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叙述了采用热挤压工艺生产连接套的特点,并对连接套热挤压工艺进行了工艺分析,计算了坯料尺寸及挤压力,介绍了毛坯的润滑处理方法及挤压模具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种大口径厚壁深盲孔件的热挤压成形工艺,利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尺寸坯料和不同挤压模具角度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参数下的热挤压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盲底高度小于300 mm时,热挤压过程中盲孔底部与芯棒过早分离,导致折叠的产生,而在大于300 mm时折叠现象可以忽略不计。模拟给出了盲底高度、挤压模具角度与实心段长度的关系,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盲孔内部结构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坯料尺寸和形状以及模具的主要结构参数。与实际热挤压结果进行了比较,吻合较好。给出了热挤压后构件的等效应变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确定和优化热挤压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锈钢矩形厚壁管热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喜唐  拓雷锋 《热加工工艺》2014,(17):147-150,154
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了316L不锈钢矩形厚壁管热挤压的变形过程,预测了矩形厚壁管的挤压力,得出了在热挤压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特点及应力、应变分布。通过坯料加工、工模具设计、环形炉预热、感应加热、玻璃粉润滑和变形工艺设计,使用60MN卧式挤压机开发出316L不锈钢矩形管,产品的尺寸和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汽车减振器外壳结构特点,通过工艺分析提出通过正向挤压和侧向挤压复合工艺实现热挤压一次成形的新工艺的解决方案和设计路线,设计了减振器外壳热挤压模具。凸模头部采用平底锥形设计,可以降低单位挤压力;凹模采用挤压筒和挤压凹模的组合结构,可以解决凹模加工工艺性问题及便于零件的退卸料;并论述了模具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为确保模具符合热挤压实验的要求,对模具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通过实验方法成形出了表面光滑无缺陷、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均符合要求的筒形件,实验结果表明了该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某连接铜块锻件结构,确定了工艺路线,设计了热挤压模具和冷整形模具。制定了加热工艺,研究了毛坯热挤压和锻件尺寸精整工艺,以期为其它异形件的精密挤压成形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温挤压加工中润滑剂与冷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挤压兼备了冷挤压和热挤压工艺的优点,同时也避免了其缺点,它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润滑措施,良好的润滑剂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塑性成形能力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本文从温挤压润滑剂的性能要求出发,分析了温挤压润滑剂基本材料的润滑效果,总结出在不同挤压温度下不同材料所使用的各种润滑剂,介绍了目前几种实用的温挤压润滑剂,并对温挤压模具冷却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在热挤压复杂截面的型钢时,模具受热不均匀,并且在模具外形凸出部分和离开挤压筒壁最远处受热最大。必须从模具各部分的工作温度去考虑选择模具的结构和材料。为此,要研究不同截面的型钢热挤压时模具的软化,并偿试用试验结果评价工作时的温度。在2000吨的水压机上进行挤压,挤压筒内径φ125毫米,坯料加热至1100~1150℃,在外表面用185B玻璃和硅钙硼砂(Ca〔OH/BSiO4〕)的混合物润滑。挤压前在模具端面加防止模具过分受热的润滑垫圈。 3X2B8φ(3Cr2W8V)钢模具的热处理规范是1120℃淬油,590℃回火硬  相似文献   

8.
从硬钎料的热挤压研究及应用现状谈起,分析了影响钎料热挤压的装备功能、模具性能和工艺因素(速度、温度、变形指数、模具形状)。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常用的挤压装备、经典挤压工艺和主要的模具失效形式及其原因,并针对失效形式提出了提高挤压模具使用寿命、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多项技术措施;探讨了提高钎料热挤压质量和效率的技术途径。调查研究发现,优良的装备、适宜的工艺和合理的模具设计是热挤压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模具材料、模具制造工艺和使用制度决定着模具使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热挤压铝合金厚壁管材的内表面质量提出了新的严格的要求.本文扼要地分析了热挤压铝合金厚壁管材的生产方法及其特点,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显著改善厚壁管材内表面质量的空心铸锭无润滑热挤压铝合金厚壁管材新工艺.并详细地阐述了这种工艺的参数、特点、优越性,以及工艺操作中可能出  相似文献   

10.
三、棒材、管材和型材的热挤压挤压是将加热好的毛坯强制通过凹模洞口以获得所需形状的过程。这种工艺用于生产长而直的等截面金属半成品,例如棒材、管材、线材和带材。根据不同的润滑技术条件,挤压工艺分为三种形式。无润滑挤压(图1,左)采用平底模,材料通过内部剪切流动并在挤压凹模前端形成死区。润滑挤压(图1,中)是将合适的润滑施于挤压毛坯与挤压模具之间,第  相似文献   

11.
FEM simulation of extrusion of 3003 alloy tub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INTRODUCTIONAlalloyshavebeenwidelyusedinaerospacein dustryduetoitshighstrength toweightratio ,excel lenttoughnessandgoodresistancetocorrosiveenvi ronment.The 30 0 3thinwallsmalltubeproductsareusedinheatexchangerofaerospacevehicles.Thediametersof 30 0 3alloytu…  相似文献   

12.
无缝钢管局部径向模具塑性成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继明 《锻压技术》2006,31(5):110-112
采用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无缝钢管局部径向模具塑性成形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对控制无缝钢管成形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解决了成形过程中钢管的开裂与表面压痕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工艺参数对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垂直挤压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兰  张建 《锻压技术》2012,37(1):154-158
针对火电、核电设备使用的基础构件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钢管的垂直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挤压比、凹模锥角等参数对其等效应力、等效应变、温度场及载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挤压的进行,坯料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及载荷都是先逐渐增加后趋于平稳;随着挤压比以及凹模锥角的变化,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及载荷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当挤压比为6、凹模锥角为30°时最有利于坯料的成形。  相似文献   

14.
张肇熙  曹建荣 《钢管》1992,(5):13-21
提出了冷轧(拔)无缝钢管高分子润滑工艺。研究了该工艺的PL膜各种特性。介绍了工业实验情况。实验证明,高分子润滑工艺完全满足冷轧(拔)钢管工艺要求,并具有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磷化-皂化润滑工艺。  相似文献   

15.
 热轧无缝钢管经调质处理后,与轧态相比各尺寸参数均发生变化,导致下道加工工序无法正常进行或无法满足交货技术条件。通过对不同规格的样管在现场进行跟踪测量各项尺寸参数,分析数据后表明,对不同规格的钢管,热处理工序对尺寸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轧制尺寸公差的合理控制能抵消因热处理而引起的附加尺寸变形,在轧制小规格无缝钢管时,壁厚按负公差控制,外径按公差中线控制;在轧制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时,外径应按负公差控制,壁厚按正公差控制,能使成品钢管各项尺寸参数达到最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无缝钢管的热挤压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立 《钢管》2007,36(4):43-46
简述了无缝钢管和异型管材热挤压的一般工艺过程,包括热挤压生产无缝钢管时所需空心管坯的几种制造方法。介绍了16.3MN钢管挤压机生产线的设备构成,包括挤压机的主机、机械化辅机、机后出料系统、液压动力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热挤压加工能将金属管坯一次加工成管、型材,可以很好地实现难变形钢种的钢管成型,是生产高合金、难变形钢种和各种异型无缝钢管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简要地论述了镁及镁合金挤压工模具的特点及与铝及铝合金挤压工模具的异同;分别介绍了镁及镁合金挤压棒材模、无缝管材模、型材模及平面组合模的设计要点并举例说明,对指导生产实践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GLEEBLE3500对TP321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等温恒应变压缩试验,分析了变形程度、挤压温度对实际晶粒度的影响。在试生产中验证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为TP321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垂直挤压工艺的制定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田汉蒲  王建文 《钢管》2014,(1):31-35
介绍了采用局部感应加热热扩工艺开发生产X60钢级Φ406.4 mm×7.92 mm管线用无缝钢管的工艺过程。通过检测成品的几何尺寸、机械性能以及金相组织分析,证明该产品尺寸符合标准要求,金相组织均匀,综合性能达到API Spec 5L标准PSL2水平。热扩成型的同时进行热处理,消除了钢管内应力,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大直径薄壁高钢级管线用无缝钢管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针对44 mm×10.5 mm小规格Ti Ni Nb管材反挤压成形试验的工艺参数确定和模具设计问题,采用有限元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和单因素轮换法,分析在满足制件成形质量(挤出温度低于共晶熔点)的前提下,挤压力与凹模模角和定径带长度、凹模和挤压筒温度、毛坯初始温度、挤压速度及摩擦因子等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挤压力的主要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参数分别为凹模模角、初始坯料温度、挤压速度和摩擦因子,并给出上述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基于数值模拟的正交试验方法,得到了主要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参数的最佳组合,即在保证润滑效果的前提下,取凹模模角110°、毛坯初始温度为950℃、挤压速度为50 mm/s。利用铅和45号钢毛坯在6.5 MN多向模锻挤压液压机上进行了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