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色纺牛仔赛络竹节纱的纺纱工艺。将色纺、赛络纺、竹节纱等纺纱技术相结合,融入牛仔元素纺制纯棉色纺牛仔赛络竹节纱。通过选择优质原料,优选配色方案和混色方法,在各工序采取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粗纱工序采用"轻定量、大捻度、小后区牵伸、小钳口隔距"的工艺原则;细纱工序进行设备改造,并优选竹节纱参数、捻系数、前罗拉速度、后区罗拉隔距及牵伸倍数、喂入喇叭口中心距等主要工艺参数;络筒工序采用"低速度、小张力、严清纱门限"工艺,最终可成功开发出质量满足使用要求的JC 19.7 tex赛络竹节纱。  相似文献   

2.
为顺利纺制地毯用特粗号C 102.1 tex竹节纱,在生产中,通过合理配棉,优选粗纱定量,采用较大的粗纱捻系数;细纱工序采用低车速、大捻度、重加压、大钳口、大后区牵伸工艺,同时选用大直径钢领、合适圈形且偏重的钢丝圈、适宜的级升卷绕、符合地毯用竹节纱风格要求的竹节工艺参数;络筒工序采用较低的络纱速度、打结器接头等技术措施,最终顺利生产出C 102.1 tex竹节纱,其成纱质量和竹节风格也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棉Modal锦纶赛络纺包芯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外包纤维为精梳棉、Modal,芯纱为锦纶长丝的赛络纺包芯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锦纶丝、澳洲棉和Modal纤维的性能特点及纺纱工艺流程,通过纺纱工艺试验,针对原料性能,各工序优化配置了纺纱工艺并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粗纱工序采用轻定量、低速度、重加压、大隔距、较小后区牵伸和较大粗纱捻系数的工艺,细纱工序减小后区牵伸倍数,放大后区罗拉中心距.实践表明,纺制的精梳棉Modal锦纶丝赛络纺包芯纱为低弹纱,成纱质量良好.在纺制锦纶丝包芯纱时,选用的外包纤维细长、长度整齐度高,可以改善成纱条干和包覆效果,保证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细纱后区牵伸形式与重定量工艺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细纱后区牵伸控制方式对实施重定量工艺的影响情况和效果.在FA506型细纱机上采用3种后区牵伸形式对CJ 14.5 tex品种进行粗纱重定量试验.结果表明:粗纱定量由4.0 g/10 m增至6.4 g/10 m时,细纱后区V形牵伸与直线牵伸附加压力棒牵伸形式以及后区双胶圈牵伸形式的纺纱质量比原直线牵伸得到改善,但后区附加压力棒牵伸形式的成纱毛羽指标比后区双胶圈牵伸形式差.认为后区附加压力棒牵伸形式适宜在中低档产品上实施重定量工艺,后区双胶圈牵伸形式适宜在中细号纱和高档产品上实施重定量工艺.  相似文献   

5.
细纱机前区加装压力棒纺制特细号纱的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细纱前区加装压力棒的纺纱效果及工艺配置问题.在FA503型细纱机上对配置压力棒隔距块纺制CJ 7.4 tex特细号纱的质量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压力棒隔距块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压力棒隔距块钳口大小直接影响纺纱效果,适当增加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和减小粗纱捻系数对成纱质量影响不大.指出使用压力棒隔距块时钳口应比普通隔距块加大0.25 mm~0.5 mm,为保证正常牵伸,可适当增大细纱后区牵伸倍数或减小粗纱捻系数.  相似文献   

6.
棉纺赛络纺工艺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探讨棉纺赛络纺纺纱工艺。分析论述了棉纺赛络纱的特点及赛络纺改善成纱强力、条干和毛羽的工艺原理,对赛络纺粗纱定量、粗纱捻系数、细纱罗拉隔距,喇叭口中心距、后区牵伸倍数、钳口隔距、导纱动程、细纱捻系数及钢领钢丝圈、胶辊选用、络筒速度、清纱门限等进行了试验分析。指出:通过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及纺纱专件,能够充分发挥赛络纺的优点,实现强力高、毛羽少、条干好的纺纱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四罗拉超大牵伸细纱机纺制2.9 tex精梳棉纱线的牵伸分配工艺。介绍了TH558型四罗拉四皮圈超大牵伸细纱机的机构特点,并在该细纱机上纺制JC2.9 tex纱线。首先,采用3种不同定量的粗纱,确定适合TH558型超大牵伸细纱机的最佳纺纱总牵伸倍数。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后区牵伸倍数和中区牵伸倍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纺纱牵伸工艺。结果表明:TH558型超大牵伸细纱机纺制JC2.9 tex产品时,选用粗纱定量为4.0 g/10 m,配合中区牵伸倍数1.5和后区牵伸倍数1.25可纺制综合质量较好的纱线。  相似文献   

8.
对细纱机后牵伸区加装压力棒前、后的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在纺制18 tex纯棉纱时,细纱后区加装压力棒对成纱质量有一定的改善;而在纺制29 tex纯棉纱时,细纱后区加装压力棒后成纱质量反而恶化。通过对细纱后区牵伸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指出对细纱质量影响的各工艺参数中,后区隔距极显著,粗纱定量显著,后区牵伸倍数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细特涤纶纤维生产细号竹节纱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采用0.89 dtex涤纶纤维纺制T12.3 tex的细特竹节纱生产技术要点。通过分析细特涤纶纤维的纺纱特点,提出清棉要降低各打手速度,梳棉优选针布和各部隔距,并条选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粗纱合理配置罗拉隔距和钳口隔距,细纱采用较大后区牵伸倍数和适宜型号的钢丝圈是生产的关键,并且认为电清门限参数合理配置是清除有害纱疵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细纱机后区压力棒牵伸的效果及牵伸倍数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成纱质量,在细纱机的后牵伸区加装压力棒后细纱机的后区牵伸倍数需要改变。当后区牵伸倍数过小时,粗纱在后区不能有效牵伸,使成纱的粗节增多。如果后区牵伸过大,会引起牵伸波而使成纱质量恶化。测试、分析了细纱机后区加装压力棒后纺纱效果及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条干CV值、粗细节及棉结等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纺制捻系数为109、定量为0.545g/m粗纱的最佳纺纱条件是后区牵伸倍数为1.35、中后罗拉的握持距为51 mm。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传统环锭纺段彩竹节纱有害毛羽较多和强力不高的问题,尝试在EJM128K-SM型细纱机上采用紧密纺装置纺制段彩竹节纱,介绍了紧密纺段彩竹节纱的形成原理,并对紧密纺段彩竹节纱与传统环锭纺段彩竹节纱的毛羽和强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紧密纺段彩竹节纱的毛羽和强力均得到了改善,段彩竹节纱的使用性能得到了提高。认为:紧密纺段彩竹节纱发展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2.
周团 《纺织器材》2021,(1):41-42
为使布面显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与风格,介绍由普通竹节纱演变的新型节中节竹节纱,图解其纱线结构形态;以利用ZY503型节中节竹节纱生产系统纺制T 19.7 tex节中节竹节纱为例,详述其参数的设定方法和纺制技术要点。指出:纺制节中节竹节纱时,节长、节距、节粗要素可创意变化组合,从而展示与众不同的布面风格;节中节长度宜偏大设计、节距宜偏小设定,车速不宜过快,捻系数宜偏大掌握。  相似文献   

13.
探讨段彩竹节纱的纺纱工艺。通过细纱机加装段彩竹节纱控制装置,成功纺制出不同竹节倍率的30 tex、40 tex和50 tex段彩竹节纱。测试了成纱性能并对喂入偏差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竹节倍率下,纱的断裂强度、伸长率以及有害毛羽数量随着号数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纱号下,纱的断裂强度、伸长率随着竹节倍率的增大而减小,而纱的有害毛羽数量随着竹节倍率的增大而增大。指出:该纺纱装置存在的喂入偏差会使彩段竹节纱形成粗、细过度段,对成纱的粗细分布及彩段比例等产生干扰,影响设计风格,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竹节纱生产装置的品种适应性,开发竹节纱新品种,根据纺制竹节纱时喂入粗纱根数、牵伸机构组成、罗拉变速方式、牵伸比调控方式的不同,将现有竹节纱生产装置分为单通道后罗拉喂入竹节纱装置、单通道中后罗拉喂入竹节纱装置、双通道中后罗拉喂入竹节纱装置、双通道后罗拉喂入竹节纱装置、三通道后罗拉喂入竹节纱装置共5种装置,系统分析了不同竹节纱生产装置形成粗细节的机制,构建了竹节纱可变线密度的计算公式。以调控线密度和混纺比变化为目标对5种装置纺制竹节纱的工艺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利用三通道后罗拉喂入竹节纱装置纺制了粗细和混纺比均变化的彩色竹节纱。  相似文献   

15.
环锭纺竹节纱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环锭纺竹节纱技术日趋成熟,目前有前、后罗拉变速两种不同的装置,工艺设计有很大不同,选择合理的细纱工艺是成功纺纱的关键,因此,研究纺竹节纱时不同工艺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扩展环锭纺纱产品种类,通过对环锭纺细纱机后罗拉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并借助程序控制的伺服电动机驱动,使后罗拉控制纤维喂入由单一钳口变为多个钳口,且各钳口的喂入速度单独可调,从而实现多根粗纱以不同速度的异步喂入,纺成的细纱具有线密度和纤维混纺比例可以沿长度方向变化的特点(这种纺纱方法称为数码纺纱)。在构建三通道粗纱数码纺纱系统的基础上,以色纺为例,给出了数码纱品种的分类方法,并就混色纱、渐变纱、段彩纱、竹节纱、彩节纱和双变纱6 类产品的变化特征作了分析。数码纺纱方法在加工柔性和品种多样化方面显示出特有优势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环锭纺细纱机纺制段彩竹节纱,饰纱须条受双区牵伸作用,存在段彩竹节复合片段长度波动较大,彩节形态稳定性差,影响织物产品花式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区牵伸的两通道纺纱装置纺制段彩竹节纱新方法,并解析双区牵伸、单区牵伸纺纱方法对段彩竹节纱复合片段成纱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借助纱线图像连续采集装置,对段彩竹节纱复合片段的特征参数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单区牵伸两通道环锭纺的段彩竹节纱,其段彩竹节片段长度稳定性和段彩竹节形态均优于双区牵伸环锭纺段彩竹节纱,20 mm短片段段彩竹节的长度变异系数由30.5%降低至16.3%,80 mm的中长片段段彩竹节的长度变异系数由10.1%降低至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