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通过紫外光接枝技术将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接枝到涤棉织物表面,以制备改性涤棉织物,并对改性织物的性能进行分析。通过SEM、FTIR对紫外光接枝改性前后涤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考察紫外光照射能量、光敏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MAPMA成功接枝到织物表面,当UV照射能量为15 J/cm~2、光敏引发剂用量为25%、单体浓度为40%时,织物的接枝率达到最高值18.10%。并且随着接枝率的增加,织物的染色深度与上染率呈线性增加。另外,与改性前织物相比,紫外光接枝改性后织物的水接触角由88.47°降低到0,亲水性显著提升,拉伸性能提高,硬挺度增大,透气性略有下降,为后续开发不同产业用途的纺织品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用紫外光(UV)接枝的方法将GMA接枝到苎麻织物(Pure Ramie)上,接枝后的织物(Ramie-g-GMA)用乙二胺(ED)胺化(Ramie-g-GMA/ED),再用磷酸(OP)磷酸化(Ramie-g-GMA/ED/OP),制得阻燃改性的苎麻。通过热重分析(TGA)、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和极限氧指数(LOI)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阻燃改性前后的苎麻的热降解行为、阻燃性能和结构形貌,并考察了光照时间、引发剂二苯甲酮(BP)浓度、GMA浓度等因素对GMA接枝率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GMA接枝到苎麻织物上;GMA接枝率随着光照时间、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接枝反应20 min、BP浓度为0.3 mol/L、GMA浓度为30 %(v/v)时,GMA接枝率达到35.61 %,织物仍保持很好的手感;磷酸化后的织物在燃烧过程中因磷的催化成炭作用,显著地提高了苎麻织物的阻燃性能;GMA接枝率为50.65%的苎麻织物胺化、磷酸化后LOI可达38.6%。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DMF处理时间、电晕处理时间、接枝共聚时间、温度和单体浓度等各种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ESCA(化学分析用电子光谱学)技术分析了织物表面元素和官能团的变化,采用SEM(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织物表面形态。结果表明,接枝反应仅发生在纤维表面,织物改性后的回潮率随着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王祥荣  赵建平 《印染》2005,31(23):1-4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对大豆蛋白纤维织物进行接枝改性,研究接枝率的影响因素,并测试接枝改性对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接枝条件为GMA单体用量20%~70%(owf),引发剂用量1%(对单体重),冰醋酸浓度0.5g/L,反应温度80℃,时间60min;接枝处理后织物的白度稍有增加,干态折皱回复性有所提高,但强力有所下降.通过红外光谱和纤维形态扫描电镜照片,证实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原国豪  季明飞  李天舒 《印染》2013,39(17):1-4
采用紫外光辐射引发接枝的技术,将自制的含磷阻燃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乙基磷酸酯(DEMEP)对真丝进行阻燃改性。通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溶剂种类、单体浓度、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光照距离、光照时间、照射方式以及有无石英玻璃)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接枝织物的白度和极限氧指数,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增大,真丝白度下降,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阻燃效果显著。15%~20%的DMMEP添加量可使极限氧指数达26.6%~29.2%;阻燃整理后,真丝燃烧后炭渣致密平整,主要是由于磷阻燃剂促进真丝脱水成炭所致。  相似文献   

6.
郭玉海  张建春 《印染》1998,24(11):8-11
研究了DMF处理时间,电晕处理时间,接枝共聚时间,温度和单体浓度等各种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ESCA(化学分析及电子光谱学)技术分析了织物表面元素和官能团的变化,采用SEM(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织物表面形态。结果表明,接枝反应仅发生在纤维表面,织物改性后的回潮率随着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宦庆松  范雪荣  王强  王平  崔莉 《纺织学报》2009,30(10):80-84
为提高聚丙烯纤维的生物相容性,实现漆酶在纤维上的固定化,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辐射对聚丙烯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对比改性前后聚丙烯纤维的红外光谱,证实MMA可通过紫外光引发接枝到聚丙烯纤维上。考察了接枝反应中光引发剂用量、反应单体体积分数和紫外辐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到聚丙烯纤维改性的较优工艺条件:BP浓度为0.3mol/L,MMA体积分数40%,紫外辐照时间为60 min。改性纤维固定化的漆酶具备一定的脱色作用和操作稳定性,在证明接枝反应发生的同时,也通过漆酶的固定化实现了对聚丙烯纤维生物相容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马来酸酐接枝羽绒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在羽绒粉体上接枝马来酸酐(MAH)。讨论了接枝反应的温度、时间、引发荆浓度、单体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接枝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接枝对羽绒粉体的回潮率有明显的影响,接枝羽蜮粉体的回潮率增大,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回潮率逐渐下降。红外光谱图显示接枝后羽绒粉体上羰基和S-O键的数量增加,-CH2-键的数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王钦  封严  赵东 《纺织学报》2015,36(11):99-102
为了提高应用于擦拭布领域的聚酯/锦纶6(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亲水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亲油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接枝的方法将AM和BA接枝到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以提高其亲水亲油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了接枝前后的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并分析了其亲水性、亲油性和刚柔性等性能。结果表明,AM和BA成功接枝到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且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和柔软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接枝率为18.32%时,接枝后非织造布的吸水率提高了39.25%,吸油率提高了73.58%,非织造布的柔软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氧化降解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酸(AA)、丙烯腈(AN)和丙烯酰胺(AM)在引发剂(NH4)2S2O8作用下进行了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得改性淀粉复鞣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及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进行了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11.
氧化降解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酸(AA)、丙烯腈(AN)和丙烯酰胺(AM)在引发剂(NH4)2S2O8作用下进行了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得改性淀粉复鞣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及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进行了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12.
真丝纤维的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对真丝纤维进行了接枝共聚反应,分析了接枝率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改性真丝纤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性能.结果表明适宜接枝率的接枝条件为:接枝单体4~6g/L,引发剂1.5g/L,70~75℃接枝120min.接枝改性后真丝纤维的断裂强力、延伸度、吸湿性和上染率都获得了改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应用光接枝技术将AM接枝到涤棉织物上以改善其阻燃性能。分别对接枝前后涤棉织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力学性能、燃烧性能、极限氧指数、热性能和残炭形貌的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AM可以通过光接枝技术接枝到涤棉织物表面,接枝后力学性能下降,氧指数、热性能提高。综合观察,接枝AM的涤棉织物的阻燃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壳聚糖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胺(AM)、马来酸(MA)接枝共聚得到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CAmPAM),研究了单体选择、反应浓度、温度等影响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CS):m(DMC):m(AM):m(MA)=1:5:9:1,反应温度80℃,硝酸钸铵的浓度为0.4mmol/L,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剂A的用量各0.075%,壳聚糖用乙酸溶解20min,接枝共聚反应4h,pH开始时2.0,结束时3.2,反应单体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15.
经过氧化降解的玉米淀粉与乙烯基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腈(AN)在Fe^2 -(NH4)2S2O8氧化还原引发剂作用下进行了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得了改性淀粉复鞣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及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进行了复鞣剂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聚酯/锦纶6(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亲水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亲油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将AM和BA接枝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以提高其亲水亲油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接枝前后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并分析了其亲水性、亲油性和柔软度等性能。结果表明,AM和BA成功接枝到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且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和柔软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接枝率为18.32%时,接枝后非织造布的吸水率提高了39.25%,吸油率提高了73.58%,非织造布的柔软度较好。  相似文献   

17.
黄成  王晓  任春明  王辉  刘燕  刘凯 《纺织学报》2013,34(1):90-95
 摘 要 : 本设计通过紫外光引发接枝丙烯酸对亚麻织物进行改性处理。应用BP神经网络法和最小二乘回归法分别对不同光照接枝时间、光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下的织物接枝率与透气率变化量之间关系进行建模。将接枝率作为输入、透气率变化量作为输出,通过讨论确定神经网络结构为1-10-1,S型函数作为激活函数;同时选出最优网络参数即迭代次数100、训练目标0.001。BP 网络模型与最小二乘模型相比,仿真输出与目标输出相关系数高,误差百分比小。因此,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仿真精度,为接枝率和透气率间关系的探索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时间光照下锦纶6织物白度下降的问题,采用双氧水/抗坏血酸(H2O2/H2A)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改性锦纶6,研究了接枝时间、接枝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和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接枝改性前后织物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白度和服用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接枝工艺为接枝温度70 ℃,接枝时间60 min,引发剂H2O2/H2A质量分数30%,MMA浓度1.5 mol/L;接枝改性后锦纶6织物表面变得粗糙,附有小颗粒状物质;在紫外光下照射8 h后,接枝改性锦纶6织物的白度由未改性的58.6提高至70.53,表现出优良的耐光性能,且硬挺度由10.7增加至23.6,光滑度由71.7增加至80.3,可保持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辐照下采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接枝共聚制备改性桉木浆.考察了单体、交联剂、引发剂、浆浓及微波辐照时间对接枝率与浆料细小组分留着率的影响,探讨了接枝前后纸浆成纸的性能,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单体与浆的质量比、引发剂用量、浆浓及微波时间的增加,浆料接枝率和细小组分留着率先增加后下降.当单体与浆的质量比为0.9,引发剂用量为0.6%,交联剂与单体质量比为0.03,浆浓14%,微波时间3 min时,接枝改性的效果较好.接枝后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与撕裂指数显著提高.FT-IR结果表明,DMC接枝到桉木浆纤维上.  相似文献   

20.
《印染》2015,(2)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接枝单体,采用1.5 Me V的电子加速器对经HEMA处理的涤纶织物进行共辐照接枝整理,以提高织物的亲水性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接触角测试仪对接枝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分数、辐照剂量、浸渍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证明,HEMA接枝到涤纶织物上,接枝率随单体质量分数以及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交联剂质量分数以及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先增后减,在交联剂5%、辐照剂量180 k Gy时达到最大;接枝改性后,涤纶织物亲水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接触角几乎为0°,且亲水性能随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大。经过20次水洗后,涤纶织物仍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