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自来水厂自控系统应用的介绍,说明可编程控制器PLC在自来水厂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研究基于磷污染负荷评估模型,建立各小流域与空间降雨关联关系,对接实时降雨、预报降雨等数据进行模型在线改造,并以常州滆湖为例,设计开发数字孪生滆湖系统,实时掌握当前、历史及预报入湖污染负荷,为滆湖河湖修复提供基础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3.
洪灾损失评估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艳  李娜  王杉  王静  张念强 《水利学报》2019,50(9):1103-1110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之一,每次大的洪涝灾害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开展洪涝灾害损失评估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洪灾损失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地物空间叠加分析和洪灾损失评估模型,在GIS平台上集成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洪水淹没数据,开发完成独立的洪灾损失评估系统,实现了受淹对象分析和损失评估的通用功能,可实时地对洪水淹没范围内人口和资产的受淹及损失情况进行快速而精细的评估。并在杭嘉湖区(沪)开展了应用实例研究,与实测调查统计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模型和方法评估的洪灾损失与实际相符,开发的相关系统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能够为防洪减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基于工序能力指数的工程质量评估模型,对工序能力指数值进行了评定,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置方法.经实证计算、分析,表明该工程质量检验模型应用方便,可起到质量检验的目的,为制定和改进质量措施,以及改进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型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快速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正在全国性开展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工作,但是大部分城市缺乏城市管道现状普查资料且没有系统编制过城市雨水管道规划,因此,在进行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评估和绘制城市积水风险图的过程中,面临缺乏管道数据、无法构建模型的困难。针对此情况探讨大型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快速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基于这种方法,以北京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案例采用的DEM面积为1 414km2,精度为5m×5m,选取模型为DHI的MIKE 21。最终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北京市中心城共有内涝积水点79处,积水深度为0.2~2.5m,历时30~200min。  相似文献   

6.
大口径PCCP生产工艺流程与厂区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工艺、厂区布置、设备配置和生产能力等方面总结了4 m直径的超大口径PCCP管道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成功生产舜口应用,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水利水电项目管理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管理单位长期以来各自经营、分散独立作战,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科学和长期、有效的评估模型及方法来衡量项目管理的优劣。作者通过参与执行项目的“国际卓越项目管理模型”的评奖实践,提出了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黄河上游来水不足和下游严重缺水的状况,自1997年开始开展了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人工增雨作业。近20 a来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增雨效果。回顾和总结过去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对于以后工作的开展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如何对人工增雨的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科学合理地指挥高效人工增雨作业,仍然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黄河上游河曲人工增雨作业区与对比区域的降水过程中云雨物理量的变化特征,采用统计检验与物理检验两种手段来评估人工增雨效果,进而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与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降水过程变化流域径流响应过程,从作业区及其代表子流域详细评估径流过程及各水平衡分量的差异。通过集成适宜于本区域云雨物理过程分析方法、分布式降水径流物理模型、时序差异性监测统计方法,提出科学客观、全面系统的研究区人工增雨降水效果与径流响应的定量方法,给出作业区客观全面的降水量与径流量评估结论,并对20 a来人工增雨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状农业抗旱能力形成要素,选择了水利工程建设、经济实力支持、农业生产水平以及抗旱组织管理等4个代表性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并分流域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目标评价方法确定代表性指标构成要素,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层权重;提出农业抗旱能力评价等级,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结果,分市(州)评价了现状甘肃农业的抗旱能力,为甘肃省农业实现高产稳产提供更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暴雨管理模型(SWMM)对深圳市中心福田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分析。将一次实际降雨情境、深圳市暴雨强度公式中T=1 a或3 a作为情境输入,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三种情境中,经排水管网排入福田河的总悬浮固体(TSS)分别为24 806 kg、24 610 kg、24 801 kg,化学需氧量(COD)分别为16 380 kg、14 513 kg、16 160 kg,总氮为869 kg、584 kg、862 kg,总磷为37 kg、28 kg、40 kg。结果显示,非点源污染对河流污染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胡超  付文军  刘璟  曾杰  刘凯 《人民长江》2015,46(7):88-91
在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时,主要依据测风数据及气象站数据,但由于测风数据往往缺测或不合理,而距离最近的气象站所提供的气象数据与同期的测风数据的相关性一般较差。鉴于此,引入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测模型COAMPS对湖南T风电场工程区域内风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并首次将中尺度数据应用于测风塔缺测和不合理数据的插补中。结果表明,中尺度插补订正后的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月平均值误差为4.87%,标准偏差误差为9.8%,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风电场风能资源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旱情指标是准确判别旱情等级,有效进行防旱抗旱的重要依据。为做好旱情实时评估,避免或减轻管理性干旱所造成的损失。以山西长治市为例,从引发干旱灾害受自然地理、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因入手,分析了区域旱情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以农业旱情、旱灾损失情况和抗旱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区域农业旱情受灾程度进行了评定,划分了干旱易发地区;以历年旱情过程分析,解释了应用农业旱情指标和降水距平指标进行干旱等级划分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地域分布、年际、年内变化特征的分析与实时旱情的实践与验证,提出了以水文干旱指标与实时农业旱情相结合的方法作为评价该地区的旱情指标,使干旱程度的描述能力更强、防旱抗旱减灾的依据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取水口附近河床冲刷深度主要包括水流引起的自然冲刷、因过水断面缩窄产生的一般冲刷以及桩基阻水形成的马蹄形漩流引起的局部冲刷三部分.杭州市高新区自来水厂位于钱塘江闻家堰河段,由于其结构复杂,难以用公式计算,因此采用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工程附近河床的自然冲刷,由水槽模型试验探讨水流作用下取水口附近的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为工程建设、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胡亮  钟启明  陈亮 《人民长江》2021,52(4):201-208
大坝溃决是一种低概率高风险的灾害,研究一种可靠的溃坝生命损失评估方法对于溃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显得尤为必要.但由于致灾环境复杂,生命损失受到定性与定量因素的耦合作用,造成了致灾因子体系的不确定性与灰色性,使得生命损失难以定量评估.通过对具有生命损失统计数据的16座大坝溃坝案例进行分析,基于双对数坐标构建了风险人口与生命损...  相似文献   

15.
山丘区小流域SCS-Nash产汇流模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得部分地区水文系列资料的一致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得这些地区逐渐变成缺资料地区或无资料地区,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测(PUB)问题一直是国际水文的研究热点,而山丘区的无资料小流域PUB更是其中的难点之一。分别选取了资料条件相对丰富的江苏省北部的黑林、南部的横山水库、中田舍等3个代表性的山丘区小流域,通过考虑前期30d降雨量、增加经流曲线数(curve number,CN)分级和对SCS模型的常数项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江苏省山丘区小流域的SCS产流模型;并将其与基于地形地貌参数的Nash汇流模型结合,构建了山丘区小流域的SCS-Nash水文模型,并选取江苏中部的中田舍小流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SCS-Nash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研究区域小流域的PUB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开发抽水蓄能电站的巨大潜力已得到业界普遍认同.目前所开展的研究工作,是为了对抽水蓄能开发计划可能会给电力系统带来的经济和技术效益进行准确评估提供技术支撑.从课题的立项及目标、承担课题的团队、研究思路、工作流程及进度,以及课题所需资金来源等方面,较为详细地对研究课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巨型水电工程建设的特点,在国内外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按照MECE原则建立了应急能力评估体系,评估体系由两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5个。在白鹤滩水电工程的应用结果表明:评估体系能够发现应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确定应急能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可为水电工程建设的应急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旱灾是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第一大自然灾害,旱灾损失评估是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基于简化的Jensen公式,建立旱灾农业损失动态评估模型,结合灌溉方案,对采取灌溉措施后的抗旱效益进行评估。选取徐州市丰县为研究区域,以2002年6月1日至2002年10月31日为评估时段,结合旱灾农业损失动态评估模型,计算得到采取灌溉措施后挽回的粮食总产量,以此对农业灌溉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使用方便,可以实现对旱灾损失及灌溉效益的动态评估,为抗旱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对国内外干旱评估方法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干旱起因是降水偏少,但发展成灾,则有一个缓慢渐进过程,它不仅取决于降水、气温等气象条件,还与地形、土壤、作物等因素密切相关。考虑到旱灾的成因是多条件的,旱灾的影响和体现也是多方面的,只有结合干旱发展的各阶段,才能全面地认识和评估旱情。利用基于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干旱模型,在完整模拟干旱发生发展和结束过程的基础上,整合多种旱情指标,提出能反映干旱发展过程主要特征的旱情综合评估方法体系,并以长江上游川渝地区2006年严重干旱事件为例,开展了应用示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旱灾是制约辽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开展干旱的监测预警与评估系统建设对于抗旱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挖掘现有数据资源,利用3S(GIS,GPS,RS)、数据库、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构建了辽西北干旱监测预警与评估系统,实现了对旱灾发展过程的监测、预警与评估。利用2000年后7个典型干旱年的资料对系统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以进行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