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竹原纤维织物热湿舒适性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采用常规测试方法对竹原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根据织物热湿传递机制,对竹原纤维织物的透气量、透湿量、经纬向芯吸高度、保温率、传热系数指标进行测试,以客观表征织物的热湿性能。同时,采用主观评价法得到织物热湿舒适性的主观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将主客观评价结果结合起来处理,确定出各项客观热湿性能指标对主观评价值的权重系数,建立对竹原纤维织物热湿舒适性评价模型,经t检验判断该评判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2.
探讨以客观指标为输入参数的织物热湿舒适性预测效果.测试了36种针织试样的6个静态客观热湿舒适性评价指标以及4个主观热湿舒适性评价指标,利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以静态客观评价指标为输入参数、以主观评价指标为输出参数的织物热湿舒适性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其中8种针织试样进行检验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预测织物的主观热湿舒适性,其预测绝对误差范围在0.04 ~1.25间.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纬平织物热湿舒适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威  刘智  李龙 《纺织学报》2011,32(7):54-59
根据纬平织物的热湿传递机制和热湿舒适性能指标,提出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工艺参数对其热湿舒适性能影响程度的方法.利用测得的纬平织物热湿舒适性能指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热湿传递规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统一目标法建立纬平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纬平织物的热舒适性能主要取决于织物的导热系数和织物厚度;...  相似文献   

4.
对36种针织面料的动态热湿舒适性客观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再将36种面料制作成服装,通过人体穿着试验对针织面料的主观热湿舒适性感觉进行评定.随机选取其中28种面料建立了针织面料热湿舒适性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指标之间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另外8种针织面料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针织面料的主观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孙菲菲  李俊  韩嘉坤 《纺织学报》2006,27(11):82-85
 基于心理感知评分和物理性能的测试数据研究织物性能和舒适感觉之间的关系,得出服装舒适性感觉因子和织物物理性能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同时分析心理感知的评价数据以及感觉因子与物理性能的关联,建立了基于织物物理性能归纳服装整体感觉舒适的预测模式以及数理统计关系式。对从织物热湿性能和力学性能预测单项舒适主观感觉,再预测综合舒适感的模式,结合实验对象进行初步阐释与验证。  相似文献   

6.
辛芳芳 《纺织学报》2011,32(7):60-64
在纺织服装工程研究中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纺织材料的穿着热湿舒适性.为此,利用最小方差支持向量机( LSSVM),分析了36种针织织物热湿舒适性客观指标与人体穿着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主观评定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建立了客观指标与主观评定之间的回归模型.该模型能够快速预测成衣之后人体穿着主观评定的舒适...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纤维、纱线、织物结构、后整理工艺对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设计热湿舒适性优良的服饰应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纺纱形式、织造工艺及后整理工艺,并结合人生理、心理学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此外还整理了目前主流的织物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并给出了评价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建议:评价织物热湿舒适性能,不能仅局限在某一单独方面,应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将织物放在实际运用背景下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在织物热湿舒适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评价数学模型,对确定数学模型、计算权重、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和综合评价合成运算方法等进行了详述。通过模糊变换B=A.R,综合所得模糊信息,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对10种机织物热湿舒适性作相关的试样品种规格及其热湿性能指标测试分析,并对测试数据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由此得到模糊聚类的分析结果,对研究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热湿舒适性是衡量皮鞋穿着舒适性的最主要指标,本课题通过穿着试验筛选了适用于穿着状态下皮鞋热湿舒适性评价的描述术语,研究了适用的热、湿衡量7点心理标尺和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5点心理标尺的语意赋值法,并制定了五阶段试验与主观热湿舒适性评分采集表,从而为进一步建立主观评价数学模型和主客观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从物理、心理和生理3个方面系统研究内衣织物刺痒感的评价方法,对14种常见内衣织物表面毛羽的直径和长度进行测量,利用皮肤电反应进行刺痒感生理评价,并对刺痒感进行主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织物表面毛羽轴向弯曲压缩是引起刺痒感的主要原因;纤维种类、纤维长径比是影响刺痒感的重要因素;羊毛纤维易引发刺痒感且羊毛纤维含量越高刺痒感越强烈;织物刺痒感越强烈,织物与人体皮肤接触时越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支配汗腺分泌汗液,皮肤电阻变小,从而导致皮肤电导率增大,因此,皮肤电反应可作为刺痒感的生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酶对亚麻针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纤维索酶的作用机理,采用41.67 tex的双股亚麻针织纱在12 G手摇横机上进行试织.得出纬平针、1+1罗纹、四平3种不同组织的亚麻针织物样片,并使用纤维索酶对亚麻针织物进行处理,对比酶处理前后亚麻针织物的基本参数、折皱回复性、悬垂性、刺痒感等.通过测试发现,经纤维素酶处理后,3种织物的悬垂系数减小,折皱回复角有所增大,手感更加柔软,刺痒程度降低.为亚麻针织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然波纹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自然波纹织物的设计理念、工艺过程及产品特征。织物外观具有自然波纹,效果独特,滑爽轻薄,既有较理想的服用性能又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适宜制作春夏季高档轻薄面料。  相似文献   

14.
Polynosic纤维纯纺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ichcel — polynosic纤维生产的针织纱,能开发出手感柔软、滑爽、细腻、吸湿、排汗,具有极好的亲肤感和舒适感,同时又具有优良抗皱性、耐碱性、弹性和形态尺寸稳定性的针织面料。文章介绍了生产此类针织纱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织物热湿舒适性是表征织物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热湿性能是人们着装的客观要求 ,而织物材料本身的性能是织物热湿舒适性最大的影响因素。本文模拟人体出汗局部润湿的实际情况 ,选取了 7块具有代表性的棉机织物 ,作为对比的 1块麻机织物和 1块人造棉机织物 ,采用保鲜膜覆盖局部润湿织物的方法 ,测试织物在局部润湿状态下的热阻值 ,对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利用Origin 5 0进行绘图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着装运动舒适性研究的发展历程,结合人体的体形特征,从人体与服装之间的余量、面料性能特征、服装的版型结构及工艺处理等方面对着装运动舒适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着装运动舒适性测评的相关方法,展望了着装运动舒适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芳砜纶(PSA)在阻燃和防火纺织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芳砜纶(商品名Tanlon,简称PSA)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其优良的染色性能。芳砜纶是一种新型的有机耐高温纤维,具有良好的热绝缘、耐高温、阻燃、热收缩率低等性能,由芳砜纶制成的纺织品不但柔软舒适,而且易于染色。在耐高温领域芳砜纶是一种非常好的纺织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柔性康复手套的舒适性、加速病情康复,对康复手套使用舒适性进行了临床调查,确定了影响柔性康复手套使用舒适性的4个设计要素:功能要素、面料要素、结构要素和视觉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以某公司研发的三款软体手指为载体,开发了一款改良型康复手套。然后对该手套进行了客观手指弯曲力度、面料与皮肤间摩擦因数、面料透气透湿性等性能测试,以及手套面料接触舒适性和结构工效性2项主观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康复手套的合适工作气压为40~120 kPa;在手套充压40 kPa时,拇指所受最大压力为2.94 N、小手指所受最大压力为1.77 N、其他手指所受最大压力为1.96 N,具有初步的康复效果;面料接触舒适性评分为6.63分,舒适性良好;手套整体穿戴方便且不影响其正常功能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针织内衣织物接触冷暖感与织物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关系,采用KES-F7精密瞬间热物性测试仪测试14种针织内衣织物的最大瞬态热流量。从织物密度、织物厚度等结构参数以及织物相关力学性能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织物结构越紧密,织物中静止空气含量越低,皮肤与织物接触冷感强烈;织物表面越光滑,皮肤与织物接触面积越大,接触冷感强烈;织物厚度越大,皮肤与织物接触暖感强烈。织物的结构参数影响织物中静止空气含量,从而对织物接触冷暖感产生影响。由织物最大瞬态热流量与织物力学性能参数相关性分析可知,减小织物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织物的蓬松性,有利于增强织物的接触暖感。  相似文献   

20.
施静 《纺织学报》2008,29(4):67-70
采用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论证热缩膜皱缩产品的市场价值。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代表消费者对服装面料外观形象感觉的主要因子,采用生产中常用的10种面料进行不同的热缩膜成型皱缩工艺进行处理,得到10组共20块面料。利用感性工学的方法以及SPSS软件分析了感性评价结果,探讨了面料的感性形象因子构成及热缩膜成型皱缩面料肌理图案的感性形象评价尺度。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感性形象评价尺度适用于单件热缩膜成型的服装设计,服装面料感性形象在皱缩以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从而论证了这种工艺所具有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