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玉芝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4):93-9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文化安全对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提出做好顶层设计、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品牌影响力、联合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形式、树立文化自信、建立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等应对策略,从而促进基于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
邓清南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从旅游资源安全的意叉与内涵入手,指出了四川旅游资源面临的三大威胁因素,以建立预警机制进行监测,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旅游资源安全保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数据统计、访谈专家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实证考察南充市旅游资源开发,了解南充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结合生态湿地公园的发展规划,研究并制定南充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整体开发南充市文化古城和生态旅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构建综合开发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1)
"慢"成都的提法虽然由来已久,但文章从一个更宽广的全域视野和更纵深的历史文化的维度出发,借鉴多方研究成果,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成都地域文化、旅游、人文等软实力资源千载崇丽的终极内涵和内蕴动力,以期对成都的城市定位和人文未来的清晰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衡阳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但传播效果不尽理想是衡阳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一个瓶颈.通过对衡阳人文旅游资源特点与优势的分析,结合衡阳人文旅游资源的传播困境,试探性提出实现衡阳人文旅游资源有效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常进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71-72,80
邯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战国时邯郸是赵国的首都,地处农牧交错地带,战争频繁,成语大量产出,成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在邯郸的旅游开发中,把成语典故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来看待,并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研究,可以对邯郸的区域旅游开发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旅游资源中,乡村文化资源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乡村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地农村的经济水平,还有利于帮助当地居民摆脱贫困状态。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各个农村应该重视与公众形成良好的关系,加强与公众、媒体之间的交流,组织一些有关的公关活动,创造良好、健康的旅游环境,这样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新乡市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5):85-87
新乡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如果地方领导能从树立三种意识出发,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借助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克服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存的五大不足,强力整合文化和文化产业资源,使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高度融合,进而大力服务推进新乡旅游经济的发展,就会使新乡的旅游经济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品结构高级化的必然结果,发展文化旅游能够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本文考察惠州旅游发展状况,指出惠州旅游产品中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观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才能做大做强惠州旅游业;对惠州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条件即文化旅游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市场条件、旅游接待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具有独特旅游经济价值的龙母文化是岭南古都梧州珍贵的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开发利用,对梧州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龙母文化旅游产品的龙头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对其开发利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对梧州如何进一步合理开发龙母文化旅游资源提出探讨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九江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针对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从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的角度提出提升具有九江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何胜莉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4):79-81
喜德县是彝族母语之乡、克智之乡、漆器之乡。为了更好地发展喜德县城经济,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文化为核、旅游亮县的发展战略,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受制于资金少、资源分散、开发同质化等因素,喜德县优势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转化程度低,因此必须大力整合相关资源,发展文化式旅游,促进喜德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自然灾害的信息随处可见,这些自然灾害对我国人力、物力、财力都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此外,这些自然灾害引起的旅游安全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本文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利用GIS技术对2012年由自然灾害引起的旅游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从旅游安全的角度提出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运用ArGIS10.0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秦皇岛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首先以秦皇岛市7个县(区)级行政中心为点,建立点的缓冲区,分析秦皇岛市旅游景点相对于县(区)级行政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以秦皇岛市区域内五条主要交通线路为线,建立线的缓冲区,分析秦皇岛市旅游景点相对于主要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秦皇岛市旅游资源具有以城市为中心呈“圈状”分布的特征和以主要交通线路为中心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旅游企业文化建设途径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远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1,14(2):20-21
加强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旅游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培育企业价值观、弘扬企业精神和提高员工素质,是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其培育须抓好宣传教育、人格化示范、文化仪式设计等环节。企业精神是价值观的外化,须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突出个性化,注重多渠道的传扬。造就高素质的企业人,是文化建设的落脚点,育人文化应坚持连续性和多样性.以不断增强旅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的赣州,曾是世界客家人瞩目的焦点,衍播四海的客家乡亲在第19届世客会期间相聚赣州,展示其举世无双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文化摇篮的赣州,在悠悠岁月长河中,为客家文化的存在提供了前提和发展条件。同样的,客家文化在成长、发展中也为赣州留下了大量风格独特的客家旅游文化资源,为赣州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加速赣州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凌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20(1):64-65,82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强势资本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快速进入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使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冲击体现在资本、资源、市场等诸方面。应对新的形势,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应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增强市场运作能力,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低碳经济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江阴市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路径策略四个方面,提出以深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工程为抓手,以完善旅游相关机制、倡导宣传低碳旅游为重点,以加强政府引导调控、制定科学旅游规划为保障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措施,为实现江阴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