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轧钢》2008,25(2):19
近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生产的无取向硅钢产品通过SGS国际公证行的ROHS认证,今后国内使用武钢产无取向硅钢生产的出口欧盟的电子电气产品将不再存在环保障碍。武钢是我国第1代冷轧硅钢产品的专业生产企业,其产能已达120万t,是我国冷轧硅钢片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自2006年起就全面进行了无取向硅钢ROHS产品认证工作,建立了有害物质管控体系,推进了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等核心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成分体系的无取向硅钢进行相同工艺的二次退火试验,研究了不同成分体系的无取向硅钢二次退火后组织和磁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二次退火能进一步增大无取向硅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提升磁性能。二次退火后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提升潜力与无取向硅钢的成分体系有关,与成品退火温度无关。其中,高Al成分体系的无取向硅钢二次退火后铁素体晶粒更易长大,平均晶粒尺寸达到159μm,铁损降幅最大,达到了1.14 W/kg,磁性能最优;除此之外,二次退火还能显著提升无取向硅钢在低磁场强度下的磁感应强度,进而提高无取向硅钢在低磁场强度下的磁导率;在电机工作磁感0.5~1.5 T区间内,二次退火后无取向硅钢的磁导率明显高于二次退火前。针对需要二次退火的压缩机电机铁芯,采用高Al成分体系的无取向硅钢有助于提升电机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和第二相析出相关理论对无取向硅钢中氮化物的析出机理及其对晶粒长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理论计算和检测分析表明,无取向硅钢中氮化物主要为AlN和TiN.含铝无取向硅钢中AlN和TiN在连铸过程优先在晶界形核,随着温度的降低将以位错形核为主.在均热过程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中AlN和低牌号无取向电工...  相似文献   

4.
利用半小时等温法、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钛微合金化无取向硅钢和普通无取向硅钢的再结晶温度、硬度、显微组织和析出物分布。结果表明:钛微合金化无取向硅钢的再结晶温度比普通无取向硅钢的再结晶温度高55℃;两种钢的显微组织变化规律相同,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再结晶晶粒开始出现,硬度降低,变形组织逐渐被取代;钛微合金化无取向硅钢中含有纳米级含钛析出物,分布在位错附近,在退火过程中会钉扎位错,阻碍晶界移动延缓再结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冷轧压下量对一种含硅3%无取向硅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量的降低,无取向硅钢的晶粒变粗大,晶粒均匀度较差,织构明显改善,磁感应强度有所提高;冷轧压下量对无取向硅钢铁损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轧钢信息     
《轧钢》2012,(6):3+17+23+58
宝钢成功掌握高牌号硅钢的连轧生产技术今年以来,宝钢股份有限公司1550mm酸洗-轧机联合机组轧制硅含量大于3.1%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平均每月超过3000t,标志着该机组具备了批量稳定轧制该规格产品的能力。无取向硅钢产品序列中,硅含量大于2.6%的产品属于高牌号序列。受工艺特点限制,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一般采用单机架轧制,而酸洗-轧机联合机组一般轧制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为进一步提高高  相似文献   

7.
《轧钢》2020,(1)
正日前,薄规格高牌号无取向硅钢35BW440在本钢板材冷轧厂成功下线,标志着本钢产品再向高端拓展,填补了本钢0.35mm薄规格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空白。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作为无取向硅钢重要的发展方向被众多硅钢生产企业所关注,其产品发展具有牌号系列化、需求多功能化、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其生产质量也是衡量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工艺装备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同时,受益于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家电行业变频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和电机节能及高效化发展等有利条件,国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需求将持续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8.
车尚峰  方烽  张元祥  王洋  曹光明  袁国 《轧钢》2022,(6):165-174+192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制备了含Ni固溶强化、含Cu析出强化以及含Ni+Cu复合强化3%Si无取向硅钢,研究了强化方式对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强化型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中形成了粗大{221}<221>晶粒,冷轧过程中剪切变形明显并在退火后形成良好再结晶织构。析出强化型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中心层形成γ取向粗大晶粒,在后续的加工中γ织构逐渐增强并最终得到相对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复合强化型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中保留了强λ取向带状组织,退火后形成了有益的Goss织构和λ织构。固溶强化型与复合强化型无取向硅钢磁感应强度B50分别达到1.742、1.688 T,高于析出强化型无取向硅钢的1.645 T。同时,复合强化型无取向硅钢高频铁损最低,其P1.0/400和P1.0/1 000分别低至20.97、82.69 W/kg,这与其较小的晶粒尺寸和织构改善有关。强度计算结果表明:Ni元素固溶强化对强度的提高有限,屈服强度为468 MPa,纳米Cu析出可显著提高屈服强度(强度增量约200 MPa),且主要来自于模量强...  相似文献   

9.
对CSP(紧凑式带钢生产线)与2250 mm热轧生产线生产的50W800无取向硅钢,从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类型、晶粒尺寸及分布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SP生产线生产的50W800无取向热轧硅钢强度要低于传统热轧工艺生产的50W800热轧产品。两种不同生产线生产的无取向硅钢显微组织均为铁素体。CSP流程生产的无取向硅钢晶粒较粗大,2250 mm热轧生产线显微组织较均匀。CSP生产线生产的50W800无取向硅钢成品铁损值、磁性能优于2250 mm生产线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加热炉垫块对无取向硅钢温度均匀性、边损和厚度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加热炉垫块材质、提高垫块使用高度等措施,可以解决无取向硅钢铸坯压坑导致的边损问题,并可提升无取向硅钢加热均匀性和厚度命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