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磊 《建筑》2004,(4):84-85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这块土地曾是自西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朝代建都的地方。韩城地处陕西东部黄河之滨,古有“关中四塞之空间,北方民居中广泛采用的“一明两暗”式空间分隔,在韩城中绝少采用。下面从两方面谈对党家村居的浅见。一、党家村传统民居的特征之所以说党家村是陕西省内所见最完整的传统村落,因为在此可看到城堡、风水塔、节孝碑、宗祠等,遗憾的是1989年4月该村将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戏楼拆毁。该村现有清朝所建住宅120余处,绝大多数为四合院住宅、少量为三合院,虽党家村四合院平面配置与北方相近,但在空间上融入了更…  相似文献   

2.
路伟 《建筑创作》2009,(5):173-175
本文通过对党家村民居建筑装饰构件纹样的研究,系统地探讨形成建筑装饰纹样题材的核心观念,并对不同建筑构件上装饰纹样的特点进行分析,将有助于传统纹样的保护,使这一文化积淀得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汤移平  陈洋  万人选 《华中建筑》2005,23(3):139-141
地处陕西韩城的党家村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民居村落,该文在对党家村考察的基础上,从村落选址,历史沿革,街巷院落,公共设施以及治安防御等方面出发,对其村落形态,建筑特点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展现了党家村及其民居建筑的精良,院落丰富的文化内涵,雕饰的精美以及安全防卫的坚固牢靠。  相似文献   

4.
关中民居生态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关中传统民居是典型的地域性可持续生存居住模式,蕴含着基于环境协调的生态智慧与文化内涵.文章从生土墙体、半坡屋顶、土炕、水窖和涝池等要素解析其生态技术与经验,研讨地方建筑材料、传统构造作法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更新与演进,进而探索关中新民居建筑的生态化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6.
付艳  牛丽娜  虞志淳 《华中建筑》2010,28(4):152-154
传统关中民居聚落在漫长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安全防卫体系,并影响到其街巷尺度、建筑形态及居住行为方式,也引申出邻里交往休闲空间——槐院。村落围墙与民居院墙的双重围合,产生了独特的民居文化,空间的安全性不仅是物质保障,还是心理的慰藉与人文的关怀。这些对当今的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晨 《居业》2021,(10):94-95,98
通过对关中传统民居形制特点的梳理,展现出关中民居独特的形制特征及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旨在加强人们对关中民居的保护意识,并提出从对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制进行保护及对原住民保护意识加以提升两方面并进,让独具特色的关中传统民居保留更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倒座临街和两厢山墙临街两方面对关中民居的建筑造型进行简要梳理,分析了关中民居的结构体系,如:建筑承重结构部分、墙体维护结构等.  相似文献   

9.
卢蓉 《城市建筑》2023,(7):94-97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命题,对当代城乡空间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辨析“天人合一”在传统语境中的含义,以及儒道两家对此的不同诠释和发展,明确“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具体含义;其次,根据延展认知理论,从党家村的聚落选址、空间布局、防御工事、民俗文化四个方面论述“天人合一”思想在人居环境层面以何种秩序具体展开;最后,以“天人合一”在当代的发生为要点,阐释“精神家园与生活空间深度融合”的形意关系,提出针对中国城乡人居空间设计发展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关中民居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并以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梁家城现存民居为例,与文献资料进行互相印证和对照。本文还对此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民宅进行研究,简述其材料与布局,并与传统关中民居进行对比,探索其对传统民居形式的传承和为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所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郭玮 《城市建筑》2014,(11):256-256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趋同,关中民居形式城市趋同化现象明显,严重缺失地域文化特色的表达。本论文针对该问题,对关中民居材料运用规律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对民居的地域文化特色表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科大花园住宅方案节能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华 《建筑科学》2005,21(4):55-58
以科大花园节能住宅小区为例,探讨了在夏热冬冷地区条件下住宅节能设计采用的新的观点、方法和技术。基于住宅风环境和耗热量计算的分析,提出了在该地区气候条件下建筑节能日照间距、窗形位、体形系数,介绍了一种新型节能围护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人宅园诗意景观对当今住居审美价值取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纵  赵军  梁南南 《中国园林》2007,23(2):77-81
从中国古代宅园的称谓、起源、功能等阐释入手,引征了著名南朝文豪沈约、晚明文士陆绍珩以及清代画论家笪重光的文论,通过古代文人对于宅居环境的风致特征、景观意象,特别是有关村野乡居环境形成的独有的景维、景域的状情般表述,析出诗意化自然氛围的情综意绪,以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宅园景观物态形式的描述,结合构景形式的实例佐证,试图揭示诗意“山林景观”与其涵括、涉及的中国传统生态的哲理性,具有对当代住居审美价值取向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赵秀萍  赵晓峰  张慧 《山西建筑》2007,33(19):41-43
以袁世凯等一些人物的官邸建筑为例,总结了其建筑形式、风格、装饰、构造等特点,挖掘其所共有的建筑艺术特色和建筑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并推广天津市挖掘、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手法与策略,探讨了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借鉴国外产业遗存再利用模式.提出一种在国内霍于新型的产业遗存再利用方式——居住化再利用。通过研究国外现存的成功实践案例,探寻这种在国内比较新颖的模式的可行性及操作办法。首先建立产业遗存评价体系,获得适宜改造对象;其次,界定居住化再利用的不同规模;最后从宏观及微观角度提出产业遗存再利用设计办法及项目推动的相关建议。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促进国内产业遗存的居住化再利用实践并以此作为解决城市住宅供需矛盾及公益性住宅缺乏的手段之一,促进城市转型更新及大力发挥产业遗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杨建华  刘文军 《华中建筑》2007,25(11):113-116
该文从建筑的原型出发,运用建构理论分析阐述了桂北民居中材料、结构与构造方式的建造特征.同时,分析形式是建造的结果而非目的,并提出用建造的逻辑去理解建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BIM技术应用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已被证明在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装配式建筑管理信息化更是离不开BIM技术的支持。为了实现BIM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全生命周期应用,发挥建筑产业化、信息化的综合效益,提升建筑品质,本文从施工总承包管理的角度,从工程技术、质量、安全、进度方面利用BIM技术取得的实际效益进行论述,梳理各阶段的BIM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8.
张鹏飞 《山西建筑》2012,38(4):14-16
指出名人故居是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的载体,承栽了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旅游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名人故居有着重要的传承、教育、经济价值等,以赵树理故居为例,试图从旅游和文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与建设,进而扩大赵树理故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生态住宅设计的节能新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节能型生态住宅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对环保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将建筑学适应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现实意义,从节能新技术的实践中,可以了解生态住宅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北京郊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的调研,分析了北京小城镇住宅建设的优势和特点,指出郊区小城镇住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