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我国河道尤其是中小河道的淤泥清除方法,如排干清淤、水下清淤及环保清淤等,对各种清淤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污染淤泥钝化处理、堆场淤泥处理和淤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并分析了其适用范围,对河道清淤与淤泥处理利用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的河道清淤和淤泥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治淮》2020,(7)
我国中小河道数量很多,如不对其淤泥进行定期处理,势必会影响水质以及河床水位的高低变化,影响河道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本文简要阐述了目前我国中小河道清淤的发展状况,并对中小河道中常用的清淤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小河道的淤泥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海淤泥质河道受上游来水及潮汐等影响,河道淤积严重,对河道进行清淤治理是发挥河道防洪、排涝等作用的有效手段。滨海淤泥质河道常用机船、泥浆泵、挖掘机进行河道清淤治理,本文通过对以上清淤方法的特点及清淤施工数据的分析比较,得出以上清淤方法在滨海淤泥质河道清淤的优势,为今后滨海淤泥质河道清淤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惠州市金山湖内源治理案例,探析了河道湿式清淤和淤泥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湿式清淤结合底泥处理利用的生态施工工艺,可进一步促进传统河道治理向生态河道治理的方向拓展。是目前城市水环境整治中内源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中小河道的淤积现象较为严重,清淤工程中所清出的淤泥体量较大,因此,对于淤泥的处理技术,以及淤泥的资源化利用方面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如何通过新技术来进行河道淤泥的环保型处理,以及如何变废为宝,实现河道淤泥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沈阳细河淤泥的污染积累较为严重,文中介绍在治理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淤泥无害化处理技术,成品最终回用于河道堤防建设,探索了一种河道清淤、防洪治涝、淤泥处置、环保达标、资源回用的水环境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分析比较了常用河道清淤技术优缺点,针对中小河道现状,设计研究环保清淤装置。环保清淤装置与普通水下清淤设备不同,采用环保绞吸刀头、水下声纳测淤装置、高压水泵以及淤泥脱水固化系统。环保清淤装置不受季节、场地影响,经济环保,机动性强,为中小河道清淤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3,(9):43-45
为解决河道清淤工程中二次污染、安全隐患及淤泥后续处理的问题,提高河道生态清淤的集成化水平,在无锡市杨刘河建立了以生态清淤技术为核心、淤泥快速干化技术为推动手段的清淤集成技术体系。实践表明:生态清淤过程环保,清淤泥浆可连续、快速脱水,同时提高了脱水泥料含固率和污染物的去除率,处理后的尾水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9.
河道在长期运行期间受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经常会产生大量淤泥,河道中淤泥聚积将会对河道排洪、生态景观设计、行洪涝等各项功能应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河道周围居民造成影响。文章就如何做好小河道清淤工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河道治理工程当中清淤施工占据了较大的工程量,清淤施工在具体技术方案应用方面相对较为灵活,同时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因此,对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清淤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文章以宏源吕浦片整治工程为例分析了河道治理中的清淤技术应用策略,旨在推动河道清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的推进和湖库生态清淤工程的增加,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清淤疏浚淤泥。为了使淤泥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并实现淤泥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今年中国水利协会发布实施了《河湖淤泥处理处置技术导则》。《河湖淤泥处理处置技术导则》主要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基本规定、淤泥预处理、淤泥处理、检验、淤泥处置及附表等9部分,对政府部门监管和建设施工中的技术工艺选择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小河流治理是水利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文章以台山市公益水治理工程为背景,对公益水河道进行护岸加固和清淤疏浚。在保证河道行洪能力的同时,采用生态护坡材料,选用合理的淤泥清理方式,结合亲水步道和景观陂头,将生态技术贯穿于公益水的治理过程中,从而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美化了河道景观。  相似文献   

13.
为增强河道的行洪能力,文章分析了宋声河局部段河床淤积的现状及其成因,并探讨了河床淤积问题的治理措施,提出了清理大型垃圾—射流式环保清淤—采集泥沙并外运的治理方案。利用高压水枪进行河内的射流式清淤工作,在淤积清除的河道处增设人工渠道、小型丁坝等防泥沙淤积的水利设施。为了检验河床淤积的治理效果,监测记录相应局部段清淤后的淤泥淤积厚度与过洪峰值,与原河道淤积状态进行对比,发现:治理后的淤泥淤积厚度均比治理前的淤积厚度小。相同水位下,四处河段淤积治理后的过洪峰值均高于治理前的过洪峰值,分别高80.0m3/s、90.0m3/s、120.0m3/s、60.0m3/s,表明河道局部段河床的淤积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有效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形成河床稳定输沙、过沙的平衡机制,促进了河道的生态稳定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 河道疏浚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清淤施工方法一般为:采用挖泥船开挖或水力冲挖,用槽罐车或运泥船将淤泥运送至淤泥堆场或填埋,由于没有对淤泥进行脱水和无害处理,会占用大量土地,同时造成二次污染.淤泥固化技术是从淤泥资源化、产业化的目标出发,解决河道淤泥的积存与严重污染问题,同时将淤泥固化成城市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河道淤泥处理方法及其用途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早期建设的河道工程缺少相关疏浚、清淤处理,目前已建成河道的河底淤泥存量大,汛期严重威胁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重点阐述了淤泥处理的方式及脱水方法,并提出了淤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清淤方式、将淤泥变废为宝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通州区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位于城市内河小中河、温榆河、通惠河、运潮减河、北运河五河交汇口,工程内容为河道淤泥清理。鉴于特殊地理位置和工程重要性,经过对带式压滤机进行研究改进,针对温榆河清淤项目建立环保绞吸船、水力冲挖清淤→输送→加药预处理→带式压滤机压滤→泥饼运输整套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河底淤泥,底泥经过处理后大幅度缩减淤泥消纳量,且脱水固化系统占地面积小,拆迁征地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河道清淤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与环境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清淤工程不可避免地将对河道产生干扰和破坏,对河流水质、河流生态产生不利的影响。清淤工程产生的大量泥沙、淤泥处理不当,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对弃渣区的生态环境带来损害。针对近年来大中小河流治理中,实施河道清淤工程较多的现状,分析河道清淤工程的环境影响,探讨消除和减免环境影响的措施和手段,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太湖等湖泊开展清淤工程中产生的清淤淤泥常先放置于堆场,后经排水固结法处理为土地利用。设计处置方法前需了解淤泥固结特性,为预估沉降和固结速率提供参数。通过对固结仪进行改进,在满足对清淤淤泥进行固结试验的条件后,对3种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清淤淤泥和1种重塑软土在小固结压力下进行试验,研究了清淤淤泥的固结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小固结压力下,清淤淤泥的压缩过程可用e-lgp曲线线性描述,压缩指数与初始含水率线性相关,清淤淤泥的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增加而增加(处于10-4cm2/s数量级),变化幅度较小,渗透系数极低(处于10-7 cm/s数量级)。  相似文献   

19.
《人民黄河》2021,43(6)
水库淤积导致有效库容减小,同时淤泥中的污染物不断释放到水体,使得水库水质变差,因此有必要对水库进行清淤。针对如何有效预防水库清淤过程中因底泥扰动而导致的水体二次污染、淤泥干化(固化)和合理利用、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等关键问题,以通济桥水库为例,通过清淤设备选择、清淤施工工艺、淤泥资源化利用、施工期水体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水质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深水型环保绞吸式挖泥船开挖淤泥等水库生态清淤技术措施、生态清淤施工要点、淤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及水域浊水拦截等施工期水体环境保护措施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减少底泥扰动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淤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问题,达到了生态清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河道清淤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城镇居民对清淤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也更加关注。黑臭河道底泥在处理固化和转运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扬尘、噪音等问题,是城镇河道清淤过程中需要面对并急需解决的,而在清淤过程中,工期紧、场地局限、工艺要求高又为疏浚底泥处理工作增加难度,因此,采用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处理工艺相当重要。卧螺离心机的工艺描述采用绞吸方式将河底淤泥浆液运至地面预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