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2.
流溪河作为广州市的母亲河,在沿线城镇供水保障和区域生态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及生态价值。为进一步了解流溪河流域的生态现状,明确流溪河水环境与生态质量,于2016年丰水期(9月)和枯水期(12月),对流溪河上游-下游共20个采样点分别进行了底栖硅藻和水质的调查。从水环境、生物群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流溪河底栖硅藻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明确了影响群落结构的显著水环境因子,评价了流溪河水体现状,为该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制定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进一步落实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4.
扬州市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状态-压力-响应"预警模型,建立了扬州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2000~2008年间扬州市水环境总体生态安全有所好转,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自然水环境条件的下降是目前扬州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的主要警源。 相似文献
5.
6.
7.
<正>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主要是针对水环境不安全状况的预测性评价,以提前发现与未来有关的水环境可能出现的恶化、退化问题及其成因,从而把握水环境及其相关生 相似文献
8.
水体富营养化及修复是我国当前水环境保护的研究热点,有害藻华的预测预警模型是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工具,并为修复水体提供技术支撑。从有害藻华运动的预测预警、数据驱动和藻类生长模型3个方面,介绍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预警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并比较不同模型之间的优缺点,为模型准确度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富营养化水体中微藻的生物控制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水体微藻的生物控制方法的发展动态。根据抑制微藻生物种类以及作用机制的不同,将生物法抑藻分为:大型藻抑制微藻、病毒抑制微藻、细菌抑制微藻、高等植物抑藻以及生态法抑制微藻。详细叙述了这5种抑藻方法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不足。指出今后的生物抑藻技术研究方向是寻求一种控制藻类和氮磷去除相结合的方法,以取得藻类过度繁殖的短期和长期控制。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水域水环境质量规划及水污染控制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我国目前河流、湖泊和地下水水环境的现状,分析了造成水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探讨了水污染防治的水域水环境质量规划及水污染控制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MIKE11模型在东苕溪水源地水质预警及保护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浙江省东苕溪干流水文特性,结合流域水质与污染物情况,应用MIKE11模型构建了流域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型。率定河道糙率为0.018–0.022,氨氮降解系数为0.07–0.10/d,总磷降解系数为0.07;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际测定值吻合程度较高。模拟上游水污染突发事件发生后污染物到达东苕溪水源地取水口的时间,以此进行水质预警。计算水源地取水口发生水污染事件后不同水期条件和不同污染物的情况下需要的上游自净稀释水量,以保障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15.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构思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提出了以预警应急系统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构想。在深入分析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空、污染范围和污染对象的不确定性、流域性、应急主体不明确等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体系,认为该系统应包括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三个部分,并详细阐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急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分级、应急监测、应急处理方法等内客.同时分析了事故模拟的流程和数据库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分类的水环境容量目标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从初期的浓度控制逐渐转变为目标总量控制,并逐渐向容量总量控制.分析在目前的形势下全面实现水环境容量目标的困难,提出水污染排放目标总量应该基于城市分类(充分考虑水环境容量的支配性作用)的新观点,在国家不同投资力度和城市自身环境特点的基础上,以流程图的形式确定三种不同类型城市的环境质量目标,列出了影响城市分类的主要环境因素和指标.使各级政府制定的目标总量具有阶段可达性、现实性,并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状况、人口变迁等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17.
依据《江苏省水功能区划》,结合吴江市水资源质量及污染现状,采用一维非稳态模型确定水质参数,计算吴江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限排总量,与吴江市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对比,确定污染物削减量,为吴江市水污染防治与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吴江市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CODCr和氨氮分别为17 344和1 672 t/a,为入河量的56%和57%,CODCr和氨氮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54%和56%,该结果与污染物入河量、水质超标率结果基本吻合,说明纳污能力与限排总量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三峡库区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总体保持Ⅱ~Ⅲ类标准,无明显恶化趋势;但次级河流污染严重,Ⅰ、Ⅱ、Ⅲ类水质的断面数仅占48%,水质较差。对研究区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作了剖析,指出工业污水、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生活垃圾、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近年来水环境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市政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也是造成库区水环境质量改善缓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三峡库区可持续水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数学模型,分析计算了水体对污染物的环境容量,不仅按最安全条件考虑,计算不同保证率最小流量条件下的水环境容量,同时考虑了北方干旱地区季节性河流的特点,年内径流分配极不均匀的特点,得出了不同水期(不同月份)的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