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以2019和2020年永定河3次生态补水实测数据为基础,探讨分析了平原北段生态补水期间的渗漏特征,建立了基于达西定律的河道渗漏量与园博湖水位及地下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经验公式,为在无法准确获得平原北段断面流量观测数据时的渗漏量计算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常态化补水情况下对园博湖53 m高程以上堤岸地层渗透性影响不大;平原北段渗漏量与园博湖水位总体呈正相关性;补水模式对平原北段渗漏量影响较大,2019年春季的小流量长历时补水模式下其渗漏损失率最大。研究成果为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的水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5.
6.
7.
为了扩大永定河生态补水效益,减小补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有水河长与流动时长,根据近年来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情况,重点梳理永定河平原段生态补水中存在的问题,量化了生态补水过程中各项数据,并针对性提出优化调度建议。在水资源总量刚性约束的情景下,通过小流量多水源分段补水、扩容联动溪流、改建生态补水单孔闸,实现水资源紧缺情景下的补水效益最大化;在水资源丰沛情景下,通过启用流域内外多条补水路径,进一步扩大受水区域,充分利用蓄滞水库、湖区及砂石坑等强渗漏能力的特点,补给地下水,增加境内地下水资源储备量。同时借助跨河设施等有利条件,解决视频、水情监测设备安装痛点问题,实现补水情况全河段、全天候监测,提升永定河水资源调度的自动化与智慧化水平,打造经济高效、安全运行的调水模式。 相似文献
8.
史荣英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6):21-22
文章采用19个洛阳市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点,选择23项地下水质评价因子、20项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因子,对洛阳市浅层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目的在于客观反映洛阳市浅层地下水及饮用水源现状,为该地区今后水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本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矿化度及灌溉系数三项指标的综合分析评价,较清楚地反映了该区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同时说明了水化学类型、矿化度、灌溉系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为该区更好地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天津市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分析及腐蚀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地铁设计施工的勘测资料,针对天津市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分析了地下水形成原因、水质检测数据以及地下水存在的腐蚀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腐措施.这对于天津市区在各项地下工程建设中防腐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全市35眼地下水井的水质资料,分类评价了衡水市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颍上县除城关镇外的广大区域群众生活用水几乎全部来自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阐述浅层地下水水质调查的意义,对浅层地下水水质的水化学类型、水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玉霜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6):7-9
通过近几年对新乡市浅层地下水的动态观测和化验分析,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6)和《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93),对新乡市区浅层地下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新乡市浅层地下水已受到较普遍的污染,水质变差,大部分地区的总硬度、矿化度、硫...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水是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内容,当前生态补水实践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且生态补水目标和方案制定依据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通过梳理永定河和潮白河近年开展的生态补水过程,比较了生态补水的目的 与背景、补水水源、补水路径及补水效益等特征,总结了生态补水的发展趋势,即生态补水逐渐由单一水源补水向多水源联合补水演进、由单一补水目标向多目标综合补水演进、由单一路径补水向多路径联合调度演进、由单一补水效益向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演进.最后从理论体系完善、实践经验总结及适应韧性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生态补水工作的发展建议,为区域生态调度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18.
在分析国内外再生水回灌地下水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灌试验场为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等分析方法,分析再生水进入含水层后污染物运移变化规律及水质变化情况,分析再生水回灌浅层地下水的可行性,以及回灌地层对于再生水水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净化和去除作用。同时通过使用发光细菌,评价了再生水回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对城市再生水的综合无害化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河冲积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其污染的分布特征与地表水污染有密切的联系,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业污灌等污废水通过各种途径渗到地下水中,导致浅层水受到污染。本文通过水质污染现状、原因及其机理分析,阐明了防止污染水质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