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一、主要原材料和工艺流程二、设备: (一)纤维松散及物料混合 (二)辊压 (三)干燥三、工艺试验: (一)薄片的物理特性和测试方法 (二)工艺操作对薄片质量的影响 (三)薄片的配方 (四)薄片的质量四、结束语  相似文献   

2.
1976年辊压法制造烟草薄片在我所试验成功后,1978年与新郑烟厂合作建成台时产量90公斤的辊压法制烟草薄片连续化生产线。为我国烟草薄片的生产奠定了基础。但当时在工艺配方中使用外加木浆纤维来增进薄片的物理强度,因浆板供应紧张,同时又影响吃味,因此如何利用烟梗、梗签、烟秸中烟草本身纤维代替木浆纤维,是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吸收赴南斯拉夫考察的收获,一九七九年七月我所与广州卷烟二厂合作进行利用烟草本身纤维代替木浆纤维及烟末不粉碎制烟草薄片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3.
辊压法薄片加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目前辊压法烟草薄片加纤工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烟草薄片加纤工艺.该工艺采用介质溶液,将木浆纤维均匀地分散于介质溶液中,然后随介质溶液将木浆纤维均匀地掺兑到烟粉中以达到均匀加纤的目的,解决了原有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既克服了干加法对纤维的破坏,又避免了湿加法产生的"花片"、"白片"等质量缺陷.改进后的烟草薄片物理性能和薄片丝的有效利用率均有较大提高,且内在质量得到改善,具有设备改造简单、投资少、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辊压法烟草薄片质量 ,在加纤薄片的基础上 ,进行了薄片起皱试验研究。通过胶粘剂、刀具、加纤量和浆料含水率及均匀度试验 ,确定了起皱方法 ,在 90kg/h辊压机上制备出起皱效果良好的皱纹薄片 ,填充值达到 6 .6cm3/g ,对提高我国烟草薄片的使用价值和降低卷烟焦油量、降低消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辊压法烟草薄片中加入木浆纤维的方法来提高烟草薄片的抗张强度、柔软度、耐折度和耐机械加工性能.在对原解纤方法、加纤方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新的解纤方法及干混时间、湿混时间、搅拌速度和加水量等工艺条件,使加纤量达到15%以上.制成的加纤薄片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明显优于不加纤薄片.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部的直接领导下,由郑州烟草研究院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5所共同研制的我国第一条150kg/h 辊压法薄片生产线已在广州卷烟一厂投入使用。本文介绍了该设备的研制目标、设计思想与技术措施,对全线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关于改善辊压法烟草薄片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改善辊压法烟草薄片性能的探讨金闻博,戴亚,雍国平(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工艺系)1研究现状由于烟草薄片对降低卷烟成本、节约原料消耗以及降低卷烟焦油等具有重要意义,世界烟草薄片的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有辊压法、稠浆法和造...  相似文献   

8.
由于辊压法生产的薄片产品密度大、填充性低、柔韧性和燃烧性能差、相互间易粘连、色泽和吸味较差、掺兑可利用率较低 ,影响了薄片的使用效果 ,因此如何提高现有薄片质量是各生产厂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996年 ,我厂在原 90kg/h薄片生产线基础上 ,与七一五所共同研制开发出LB14“一拖二”辊压法薄片线 ,其生产能力达 30 0kg/h。新的薄片线采用物料秤和液料秤进行定量配比 ,同时采用热烘后冷却的方法来提高薄片的卷曲 ,并保证水分的稳定 ,使产品的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薄片的各种物理指…  相似文献   

9.
1978年12月20日~23日河南省科委和第一轻工业局受托在新郑卷烟厂主持了由国家科委和轻工业部下达的重点科技项目“辊压法制造烟草薄片的研制”的技术鉴定会议,有全国各地46个单位参加.通过现场考核和抽查验证,会议认为辊压法制烟草薄片的扩大试验生产线是成功的,基本上确认了本项目的技术报告.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辊压法烟草薄片化学成分的在线预测模型,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NIRS)对辊压法烟草薄片进行化学成分检测以获得实验室数据,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进行数据预处理,采用马氏距离(MD)剔除异常数据,采用留一验证(LOOCV)为内部交叉验证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建模,得出烟碱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0.930,交叉验证标准偏差(RM SECV)为0.02,总糖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0.977,交叉验证标准偏差(RMSECV)为0.16.分析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应用于辊压法薄片关键化学成分的检测,其检测数据可为烟叶薄片的化学成分波动、质量分析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新型辊压法烟草薄片生产线具备均匀掺兑5%~10%木浆纤维、薄片起皱成形的功能.加纤起皱薄片的填充值、强度等物理指标有了明显提高.当卷烟厂的制丝工艺参数作相应配改后,可实现薄片以片状组份在制丝线加料工序时掺兑.  相似文献   

12.
辊压法工艺是制备新型烟草薄片的重要方法之一。添加木浆纤维是增强辊压法制备烟草薄片的主要方式,但因其分散性差而减弱了增强效果。本研究将醚化改性的木浆纤维添加到烟草薄片中,以提升烟草薄片的强度,同时比较了未处理纤维、打浆处理纤维和醚化改性纤维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相比未处理的木浆纤维和打浆处理的木浆纤维,醚化改性木浆纤维可以均匀地分散在烟草薄片中,且呈现出更好的增强效果。当纤维添加量为2. 5%时,添加醚化改性木浆纤维烟草薄片的抗张强度可以达到1920 N/m,是未添加木浆纤维烟草薄片的5. 4倍(355 N/m)、添加等量未打浆处理木浆纤维烟草薄片的3倍(655 N/m)以及添加等量打浆处理木浆纤维烟草薄片的2. 3倍(852 N/m)。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首先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醚化工艺参数对木质纤维羧基含量的影响;其次探究了羧基含量对纤维形貌、结晶结构、保水值及其在烟草薄片中分散性的影响;最后比较了不同羧基含量的纤维对辊压法烟草薄片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3个工艺参数对纤维羧基含量影响顺序为:反应药品浓度>浆浓>反应时间.羧基含量与反应药品浓度成...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完善辊压法烟草薄片的生产及设备的规范化、系列化,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5所、广州卷烟一厂联合对150kg/h 辊压法烟草薄片生产线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经过1年多的调试试生产,已通过总公司验收。本文着重对该生产线的工艺、设备技术性能、薄片性能作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推广使用烟草薄片技术,改进完善原有烟草薄片生产设备性能,提高烟叶利用率,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部于11月2~5日在湖北宜昌召开了“90公斤/小时烟草薄片机定型协调会”。有关设计、生产和使用单位及省公司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YBⅢ—A 型辊压法烟草薄片工艺及技术设计和生产线样机于1990年10月25~27日通过了中国烟草总公司的鉴定。该生产线是在 YBⅢ型辊压法烟草薄片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对现有90kg/h 辊压法烟草薄片生产线的总结完善和定型。该线的电器控制,采用模拟量逻辑控制方式,具有工艺时序控制、工况态势指示及故障检测和报警等功能。该薄片生产在水份、温度、配比等的控制方面较 YBⅢ型有了一定的进步。经现场运行测试证明,该样机生产线设备布置合理,运行正常,造型美观,薄片产品质量稳定,达到了工艺定型设计的指标要求,满足了无纤维成丝薄片工业化生产要求。该设计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纤检技术改造工作的管理,提高技术改造工作的效益,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要求,中国纤维检验局计划科技处于1995年3月17日—18日在北京召开了首次“纤检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8.
1976年9月23~28日,轻工业部委托河南省轻工业局在郑州召开了全国烟草薄片现场经验交流会.出席会议有来自全国十个省(市)轻工业局、26个卷烟厂,一个烟叶复烤厂,轻工业部食品局、研究院,河南省科委、计委、烟草研究所等代表,共80余人.会议开始,代表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向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遗像静默志哀.学习了有关文件,畅谈了国内外大好形势,代表们一致表示,决心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并表示要开好这次会议,学习好经验,回去后把烟草薄片尽快搞上去.会议期间,烟草所的代表向大会作了  相似文献   

19.
某烟草薄片生产企业采用“物理除渣+A2O生物处理+化学法深度处理”工艺进行废水处理,本研究统计该厂较有代表性的5个月运行数据,针对各月各工序处理能力、各污染物指标去除效率及含氮物质的转化进行了运行分析。运行数据表明,该厂厌氧进水pH值=7.5~7.8、悬浮物(SS)浓度平均值1 058 mg/L,两者存在偏高现象,同时存在厌氧污泥流失严重,A2O工艺中总氮平均去除效率47.7%,需进一步改进优化。针对存在问题,结合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水质特点和企业工艺运行参数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工艺措施的意见和建议,为行业废水处理工艺建设和改进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香味物质的释放性能,提高电子烟感官评吸品质,研究了薄片料液微胶囊在电子烟烟油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复凝聚法将辊压法薄片料液微胶囊化,对其物理化学特性及释放的香味成分进行表征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电子烟烟油中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1)微胶囊外观呈近似圆球状或椭球状,结构较致密,平均粒径约为220 nm且大小均匀分布集中,包埋率为45.68%,常温环境下放置7 d的含水率为7.39%,易于运输和储存;料液微胶囊化后热稳定性提高,微胶囊发生最大质量损失率的温度较料液提高约170℃。2)微胶囊中共检出20种挥发性香味成分,总含量为1 158.11μg/g;最主要的香气成分种类为酯类化合物,占化合物总含量的78.71%,对烟草制品香吃味有重要影响。3)添加微胶囊的电子烟烟油评吸效果较好,刺激性减少,香气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逐口抽吸香气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