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振娟  王英 《人民黄河》2023,(3):85-89+96
为建立合理有效的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引水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补偿主客体界定、补偿标准核算、补偿资金筹集和补偿费分配4个方面探讨甘肃省白龙江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采用直接成本测算模型测算水源区水利生态补偿标准,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测算相邻上下游之间的水利生态补偿标准,按因素法确定分配指标权重,估算出引水工程沿线涉及的甘肃省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以及陕西省延安市可获得的年度补偿资金。结果表明:引水工程沿线可筹集资金主要涉及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合计为19 218.14万元;水源区水利生态补偿费用为2 119.69万元;相邻上下游间水利生态补偿主要对水质改善突出、节水效率高的县(区)进行资金补偿,总额为17 098.45万元。  相似文献   

2.
彭敏  张陵蕾  李永 《人民长江》2020,51(4):70-74
关于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多基于生态服务价值及机会成本的估算,忽略了补偿主体的补偿能力及意愿,因此引入生态补偿系数,表征补偿主体的补偿能力及意愿,并对补偿标准基数进行修正。补偿基数主要通过量化水电开发产生的外部性价值确定,补偿系数则依据Vague集相似度量理论计算的补偿主体综合发展指数确定。以白鹤滩水电站及其主要受益方凉山州为例,进行生态补偿标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白鹤滩水电站产生的正、负外部性价值分别为144.78亿,4.91亿元,补偿系数为0.363,补偿标准阈值为[50.77,139.87]亿元。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补偿中补偿能力及意愿的量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提供科学合理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持续供给,在总结现有耕 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博弈模型,综合条件价值评估法和改进当量因子法,对河 南滑县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河南滑县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为3551 元/(hm2·a),介于全国现行县级补偿标准与省会城市补偿标准之间;通过博弈模型把改进当量因子法 与条件价值评估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农户平均受偿意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农业对当地 GDP的贡献度等多种因素,计算方法相对合理。该方法所需数据易得,计算过程简单,考虑因素全面,便 于推广,可为其他地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测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界定涉及到经济学领域的诸多内容,而横向生态补偿更需要一个相对统一、可量化的标准。目前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多在定性范围内分析,定量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主要原因是量化标准难以确定,不利于补偿方与受偿方之间有效协商。基于流域生态经济价值模型,结合横向生态补偿的模式,提供了一种量化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水库环境补偿效益计算方法,根据水库环境资源补偿效益的内涵,引入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给出水库环境资源补偿效益计算模型,估算了黄河上游1990年以前投产发电的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和青铜峡5座水库环境资源补偿效益。结果表明:至1997年底,甘、宁、蒙三省(区)得到水库土地资源补偿效益约为112.50亿元,5座水库旅游环境补偿效益为300~480万元/a,龙羊峡和刘家峡两库湿地补偿效益分别为7 162.1万元和2 431.0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河湖地下水回补是《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综合治理措施的重要任务。水利部高度重视,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河段实施了为期一年的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取得了显著效果。河湖地下水回补成为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俊奇  刘畅 《给水排水》2020,56(5):84-88
通过雨水下渗来补给地下水对于维持和恢复健康的水文循环十分重要,许多国家都在雨水管理相关文件中强调应重视下渗,然而缺少量化的引导性指标使得政策的落实效果欠佳。美国部分州的雨水管理标准体系中设置了地下水回补体积控制指标,通过对其定义、标准及计算方法的梳理和分析,对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体系的完善、制定雨水下渗回补地下水指标的标准以及推进指标落地的统筹保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潮白河南水北调水源回补工程自2015年起开始实施以来,为密怀顺地下水源地可持续供给和河道生态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分析了密怀顺地区长期地下水位监测数据,通过水位变差法及水均衡法对2015—2018年补水期地下水储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补水河道附近地下水位对补水的响应较快,长期有水河道渗透性能明显降低。水位变差法适用于补水河道附近监测井较多的情况,考虑降水、开采等因素,计算得到的地下水蓄变量与实际情况较符合。而水均衡法准确性取决于系数的取值,调水较多年份,主导储变量的是河道回补、降雨入渗及开采,来水量较小年份,侧向流出量占比提高,作用不可忽略。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内生态补水工作持续开展以及地下水回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改变将会导致地下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化。通过系统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数据交互关系,将二者进行耦合迭代,计算规划年地下水可开采量,并将其应用于新疆鄯善县。计算结果显示,随着规划年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开发利用格局改变,当地地下水可开采量和超采量分别由现状年的23469万m3和18592万m3衰减到2030年的13730万m3和0万m3,较好地解决了规划年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准确量化难题,可作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郑野  聂相田  苏钊贤 《人民黄河》2023,(4):92-95+101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核心要素。从水质水量双视角出发构建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水源区为例进行生态补偿量测算,并对受水区各省市生态补偿量进行了分摊测算。结果表明:河南水源区对受水区水质产生正外部性影响,从水质角度受水区应向河南水源区补偿2 667.89万元;河南水源区为受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从水量角度受水区应向河南水源区补偿21 719.55万元;以受水区用水比例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权重对总补偿额24 387.43万元进行生态补偿量分摊测算,北京、天津、河北和河南分别应承担补偿量为4 755.55万、2 560.68万、7 682.04万、9 389.16万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从"谁保护,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谁污染,谁负责"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生态保护总成本法、水资源价值法和水质补偿赔偿法的优点,确立了基于水量、水质修正系数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并以杨木水库为例估算了用水地区对杨木水库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所在地的生态补偿额度:16 746.06万元/年,即用水地区每年向水源保护区所在地支付16 746.06万元作为生态补偿资金。所建核算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仅考虑单一因素的计算,较为全面的反映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实际情况,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安江横跨皖浙两省,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其优质的水源是经济发达的浙江北部和东部地区生产和生活的保证。本文运用支付意愿法和效益价值法分别计算了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的水资源价值。计算结果表明,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介于0.71~0.73元/m3之间。流域水资源价值的核算,不仅是上下游之间水权的交易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基础,还可为当地水价的合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规范地方的水资源价值水平,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东江源区基于供给成本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东江源区基于供给成本核定的生态补偿依据与核算方法,分别采用静态核算法和机会成本法对2006—2009年东江源区3县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直接成本和限制发展工业损失的机会成本进行量化核算,得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供给总成本的补偿标准为814123.65万元,为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及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着力解决华北地下水超采问题,2018年8月,水利部和河北省政府联合对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河道实施生态补水,开展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试点期间,河北省采取"清、补、管、测"四大措施,保障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好地完成了试点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来已久,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给华北地区尤其是京津冀水资源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意义重大。针对华北地区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首先从水量、水位、影响范围等角度分析了地下水超采现状与形成的原因,剖析了地下水超采引发的资源枯竭、生态与地质环境损害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然后总结了近年来国家开展的南水北调受水区压采、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三年试点、河湖地下水回补等地下水超采治理相关的重大举措,梳理了各项举措采取的具体超采治理措施和目前取得的治理成效,介绍了下一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的战略对策和主要措施,最后结合超采治理工作实践,分析了目前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中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对策建议,为今后地下水超采治理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启才 《陕西水利》2016,(1):124-126
河流生态基流的保障为水生态系统的运行提供了良好支持,具有很高的效益和价值。生态基流保障提供的价值包括产品服务价值,调节价值,支持价值和文化审美价值等四个方面。以渭河宝鸡段为例,采用环境经济学估算方法,估算出渭河宝鸡段生态基流的产品服务功能价值为5034.83万元/年,调节功能价值为18135.93万元/年,支持功能价值为1187.8万元/年,文化审美功能价值为2620万元/年。渭河宝鸡段生态基流提供的年效益为26978.56万元,生态基流效益显著,应给予合理保障。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水源潮白河补水区地下水资源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利用部分水源回补地下水,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涵养和地下水环境的改善。本研究以潮白河试验补水为例,利用构建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长期监测了受水河道周边的地下水环境变化,评估了水源地地下水的涵养效果。研究表明:河道入渗条件优良,南水北调水源入渗量为3 335万m~3,回补对地下水的最大影响范围为23.4 km~2,地下水质得到改善。研究结果为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源地涵养提供了借鉴和坚实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为解决华北地下水超采问题,水利部与河北省政府联合印发了《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方案》,选择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河流的重点河段开展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于2018年9月13日启动,计划到明年8月结束,计划补水7.5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补给条件好,但是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地质问题.选取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超采问题突出的广东省湛江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地下水超采情况、综合治理手段和成效进行分析,从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多水源置换、加强地下水回补、强化地下水动态监测、加强地下水监督管理等...  相似文献   

20.
以"双源"分布区为研究区域,分析风险源是否对地下水源水质造成影响,表明该区域地下水所具有的重大生态价值,为地下水污染治理及对保护的更加高度关注提供依据和支撑。利用地下水实测数据,采用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评价了研究区地下水质量和非常规指标检出状况,并计算超标指标超标倍数;采用模型评估地下水调节径流、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总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质量较差,以IV类为主,主要超标指标是砷、锰和铁,其中铁超标倍数最大,达36. 9倍;非常规指标中检出率较高的指标是荧蒽、二氯甲烷、萘和蒽,但检出浓度均为微量或痕量,地下水供水安全未受到威胁;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各子区超标指标与检出的非常规指标(萘除外)均不是风险源特征指标,研究区水源基本未受到化工类工业风险源的影响。地下水调节径流、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巨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