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光武  李群  翁素馨 《居业》2021,(8):15-16
乡村民宿酒店空间再生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它是乡村民宿酒店空间和乡村空间环境、周边建筑空间环境与地域人文历史环境共同交融的结晶.而地域文化是乡村民宿酒店空间的基因和灵魂,乡村民宿酒店空间中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乡村民宿酒店空间再生设计工作的核心,是设计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乡村民宿酒店空间再生中地域文化传承设计实践手法的总结和介绍,有助于推动乡村民宿酒店空间的再生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实现资源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对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响应的实际体现.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当下传统乡村改造和更新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乡土景观缺失、空间场所感丧失、民居建筑特色消退等;从支持力、政府推动力、市场需求力三方面分析乡村传统特色延续的动力机制,并对三个动力主体的作用机理进行剖析。结合实例,研究提出重构乡村空间特色及文化特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需关注乡村传统空间特色的传承,探索良性循环的动力机制。乡村改造和更新应立足地区要素禀赋,以乡村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支撑,尊重村落原有格局、文化脉络,坚持新发展理念,要保持乡村独有的魅力,才能不被城市同化。  相似文献   

3.
《华中建筑》2021,39(5)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落最为重要的功能空间和景观要素,当前村落规划设计中缺乏有效的公共空间设计,导致整体环境品质低下。该文秉持乡村特色,从自然生态要素到生产生活需求进行一系列空间场所的营造,体系化、网络化设置空间与设施,形成适宜尺度的步行生活圈和慢行系统。把握历史文化脉络,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并赋予时代特征,实现村落整体环境的提升与完善,再塑村落公共空间,振兴乡村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大量具有资源优势的乡村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造设计.但现存案例中许多乡村公共空间一味地照搬城市模式导致了"千村一面"的情形,使得乡村失去了原本的地域特色.文章以祝家甸村砖厂改造设计为例,从地域文化、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建筑材料与色彩、空间尺度等方面提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改造策略,来解决乡村公共空间地域特色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康璇 《中外建筑》2022,(12):109-113
城镇化背景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迫切,山区乡村应严保生态安全格局,以乡村聚落为空间载体,重构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社会关系等多元生态价值体系。基于此,试图构建基于山区乡村生态价值重构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框架,并以大别山南麓湖北省团风县G乡南部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从森林、水体两方面构建山区生态保护格局,根据乡村聚落与生态保护格局的空间关系评判其生态安全影响度;再结合空间合理性、经济产业、聚落规模、历史文化、服务设施及访谈等综合判断;最终将山区乡村聚落分为搬迁撤并、控制发展、适度发展、重点发展四种优化类型,并提出在生态人居、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化传承等方面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美丽乡村要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保护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以及展现地域文化的同时让乡民获得归属感;尊重乡民的意愿,通过乡村更新提升乡民的生活品质,激发乡村发展的动力。美丽乡村建设将地域文化传承与生态文化相结合,以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共同进步为目标,将发展乡村生态文化产业变为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力求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乡村要积极展示乡村建筑、景观、农业等特色和营造绿色示范区,以满足当代乡村回归自然的生态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乡村是体现中国历史、社会、经济特征的活化博物馆,是集合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文化休闲等多重功能的空间载体。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的文化、地缘关系等受到冲击,呈现出人口空心化、文化丧失和空间无序等发展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合理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村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乡村振兴的规划和建设应在尊重乡村特点的基础上提升乡村价值。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提出根据村庄的条件、特色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保护类村庄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风貌及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根 《城市建筑》2014,(6):245-245
文章通过研究我国现阶段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与困境,提出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应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要尊重固有自然现状,保持乡村聚落建筑的乡土特色,适应居民生产生活需要,适应地域气候特色。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城市特色在当今的发展中已日渐单一,城市广场空间也趋于雷同,导致人的定向感和归属感减弱以至消失,公众无法识别物理空间环境,难以感知城市的文化特色。因此,在城市广场空间的实际与改造中应尊重地域信息,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可识别性的广场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10.
邹鑫旺 《中外建筑》2021,(1):144-148
在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乡村建设逐渐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而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居民最具活力的场所在乡村建设中备受关注.本文引入场所精神理论,在阐述相关概念基础上,指出了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现状和影响要素,从尊重场地的自然属性、延续场地的地域文化、融入场地的乡土材料这三个方面分析乡村公共空间场所精神营造策...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建筑作为历史的沉淀,是乡村不断变迁的"见证者"。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一个村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也体现了该地的地域特色。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建筑可以加深人们对于村落的认知程度,也可以增强村民对于"家"的归属感。目前有很多乡村建筑的设计,既传承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在展现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当代极具特色的乡村建筑。  相似文献   

12.
聚落是人类最基本的聚居形式,中国传统聚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受到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聚落形态。该文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来阐述中国传统聚落的特征,结合当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从尊重自然环境、保持聚落风貌、提升居住品质、彰显地域文化等方面,探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建筑空间改造中,地域文化元素运用的主要意义不仅在于其低成本、取材的方便性,还有对历史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增强地域识别性,再有这些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中能够使空间具有更多的活力,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20)
地域特色艺术元素是文化和艺术的积淀,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名片,将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应用于旅游景观的"农家乐"空间中,不仅能够增添空间的艺术韵味,也将提升乡村旅游空间的整体档次,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晓莉  钱翀  王飞飞 《江苏建筑》2020,(2):23-24,37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越发重视各类形式的乡村改造,不管是历史悠长的传统家族聚落空间更新,还是乡村普通民居以及民俗项目的发展,都给乡村带来浓郁的生活气息;地域文化元素以其特有的美学、情感属性在诸多项目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文章将从地域文化探究乡村改造设计的特征、方法,通过相关的乡村优秀案例研究来探讨乡村改造设计中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建设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发展,指出我国乡村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乡村特色和地域特征的消失。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应重点解决好居民点调整、村庄布局、历史文化保护、新民居建设、法规体系完善等问题。注重借鉴国外城乡良性发展的经验,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中促进我国乡村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特色小镇是地域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具有历史悠久、生态环境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拥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基于文化空间理论,以云南昭通盐津县豆沙关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特色小镇物质文化空间层面和非物质文化空间层面的规划策略研究,为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以期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从而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面貌得以进一步改善,如何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提上了日程。与此同时,乡村特有的地域文化价值日益被重视,如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黔西南州岜院村公共空间改造实例为切入点,在2019年"立村共生"乡村振兴探索计划的推动下,围绕"希望借点光,让村落变样",以"人—空间—社会"为出发点,对岜院村村委会前院、赵家湾篮球场两处公共空间进行改造,通过实践与当地村民共同探究了村民参与设计建造过程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提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的改造方案,为更好地激活乡村优势和改造乡村公共空间提供了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乡村建筑空间改造为研究对象,根据现有经验分析了地域文化元素在乡村建筑空间改造中的应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对地域文化元素在乡村建筑空间改造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升地域文化元素应用的有效性,提升建筑空间文化内涵的同时,实现空间设计成本的节约与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发展,指出乡村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乡村特色和地域特征消失更为突出.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应重点解决好居民点调整、村庄布局、历史文化保护、新民居建设、法规体系完善等问题.注重借鉴国外城乡良性发展的经验,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乡村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