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选取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作为样本,针对商业养老地产开发项目目标城市的选取,从养老社会环境、养老经济环境、养老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建立城市商业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打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商业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为商业养老地产开发目标城市的选取提供借鉴。评价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成就突出,城市整体发展均衡的城市更适宜进行城市商业养老地产开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各地养老地产的开发呈上升趋势。为协助养老地产的科学决策,构建熵权-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的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二线城市的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养老地产的开发实践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养老地产PPP 项目投资成本高、投资环境复杂、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使项目开发存在较高的投资风险。从项目建设、运营状况、养老行业和宏观环境4 个方面,总结出养老地产PPP 项目投资过程中的16 个风险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养老地产PPP 项目的影响程度,并针对主要风险因素提出规避风险的建议,以期为社会资本对养老地产PPP 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下空间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地质环境条件影响着地下空间资源的质量特征与发展难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评价。牡丹江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区内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和场地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基于牡丹江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建立了牡丹江市中心城区浅层地下空间(0~10 m)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按各指标的地质环境条件对研究区进行了分区,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各指标分区图进行叠加,得出研究区浅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牡丹江市中心城区浅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可划分为适宜性优区、适宜性良区和适宜性中区3个质量区。其中,适宜性优区和适宜性良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2.4%,分布于高平原地貌单元上;适宜性中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7.6%,主要分布于高漫滩地貌单元上。在该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时,建议提前做好该区的洪涝等灾害的防治工作。研究成果可为牡丹江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养老地产兼具房地产市场运作和服务老龄化社会居住需求的双重目标,较之普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经营有更特殊的意义。针对目前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养老地产,剖析销售型、持有型,以及销售持有相结合型等三种不同类型养老地产的运营模式和项目特点,旨在探索、寻求适合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的老年地产模式,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可为城市科学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温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特点,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地面和地下条件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GIS软件划分评价单元进行人机交互分析,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反映到适宜性评价成果图上。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面积约占60.8%,适宜性较好的约占2.6%,适宜性一般的约占30.6%,适宜性差的约占6.0%;中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面积约占32.2%,适宜性较好的约占39.2%,适宜性一般的约占20.4%,适宜性差的约占8.3%。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年市场需求的增长,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应运而生。针对当下我国养老地产项目的建设热潮及养老地产项目投资环境的复杂性、投资开发的盲目性、运营模式的单一性等现实问题,文章从开发商的角度,分析养老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选取其中的关键性指标构建养老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体系。采用结构方程对实际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模型分析,计算出投资风险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总结投资开发养老地产项目应率先考虑的十大风险因素,同时结合算例进行投资方案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结合定性与定量因素对养老地产项目投资方案的风险进行评价,具有结果客观、切实可行等优点,能够帮助开发商有效评判和规避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8.
传统社会养老机构选址研究中关于"文字+图片"的描述性表述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分析研究养老服务机构选址问题,成为当下面临的首要问题。结合GIS技术与APH分析法,定性、定量地确定最佳的机构选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此种方法,以宿迁市中心城区为例,对该地区的养老服务机构布局选址进行适宜性评价,为获得最合理的养老服务机构选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17,(4)
传统社会养老机构选址研究中关于"文字+图片"的描述性表述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分析研究养老服务机构选址问题,成为当下面临的首要问题。结合GIS技术与APH分析法,定性、定量地确定最佳的机构选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此种方法,以宿迁市中心城区为例,对该地区的养老服务机构布局选址进行适宜性评价,为获得最合理的养老服务机构选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必须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筑业掀起了养老地产开发的热潮。本文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对养老建筑中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养老建筑设计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了绿色建筑理念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保温隔热、环境优化和噪音治理作用;最后围绕扬州市某养老建筑设计项目进行深入论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以便提高该养老建筑的设计水平并为其他地区的养老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人口老龄化大背景、社会化程度提升以及社会服务体系保障入手,梳理了中国初期养老社区从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独立型养老社区到复合型养老社区的逐渐发展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宜兴某养老示范基地的项目实践,展望新时期养老社区的发展方向及创新策略,以助于提升未来养老整体水平,促进老年友好城市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This essay examines citizen involvement in community housing issues through Habitat for Humanity as a faith– based expans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urban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expands Putnam’s model of social capital to includ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social capital forma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larger community. Using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nine cities from various regions of the US, it examines the functioning of the Habitat affiliate in each of these cities and th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s of their most active volunteers. Habitat has emerged as a highly effective volunteer, non– profit producer of housing for lower income persons, yet the nature of the social capital created by this organization also reflects the contradictions raised by such an undertaking in a complex urban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deep social divisions.  相似文献   

13.
黄怡  周俭 《时代建筑》2011,(4):24-29
文章围绕大型社区的人口、住房、活力与公平问题,对上海大型社区的规划理念与策略进行了社会学思考,并贯穿了对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设得失的反思,对上海的新城、大型社区建设及至更多城市新城、新区的住房建设、人口导入和社会管理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下,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社区居住环境品质评价之检视尤为重要,文章系延续过去里分之系列研究之一,特针对里分住宅居民对于里分住宅内部环境、邻里性设施及环境、社区邻里关系及社区周边环境等四大部份进行评价,作为里分住宅未来社区居住环境品质改善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乡土建筑的建构与更新-楠溪江之行的思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孙璐  谷敬鹏 《华中建筑》2001,19(2):23-26
楠溪江地区位于中国浙江省永嘉县内,其间散布着很多中国传统村落和民居,与其它地区不同,楠溪江古村落的肌理不是以方格网为基础的,它顺应自然,依山就势,独具特色,然而,随着人们对住房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与地区建筑文脉大相径庭的房屋出现在古村落中,严重影响了村落的景观,该文提出在调查中发现的许多乡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探求这落环境和自在环境相谐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石。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民有所居”的问题, 我国进行了大规模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关注此类住房的人居环境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以广州市 4 个保障房住区近 800 户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入户调研, 建立包含客观建成环境和居民主观评价两大维度的保障房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障房居民对住区人居环境感到比较满意,但精神层面生活品质仍有提升空间;进一步发现,住房环境评价受人均住房面积、家庭人均月收入、入住时长、建造年代影响;住区环境评价受区位、建造年代影响;社会关系评价受建造年代、入住时长影响。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保障房建设提升及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保障房项目的大规模建成与交付使用,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正逐步转向规划建设与后期管理并重,而保障房社区的邻里关系状态是该小区后期管理水平和效果的集中体现。针对北京市 4 个典型保障房社区居民开展调查访谈,以了解典型保障房社区内居民邻里关系现状;应用 Ordered Logit 模型,对邻里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在社区内的朋友越多,对邻居的信任程度以及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越高,则其邻里关系越好;而其收入越高,邻里关系反而越差。结合与一线社区管理人员的访谈和研讨,以及对相关国际经验的总结梳理,提出了改善邻里关系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1950至1970年代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法国在城市边缘和郊区进行了以大型住区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社会住房建设,虽然有效缓解了战争破坏和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短缺,却因廉租性社会住房在城市特定地区的大量集聚,以及大型住区本身存在的选址远离中心、建筑形式单调、空间尺度夸张、建设质量低下、设施配套缺失等不足,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引发了居住空间的社会分化现象,并在1980年代随城市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而不断加剧,迫使法国城市不得不从社会、经济、环境、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实施一系列城市政策和项目计划,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和更新改造,以抵制社会排斥,鼓励社会混合,促进城市整体和谐发展。文章通过梳理法国社会住房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住房的建设发展,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旨在为当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城市的社会住房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区开发的市场化,目前新开发的社区大部分只有高收入阶层才能进入,低收入阶层因为房价超过了自己的支付能力而被排斥在外,因此社区有同质化的趋势。本文通过说明社区社会构成同质化的不利,指出社区开发社会构成应该是多样化的,最后提出构建社会多样化社区的对策:政府适当干预社区开发;社区住房的适应性设计;社区规划设计的贡献,如改变景观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residents' perception and use of the environment settings on the social cohesiveness of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in South Korea.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were applied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in four public rental housing estates in Seoul accommodating the lowest income household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ocial cohesiveness could be operationalised in shared norms and trust, attachment to housing estate and social network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cohesiveness were different across the same type of public rental housing estates, and that this variance was partly due to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t was also found that a more positive perception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more frequent use of facilities generally enhanced community cohesiveness. Desirable land use mix and housing types around the housing estates, preferable community facilities, housing block design and more effective refurbishment programmes within the estates we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