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按照公平兼效率的原则,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与退出机制十分重要。关键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居民经济和住房信息系统,为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提供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2)构建保障性住房申请联动审核机制,建立严格的审核、公示与监管制度。(3)完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促使非住房保障对象主动退出保障性住房。(4)制定住房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5)推进保障性住房产权制度创新,治理住房保障对象的违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2.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各类型保障性住房衔接不完善、退出机制操作性不强等弊端。这些问题使住房保障制度实践过程中出现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退出困难的现象。进化转化模式即在弥补以前住房制度不足的情况下提出的,该模式强调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房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并通过向商品住房的流转完成保障性住房的退出。通过对"政府应得收益"和"流通锁定期"2个指标的控制,政府可以调整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转化速度,从住房体系整体角度对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3.
陈宇 《山西建筑》2011,37(24):238-239
针对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资金不足,组织机构和制度不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建议及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完善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住房社会保障范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用地的筹措、住房租金管理制度及分配制度,结合社会保障性住房的特点,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我们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  相似文献   

6.
邢兆昆 《中州建设》2010,(14):16-18
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是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既是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力度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居民住房制度的长远安排。  相似文献   

7.
前言 1998年国务院23号文正式确立了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从此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推行的前几年因制度不完善,开发建设速度较为缓慢。2007年国务院发布24号文,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方政府编制住房保障的发展规划,首次把“保障性住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发力度和步伐迅速加快并呈现大幅度飞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住房公积金制度起源。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改革的产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住房公积金是国家为解决货币化分房而设立的职工个人住房储金,具有保障性和互助性属性。住房公积金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一直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住房公积金制度已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9.
"保障房谁来住?"--保障房如何分配已悄然发酵成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全面开展,保障房大面积交付期相应迫近.今后一段时期内,公租房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点,作为一种在后期运营管理方面有着显著差别的保障房类型,更要求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管理层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了行动."研究制定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及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办法,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完善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已经被列入今年住房保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检索法、比较分析法评述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障性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目标不明确、体系结构不完善、规划选址不合理与建设融资模式单一等问题。研究结论: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研究必须夯实保障性住房体系发展的理论基础,深化保障性住房体系发展关键问题研究,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9)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从而确保其能够有利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对当前保障性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希望可以有助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持续性发展,为人民创造福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六大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10月23日起正式施行,至此,山西省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运营、配租、供应、分配及退出等问题均有了明确的制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保障性住房退出制度的实施效果可以认为是低效、无效.本研究试图通过实地的调研、访谈来呈现保障性住房"内循环"制度实施的微观图景,评价制度实施绩效,获取主体的行为影响因素和微观行为环境,探究制度异常实践的原因,再提出制度优化措施,希冀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8月31日,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此次发布会明确了"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共同构建的住房保障体系,即"让全体人民都住有所居"并非福利分房,而是在加强供给侧各种住房制度的创新,增加供给。  相似文献   

15.
在保障性住房的后期管理中,以前被认为是"纸上谈兵"的退出难问题,正越来越多地在各地显现,退出机制已成为保障房管理的一大"短板".为此,国务院要求各地政府在2012年6月底前建立保障房退出机制.建立完善的、可执行的退出制度,已成为各地住房保障部门探索的新方向.这既是中央高层的要求,又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 一、保障性住房被占用的原因 目前全国各地保障性住房分配的模式,大多是以实物配租为主,货币补贴为辅.建设保障性住房,为住房困难家庭保底,体现了政府的民生之情.这种直接建房的好处是方便了保障对象,为受保障人免去找房的烦恼.但实物配租住进去容易,退出却碰到现实问题的阻挠.一旦发现不具备保障资格而占用保障性住房的问题要及时纠错,否则清退难度就大了.  相似文献   

16.
正一、保障性住房建设概况近5年来,宁夏全力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解决了120多万城乡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城市低保家庭廉租住房制度全覆盖,创造了在一个小区集中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房"四位一体"的保障性住房新模式,初步构建起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限价商品房、劳务移民房为补充的"3+2"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房价增长远远大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望房兴叹,保障性住房制度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了住房保障,但是我国实行保障性住房制度以来,一直存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该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保障性住房供应制度存在问题。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为我国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居住密度指标是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和建设环节的重要技术指标,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合理规划与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良好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国内外案例调研为切入点,结合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自身特点,对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合理的居住密度指标进行针对性地调研、研究和分析,总结出适合于上海地区保障性住房使用的居住密度指标,提出改善居住密度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对未来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产生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保障性住房的社会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是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的住房制度,其实施必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探讨了保障性住房的社会评价指标和内容,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的现实意义,并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结合青岛李沧区近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现状,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列举和分析,提出了通过集中建设、确保资金来源以及建立完善的准入退出制度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李沧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