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徐伟  段朝静  李明雨 《重庆建筑》2009,(4):I0001-I0001
本文提出了桥隧结合部的沉井式人工岛的方案,并讨论了施工工艺,从施工方面又论述了建设沉井式人工岛所应该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本文推荐的方案结构合理、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但是沉井式人工岛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有些技术问题需要用模拟试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解决,如沉井式人工岛周围泥砂冲淤变化规律、地震时人工岛的动水压力和动土压力分布规律、波浪的特点和力学性能等。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CECS 290∶2011《波浪腹板钢结构应用技术规程》的颁布施行,结合波浪腹板钢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规程的主要设计条文及其产生背景。鉴于波浪腹板构件具有较为独特的受力机理,对其设计计算的相关条款进行阐释,主要涉及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及连接节点等方面的设计计算理论,具体包括构件的强度计算、局部承压验算、支承加劲肋验算、腹板抗剪稳定性验算、构件的整体稳定性验算、变形计算简化模型、构件与结构变形计算简化方法、端板式节点中螺栓内力与端板厚度计算模型等,以及CECS 290∶2011中给出的适用于波浪腹板门式刚架的多种节点构造形式。另外,讨论波浪腹板钢结构在制作与安装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波浪腹板钢构件的轧制和焊接要求、制作和安装误差控制以及除锈与涂装防腐的相关标准等,并对波浪腹板钢构件自动化生产线及波浪钢板剪力墙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海上吹填人工岛工后不均匀沉降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传统路基填料难以满足要求。采用整体性好的泡沫轻质土作为路基填料是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有效办法,针对珠澳口岸人工岛路基泡沫轻质土设计要求,利用正交试验可快速有效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泡沫轻质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4.
依据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隧道混凝土低渗透、高抗裂以及长寿命的设计要求,采用低水胶比、高掺量矿物掺合料的方法配制满足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分析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以及胶凝材料组成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以及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优选出符合人工岛隧道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降低隧道混凝土结构开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水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将边坡模型置于水槽中,利用造波机产生具有不同波形的规则波浪对岩质边坡进行冲击试验,根据波浪冲击下岩质边坡内的应力与周期关系、应力与波高关系,可以把边坡前部划分威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应力变化规律相同,可以为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计算提供借鉴和指导,探索在波浪作用下水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6.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波浪在挡浪墙前的破碎形态,探讨了防波堤挡浪墙所受到的波浪力,并分析了挡浪墙结构设计对波浪力产生的影响,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9)
考虑装载海洋平台对半潜驳船运动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源汇分布法的装载平台半潜驳船运动响应与波浪荷载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波浪周期、浪向对装载半潜驳船运动响应的影响及波高对装载平台半潜驳船波浪弯矩的影响。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用来计算装载平台半潜驳船的运动响应及作用在半潜驳船上的波浪干扰弯矩;随着波高的增大,波浪产生的波浪干扰弯矩也随之增大,半潜驳船的稳性下降。  相似文献   

8.
波浪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应力会使海床土体强度沿深度产生非均匀性变化。利用Biot固结理论,分析了波浪作用下海床土体的体积应变随深度分布情况,在此过程中考虑了土体的渗透系数、剪切模量、海床厚度、波浪周期和水深对海床土体的体积应变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无限厚度的粉质海床,波浪作用下在0.12个波长深度处有强度硬层存在;当沉积物的厚度小于0.5个波长时,波浪引起的强度硬层位于海床表面,当沉积物的厚度大于0.5个波长时,波浪引起的强度硬层所处的深度随着海床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波浪引起的土体强度随着土体的剪切模量、水深、波浪周期及其渗透系数的影响在深度上呈现明显的非均匀变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日益明显,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灾害性极端气象事件频频发生。从假定在瞬时暴雨、强台风带来的高越浪量等更极端天气情况下,通过对人工岛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和整体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施工图设计断面的稳定性和防浪排洪的有效性,为设计可能需要采取的有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隧道及人工岛总体设计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波浪腹板H型钢柱绕弱轴的弹性整体稳定性,采用Timoshenko能量法推导出了轴心受压情况下波浪腹板H型钢柱的弹性临界荷载计算公式,分析了构件各参数对波浪腹板H型钢柱临界荷载的影响,并将本文公式结果分别与直腹板H型钢柱、其他学者得到的弹性临界荷载公式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波浪腹板H型钢柱的弹性临界荷载随着柱高的增大呈抛物线下降。波浪腹板H型钢柱的临界荷载高于直腹板H型钢柱,且随波幅的增大而增大,波长的变化则影响很小。忽略波浪腹板对截面惯性矩的贡献会低估临界荷载值,腹板厚度越大,偏差越大。本文提出的公式形式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空间发展是复杂的,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海岛因为其自身地形的原因,使其在城市空间变化中显现了具有独特的地方。基于对厦门的了解,本文浅析了厦门岛的空间发展变化,主要通过地理学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以行政区划分等社会经济因素为主,补充了地形、围填海、交通等厦门岛独特的地理学因素为辅进行探究,最终总结出各因素的影响,得出城市空间的发展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协调,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人工冻土弹性模量是冻结法建井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提高人工冻土单轴弹性模量预测的精确度与稳定性,利用灰色理论在处理小样本数据的优势,考虑影响人工冻土单轴弹性模量因素,提出了人工冻土单轴弹性模量的灰色理论预测方法,由于传统的GM(1,1)模型在预测时产生的较大误差,所以增加了原始序列的光滑度,优化了时间响应函数,由此建立了改进的GM(1,1)模型;并用改进的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传统模型高。该改进模型为人工冻土单轴弹性模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也为进一步了解冻土力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10种等效周期及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4种阻尼调整系数和5种加速度反应谱组合而成的200种等效线性化设计方法,分别对初始周期在0.6~1.5s之间、屈服位移在2~11mm之间的100个单自由度隔震模型进行位移估算,并与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拟合中国加速度反应谱人工波计算隔震体系的延性系数较采用拟合美国、日本和欧洲加速度反应谱人工波计算结果大,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采用拟合类似美国、日本和欧洲规范中的加速度反应谱与其对应的阻尼调整系数匹配较好,通过选择合理的等效参数计算方法进行等效线性化分析,可以获得精度较高的计算结果;现有的等效参数计算方法和阻尼调整系数方法很难使基于中国规范加速度反应谱的等效线性化分析具有较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邹为民 《山西建筑》2010,36(36):83-84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AM桩孔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泥浆重度、粘度、含砂率、钻孔深度及成孔时间等,着重研究了成孔时间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得出成孔时间越长,对孔壁稳定性越不利的结论,对今后AM桩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土体导热系数是预测人工冻结温度场发展、冻结壁厚度的重要参数,主要取决于固体颗粒成分、含水率和土体密实程度。本文以南京地区浅表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常温与-10 ℃冻结时含水率、干密度对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砂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质、含水率、干密度对导热系数影响显著,在试验含水率与干密度范围内,导热系数随含水率、干密度增加呈近似线性规律升高;冻土导热系数大于常温土导热系数,随含水率增加冻土导热系数的增加幅度与干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地震作用下大型地铁车站结构三维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三维等效黏弹性边界单元,阐述波动散射问题的自由波场输入方法,推广应用于三维水平成层半空间模型,采用集中有限元质量模型和有限差分的概念将地震动场转化为施加在人工边界节点上的等效荷载。基于某大型地铁车站,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ABAQUS软件建立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整体计算模型,通过局部人工边界的施加,实现了开放系统向封闭系统的转换,对土–地铁车站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整体三维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车站以及地基的振型特征。分析地铁车站结构在SV波及P波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得到相应的内力分布规律和结构不利位置。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地震波横向SV波输入时对车站结构最不利,结构刚度突变位置的构件内力也存在突变,而P波对结构的轴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物元模型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元模型综合评判方法,分析了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选取11个评价指标,应用物元概念和关联函数,建立了稳定性评估的物元模型。应用本文提出的边坡可拓评价的计算过程,对桂北高速公路K409+390~+528上行线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边坡野外实际情况相吻合,且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也相符,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本文的方法进一步计算出了待评边坡的级别变量特征值,反映出了偏向相邻类别的程度,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研究表明,将可拓学运用于岩质边坡稳定性的评估是合理可行的,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该方法可以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权重,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地下隐伏溶洞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振鲲  刘玮静  王成锋 《山西建筑》2008,34(12):112-113
指出了溶洞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主要表现在溶洞自身的稳定性和溶洞产生以后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两个方面,基于这些问题,利用理论公式推导和工程实例以及数值模拟手段说明了溶洞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陈维 《山西建筑》2007,33(25):84-85
采用不同人工边界区分区确定人工边界非外行波场,然后根据波动传播特点、应力状态及其自由地表反射规律和应力状态变换在时域下解析计算边界荷载,算例表明,斜入射输入技术简单、高效且模拟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气候与建筑一直相互作用并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海岛人居环境是人居营建体系里面的一个分支。本文以舟山群岛为例,挖掘海岛的营建体系必须考虑和适应的外界因素及应对的手法,对"过去-现在-将来"海岛的人居营建体系研究和进步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