-64型分梳辊纺纯棉29tex纱,以8kr/min,排杂补风全关为宜;纺83.3tex补风口开1/2为宜。最后指出,应结合客户要求选择关键纺纱器材和工艺参数才能纺好转杯纱。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两种苎麻纺的工艺路线纺纯麻16.7tex纱的实践,得出苎麻纺设备纺纯麻低特纱采用老工艺路线优新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JWF1415型粗纱机的性能特点以及在该机上纺制CJ5.83tex纱时的粗纱工艺。参数在进行优选后,使得工艺配置更加合理,适时地改善和提高了CJ5.83tex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在纺C1.4.6tex纱时,配棉改变后,为提高其成纱质量各工序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棉纺设备上纺制14.5—25tex精梳棉/毛混纺纱的原料、设备流程、工艺和成纱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3.
探讨集聚区牵伸倍数对不同线密度紧密纱综合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牵伸胶辊、输出胶辊直径的大小,来改变集聚区的牵伸倍数,然后纺制不同线密度的紧密纱。结果表明:当牵伸倍数为1.07时,27.8tex和14.6tex纱的综合性能最好;当牵伸倍数为1.05时,9.7tex和7.3tex纱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SXF1568C型细纱机的的技术特点,主要纺专器材的选配,提高安装质量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纺制CJ14.6tex、CJ9.7tex品种工艺参数的配置及成纱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空心罗拉式紧密纺的成纱机理,并通过纺制C29.2 tex、CJ14.6 tex、CJ9.7 tex、CJ7.3 tex纱线,对空心罗拉式紧密纺和普通环锭纺、三罗拉网格圈式紧密纺、四罗拉网格圈式紧密纺在成纱质量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指出:空心罗拉式紧密纺的成纱质量优于普通环锭纺纱,其成纱质量水平与网格圈式紧密纺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4):58-58
介绍了在一改进的皮圈牵伸设备上以总牵伸倍数为100的大牵伸倍数条件下纺制5.90tex棉纱。为了使牵伸条件最佳化,在罗拉牵伸时必须考虑牵伸力的分布。同时需要考虑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对牵伸力的影响,以对比长绒棉粗纱的牵伸性状。在SKF牵伸设备上纺5.90tex的细支纱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改进的SKF牵伸设备上用后区牵伸倍数1.4和罗拉隔距62mm的牵伸条件可获得高质量的纱。  相似文献   

17.
我厂自1995年生产27.8/58.3tex起绒布以来,客户较满意。主要是纬向用58.3tex转杯弱捻纱,因捻度较小(捻度40捻/10cm、捻系数305),用户起绒容易。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保证了27.8/58.3tex起绒布其余各项质量指标,所以赢得了用户,同时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就生产58.3teX转杯弱捻纱谈几点体会。1前纺工序首先转杯纺的配棉要配好,尤其是再用棉的配用比例不超过26%(不包括本号回花),含杂率在2%以内。原棉的技术等级5.0、技术长度27.5mm。这里需注意的是不能为降低成本,过多配用废棉,这样会造成转杯纺断头增加,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紧密赛络纺、赛络纺、紧密纺3种相近纺纱方法的纺纱原理,分别纺制9.7tex、7.3tex、5.9tex的紧密赛络纱、普通赛络纱、紧密纱,通过对3种纱线质量对比分析,表明:紧密赛络纱性能最好。进一步从理论方面对于紧密赛络纱的强力增加、条干改善、毛羽减少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利平 《纺织器材》2007,34(B04):43-44,18
为降低成本,减少长绒棉含量,结合纺不含长绒棉普梳C9.7tex纱的生产实践,通过发挥纺专器材的优势,使其配棉中长绒棉含量由20%减为零,指出先进纺专器材的优选和工艺流程及参数对成纱品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MODAL纺19.7tex纱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odal的特性、纺纱工艺与流程,并探讨了纺制19.7tex纱的技术措施与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