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大蒜调味膏(蒜膏)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佐餐佳品,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但大蒜不锡保存,本课题以大蒜为原料,在原料处理方法,环境因素及辅料添加方法等方面对大蒜调味料的制造方法进行探讨,研制出可长期保存使用的,具有口味突出,颜色稳定的大蒜膏制品。  相似文献   

2.
蒜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佐餐佳品,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但由于蒜酶及某些氧化酶的作用,制成的蒜泥往往易于褐变变质,不易长期保存。本文从大蒜处理方法、环境因素及辅料的添加等方面对蒜泥制取方法进行了探讨。按本文所述方法制取的蒜泥,可长期保存使用,保质期可达六个月。  相似文献   

3.
世界大蒜栽培品种繁多,目前,育种研究向优质、独特风味、抗病虫、抗逆、节水和耐贮运方向发展。育种手段以高新技术(如分子标记,基因工程,远缘杂交,体细胞杂交)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重视遗传种质的搜集、鉴定、评价和保存,包括农艺学性状观察,理论指标测定和借助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可育大蒜植株,用这些大蒜杂交,  相似文献   

4.
泰安大蒜与金乡大蒜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动化静态顶空与气质联用的方法分析对比金乡大蒜与泰安大蒜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分析和NIST质谱库计算机检索,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大蒜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略有差别,金乡大蒜中含硫化合物总量高于泰安大蒜,并且,新鲜大蒜含硫化合物含量高于贮藏大蒜,存在显著差异。金乡大蒜和泰安大蒜检出的风味物质种类略有差别,地域性差别对大蒜风味物质种类影响不大,但是,在大蒜风味物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1,3-二噻烷、烯丙基三硫化物、烯丙基二硫化物以及而烯丙基四硫醚,在含量上金乡大蒜明显高于泰安大蒜。同时,研究表明,静态顶空与气质联用能够快速、简便、高效、准确地对大蒜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组分分析以及鉴定。  相似文献   

5.
大蒜的风味化学及其调味品的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大蒜的风味成份,简介制作各种风味调味品的反应机理、制法及若干大蒜调味料的配方,加工方法简便易行,产品含有大蒜的有效成分,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切割伤害程度对大蒜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的影响,应用气相色谱法对大蒜切割伤害后的呼吸强度进行测定,应用丙酮酸法对大蒜切割伤害后催化合成大蒜素的蒜氨酸酶活力进行测定,在感官评定的同时应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大蒜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蒜受伤后进行跃变型呼吸,切割伤害程度越大,大蒜呼吸强度越高,蒜氨酸酶活力越高。同时,切割伤害程度越大,大蒜风味强度明显越强、风味物质种类越多。大蒜受到切割伤害后的风味物质主要由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甲基-2-丙烯基二硫化物等硫化物以及硫醚类物质组成,在6 h蒜泥中检测出种类最多的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7.
大蒜酱的传统加工方法较多,但畅销的产品较少。采用清洗、热烫、除臭、粉碎、磨酱、炒制调配、装罐、封口、杀菌等工序加工风味富硒大蒜酱,用醋酸脱臭法对大蒜进行脱臭;定硫法测定大蒜素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硒含量;正交试验优化大蒜除臭和风味富硒大蒜酱配方。结果表明:大蒜的最佳除臭参数为食醋含量5%、温度90℃、除臭时间15min、食盐用量0.04g。风味富硒大蒜酱的最佳配方为大蒜和辣椒比3∶7,分别含大蒜15g、辣椒35g、食盐5g、蔗糖3g、油脂21g、豆酱15g、味精0.3g、食醋3g、姜粉和花椒粉各0.35g,获得嗜好性风味富硒大蒜酱产品。  相似文献   

8.
大蒜含硫化合物及在加工中的变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作为一类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药食两用物质,应用广泛。大蒜最重要的风味成分和特征功能成分是含硫化合物,其种类和含量会由于不同的加工方式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大蒜制品的风味、营养和功能发生变化。文章综述了大蒜含硫化合物在加工中的变化及变化机理,可为大蒜深加工产品的功能化开发及合理利用加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超高压处理对大蒜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蒜经过200、400和600 MPa保压处理20 min后,采用评分法进行感官评定,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挥发性风味物,探讨超高压处理对大蒜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大蒜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含量都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硫醚类物质的相对含量由处理前的54.46%变化为处理后的59.39%、41.38%和22.73%,导致感官评定中大蒜风味强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弱。  相似文献   

10.
大蒜含硫化合物及风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也是中药材,具有抗菌等多种功能性。含硫化合物是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大蒜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主要原因。蒜氨酸作为这些含硫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在蒜氨酸酶的酶解催化下生成大蒜素,随后大蒜素降解为其他含硫化合物。本文介绍了大蒜中与风味相关的含硫化合物,含硫化合物转化的关系及其具有的生物活性。介绍了不同加工处理方法对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及风味的影响,以及黑蒜的制备及风味改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21%的乙醇浸泡大蒜制得无臭大蒜汁,并用无臭大蒜汁与苹果汁复合,制成风味独特的无臭大蒜苹果汁复合饮料。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无臭大蒜苹果汁复合饮料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营养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2.
大蒜和洋葱风味物及其萃取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本文综述了大蒜和洋葱的风味前体及其产生风味的机理,主要论述了不同萃取方法对大蒜和洋葱风味物的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从而指出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是最有效的风味萃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原风味大蒜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既保持大蒜原来形状及风味,又无臭味大蒜制品的制作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干燥方法对干燥大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冷冻干燥和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2种干燥方法对干燥大蒜中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和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富集,分析新鲜大蒜、冷冻干燥大蒜、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大蒜的风味物质,经气-质联用法(GC-MS)检测,对2种不同干燥方法所得干燥大蒜的风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得到的大蒜产品可以达到和冷冻干燥相似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天然芦笋汁的工艺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保持芦笋风味而不加化学防腐剂为原则,对天然芦笋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试验,从而得出其合理的加工工艺,并达到长期保存芦笋汁、保持其风味及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蒜风味的形成及香气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大蒜风味形成的机理,评估了大蒜挥发性物质和香气成分,对大蒜挥发性物质的应用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17.
泡菜的风味化学及呈味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本文论述了制作泡菜的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对泡菜风味形成的原理、泡制过程中蔬菜化学成分的变化、泡菜盐水能长期保存的原因以及影响泡菜风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韩国泡菜的制法及其风味化学原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韩国泡菜的定义、特点,对韩国泡菜制作的风味化学原理、风味的形成、制作过程中蔬菜化学成分的变化、韩国泡菜能长期保存的原因、影响韩国泡菜风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重点研究,介绍了韩国泡菜的功能作用、韩国泡菜的制法.  相似文献   

19.
以氨态氮、多肽的含量及感官评定值为指标,结合风味物质分析,分别研究了添加大蒜粉、VC和柠檬酸对草鱼内脏蛋白质调味基料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VC、大蒜粉和柠檬酸均能促进风味化合物的形成,大蒜粉最适添加量为0.1%,检测到22种香味活性化合物;VC最适添加量为0.2%,检测到25种香味活性化合物;柠檬酸最适添加量为1.5%,检测到23种香味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以打破休眠期的大蒜为原料,制备白色、绿色和黄色3种颜色大蒜,对其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自由基清除率、风味及味道进行测定,探究不同颜色大蒜的营养价值、抗氧化能力及感官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大蒜的营养价值、抗氧化能力及感官品质存在显著差异。新鲜白色大蒜中含有较多总酚,绿蒜次之,黄蒜中最少。还原糖含量恰恰相反,黄色大蒜含量最高。不同颜色大蒜都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强弱为新鲜白色大蒜>绿色大蒜>黄色大蒜。风味分析中,氮氧化合物(W5S)和硫化物(W1W)的感应器具有明显响应值变化,且响应值大小排序为黄色大蒜>绿色大蒜>新鲜白色大蒜。而味觉上,咸味、甜味、酸味、苦味上存在明显差异。绿色和黄色大蒜保持较好酸味,同时甜度下降。新鲜白色大蒜可以较好维持咸味和苦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