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基于多源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等方法,搭建了评价城市老年服务设施的供需空间匹配的分析框架,并对南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南京中心城区内的各类老年服务设施中,医疗卫生设施的供需空间关系已较为合理,社区养老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和公共活动开敞空间仍有明显的供需失配现象。基于评价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各类老年服务设施供需匹配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旅游引力模型的逆向推导及超制图学理论,通过南京客源城市游客量与百度指数,计算66个大中城市至南京的可达距离与吸引距离,通过原地图的变形形象地展现并分析客源市场的时空收敛及特征。结果表明,交通与通讯技术的"时空收敛"效应对南京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产生明显作用,旅游现象及网络搜索行为下所反映的人们前往目的地旅游的可达距离与吸引距离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收敛。由于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可获得性的趋同导致空间摩擦减弱,吸引距离收敛更为明显。时空收敛所带来的感知范围扩大,将使居民旅游和休闲出行大量增加。研究结果为旅游城市与客源城市的空间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并为南京市旅游市场运营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保障房作为解决城市中住房困难问题而出现的保障措施,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区位、交通等方面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部分国内外学者关于保障房选址的研究,总结出选址的特点,提炼出影响住房选址的三个影响因素:区位、景观、再就业。并通过制定评价分析模型对江北新区四个典型保障性住房实例进行分析,对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领域提出相关基本原则及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面、准确地把握广西当前城市空间联系格局,对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相应指标,利用引力模型对广西城市的城市质量、城市间综合距离和城市间的吸引力进行计算,评价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城市空间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各城市发展不均衡,南宁中心地位高;广西整体城市空间联系不够紧密,呈“西南密、东北疏”联系网络,南北区域的城市空间联系差距明显;受屏蔽效应影响的城市和边缘城市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5.
研究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水平,有助于优化全省空间资源配置和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全省城市转型和城镇化健康发展。本研究引入引力模型来计算山西省11个市的空间引力值,并根据断裂点公式计算的结果分析山西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和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核心地位显著,高首位度特征突出;以省会太原市为核心的山西省中部城市群形成高度关联区域;山西省城市发展偏心化。最后,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优化交通网络和区域对接关联水平为出发点,提出加强山西省城市间相互作用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山西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优化山西省城镇化空间布局,增强各级城镇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的引力关系,能够探索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这是合理划分城市圈内城市组团,实现城市组团协同发展的基础。基于城市竞争力和矢量的城市引力模型,通过加入心理距离相关理论对模型进行了改善,并以成都城市圈为例,阐述成都城市圈引力格局现状及经济联系。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后的城市引力模型计算的引力结果,反映出城市相对引力现状基本符合客观事实;成都城市圈明显呈现出“一家独大”的经济格局,成都市的城市竞争力和引力远远超出平均水平,整个城市的经济联系过于分散,区域内各城市发展不均衡,有待未来改善。  相似文献   

7.
葛静  蒋伶 《江西建材》2021,(4):231-232,234
文中以南京市鼓楼区多个代表性样本社区为例,尝试通过构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供需协调评价体系,从供给、需求和供需三个维度,对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供需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供需匹配特征提出因类而异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协调配置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2):121-122
在引力模型框架下,将城市间物理距离改进为基于交通时间和货币上的相对距离,构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2012年和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旅游影响力,并运用ArcGIS10.2软件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旅游经济联系格局从以北京为中心的"单中心放射型"演变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双核心网络型";北京的旅游影响力在京津冀城市群处于绝对优势,天津次之;河北省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以及各城市的旅游影响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巨大上升空间。京津冀三地应联动整合旅游资源,开发跨区域旅游大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建立区域旅游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平台使旅游发展低阶梯度地区能够直接承接高阶地区的前沿旅游创新成果;在政府引导下通过促进行业协会、旅游龙头企业、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对接与合作,发挥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IWOM数据量化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便民服务4类市场主导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同时构建基于NA-MCR模型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供需匹配框架,并以北京市回天地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需强度分布上,回天地区东西两侧各形成1~2处高强度供给区,需求空间强度分布相对分散;(2)在综合供需空间匹配上,回天地区公共设施的供需匹配度和匹配模式存在一定空间分异,该现象由高口碑分值设施过于集中的分布和低适宜性步行空间的负面影响所致;(3)在分类空间匹配上,除便民服务类外,回天地区其他3类设施在匹配度方面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空间自相关是研究要素数值关系及其空间关系的有效方法,以此为技术支撑,从可达性、设施质量、人口分布密度、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四个维度构建义务教育设施空间公平性的评价体系。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研究范围,分析义务教育设施可达性和教育质量配置水平的差异化特征,然后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Geo-Da平台分别把人口分布密度与义务教育设施密度、教育质量和房价相结合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判断甘井子区的义务教育设施空间公平性是否存在差异,并基于公平评价总结出义务教育设施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对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提高公园绿地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在精细空间尺度下对人本视角思考不足的问题,从供需两方面同时改进模型,并用于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模型从供给方改进,增加了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内服务功能多样性指标,用以衡量公园吸引力;从需求方改进,引入Huff模型,考虑了人们对公园绿地主观选择概率。以成都市三环内为例,分析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及供需现状,结果显示:1)可达性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呈“西高东低”;2)可达性高的区域呈团状聚集分布;3)区域内供需关系不理想,“供给不足”和“供给匮乏”的区域总面积占比89.49%;4)供需较好的区域聚集在东坡街道及其周边。基于评价结果,对供需失衡区域进行分类,并针对性提出近期微更新、中远期规划及长期适配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渐成熟,物业服务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物业服务质量的有效测评对于提高物业企业服务水平和业主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SERVQUAL模型为理论依据,构建了物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以南京市住户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南京市物业服务整体水平一般;可靠性和响应性维度对物业服务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不同的物业档次下,物业服务质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档次越高的物业,住户对物业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也越高。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改进物业服务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前言中国气象局在印发的《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愿景:到2023年初步实现气象服务模式从单向推送向双向互动转变,服务体系从低散重复向集约化转变,增强在线互动、情景体验等公众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江苏省气象局编写的《“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增强公民气象素养,借助社会资源提高气象科学知识社会普及程度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和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寻找并布局满足创新主体需求且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活力的创新空间成为未来城市空间优化的重点之一。研究发现,创新主体在城市内的空间区位一般遵循邻近智力与产业资源、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置完善、创新政策集中度高、与中心城区距离适中、生态环境优美等规律。同时,产业型与知识型创新主体在地块层面分别呈现主要集聚于产业园区与校区的特征。基于创新空间布局规律,提出因“创”制宜、集成高效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总体原则,并构建了涵盖智力与产业资源邻近性、设施配置水平、城市区位、生态环境条件等评价要素在内的技术框架。最后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对技术路线应用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6)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且群体的差异性较大,对于残疾人来说残疾人福利对其改善生活至关重要。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对残疾人福利供需状况展开深入调查,并利用供需差率等指标分析福利供需差距状况。结果显示南京市残疾人的福利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且结构不匹配。基于此提出应该健全残疾人福利法律体系,建立残疾人福利津贴制度,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根据残疾人福利需求偏好有针对性增加相应供给等对策缩小残疾人福利供需差距,实现残疾人福利供给均等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探究城镇网络特征是城镇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较少关注中观区县尺度且缺乏不同类型的网络对比。文章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分别构建表征联系可能的空间本底网络、反映实际联系的人流通勤网络,从点、线、网3个层面对比分析二者特征。研究发现:(1)杨村街道在两种网络中均处于核心地位,边缘节点的人流通勤联系强度要弱于空间本底网络;(2)空间本底网络的点对联系格局为单核放射状而人流通勤网络为双核放射状;(3)两种网络的子群分布差异较大,整体网络完善度较低。建议从完善整体网络、增强局部联系、提升个体实力3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大型购物中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目的地,其布局优化成为提高绿色出行水平的重要规划手段,对绿色城市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于导航平台获取等时圈数据,可以获得准确、更具时效性的出行成本,同时避免复杂的人工构建路网数据集的工作量,为研究提供更加高效、真实的数据基础。因此,基于高德地图提供路径规划功能获取的大型购物中心“绿色服务圈”,关注大型购物中心的绿色出行服务范围与人口需求的匹配,从深圳市全域大型购物中心绿色出行服务水平和各个大型购物中心绿色出行服务的供需匹配两个层面评价大型购物中心绿色出行(包括步行、骑行、公共交通出行)服务能力的理论框架,探讨深圳市现有绿色路网建设能多大程度满足居民的购物出行需求,更真实地了解居民到达大型购物中心的难易程度。最后提出提升大型购物中心绿色出行效率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供需匹配"理论为基础,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中的阅览藏书空间、出纳检索空间、公共空间和网络空间进行ASTM评价。在确定各空间的评价指标后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读者对各空间供需情况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既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意见又能为图书馆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成都市(不含简阳)为例,基于成都市移动手机信令数据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了成都市老年人口聚集分布情况,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养老设施点位最优选址问题,为成都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提供了一种创新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紧邻深圳市创新产业中心的松坪村三期保障房为案例,研究保障房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匹配问题。研究发现,松坪村三期保障房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在总量上基本达到现行规划标准的要求,但部分设施所提供的服务与居民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的错配。基于对这种供需错配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应形成适宜保障房的配套理念和标准、混居时应防止高收入群体对低收入居民服务空间的挤出、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有效性等建议,以期促进保障房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