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水导管架滑移下水的安装分析技术和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管架滑移下水是安装重型导管架的一种常见的方式 ,2 0世纪 70年代初国外已开始在海上实施导管架的滑移下水 ,80年代初 ,有关导管架滑移下水的数值模拟分析和安装技术已趋于成熟。随着我国对海上深水油田的进一步开发 ,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掌握这方面的分析技术并使之应用于我国深水开发工程尤为紧迫。在参阅OTC论文、国外的相关出版物和规范的基础上 ,对导管架滑移下水过程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 ,并结合一个工程算例进行了分析 ,算例中使用的软件为MOSES。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深和组块重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深水导管架采用滑移下水的方式安装。本文结合南海某导管架滑移下水设计实例,阐述了下水驳船初始状态各参数选取原则,分析了其他参数和导管架结构对导管架下水姿态的影响,对导管架滑移下水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廖光明 《中国石油》2008,(10):79-79
4月28日,由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的亚洲海上油气田最大平台导管架——番禺气田深水导管架在3800吨大型起重船“蓝疆”号和亚洲最大、世界第二、载重能力达6万吨的导管架下水驳船——海洋石油229及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下水并扶正,经水下机器人检测,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达到了国际水平,这标志着海油工程在深水领域进行超大型海上导管架下水作业和安装方面又创造了新纪录。图为平台导管架安装作业现场,  相似文献   

4.
重量较大的深水导管架一般采用滑移下水、小浮吊辅助扶正的施工方式。下水驳船的尺寸和其初始状态的选择,会影响导管架的下水过程。同时,导管架重量和重心的不确定性、导管架下水滑撑与驳船滑道之间滑动摩擦系数的不确定性、导管架舱室破损以及施工海况都会影响下水分析结果。本文依据Noble Denton规范,对上述参数和敏感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文中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导管架滑移下水的计算分析和海上施工作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亚洲最大导管架下水驳船"海洋石油229"船为研究对象,以在建的陆丰15-1项目深水导管架DPP为例,对导管架下水驳船进行导管架运输和滑移下水工况下的运输稳性、下水稳性、总纵强度等关键技术参数适用性分析.根据驳船及陆丰15-1DPP导管架现有技术参数,进行了下水驳船适用性改造技术研究,提出增加浮箱的方案来增强驳船稳性以...  相似文献   

6.
文昌油田深水导管架安装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文昌油田13-1/13-2导管架海上安装的关键过程,总结了导管架海上安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借鉴SAIPEM公司先进的施工方案,提出深水导管架安装的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如何节约浅水导管架安装过程中使用大型浮吊资源,降低海上安装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在海况相对稳定的浅水区,利用可回收软性气囊提供的廉价浮力,借助于半潜式的下水方案,可达到降低浮吊钩头力,减轻或摆脱浅水导管架海上安装对大型浮吊的依赖,降低海上施工成本的目的。结合锦州25-1南项目CEPF导管架的海上安装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介绍了采用软性气囊助浮进行海上安装浅水导管架的技术。CEPF导管架安装的工程实践成功地验证了气囊布置、固定、保压、助浮和拆除等方面的可靠性,有效地降低了钩头力,可显著降低海上施工安装成本。  相似文献   

8.
文昌油田深水导管架安装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介绍文昌油田 13- 1/13- 2导管架海上安装的关键过程 ,总结了导管架海上安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并借鉴SAIPEM公司先进的施工方案 ,提出深水导管架安装的施工技术 ,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导管架滑移下水过程是指导管架从有一定纵倾的下水驳船上靠自重滑移下水,直至与驳船分离并在水中达到漂浮状态的过程。文章以文昌13-6导管架为模型,采用MOSES软件对下水过程进行时域模拟,并且运用敏感性分析计算来综合判断导管架和驳船下水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整个下水过程安全可靠,且与海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较深水导管架滑移下水后,漂浮在海面上,需将其扶正。由于较深水导管架自身重量较大,简单的依托浮吊无法将导管架扶正,需借助将导管架充水和浮吊的配合将导管架扶正。本文介绍了两种扶正技术,有助于相关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导管架扶正技术,并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