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介绍一种在三参数正弦波拟合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发展的绝对收敛的四参数最小二乘正弦波拟合算法,给出了其收敛区间、绝对收敛判据以及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实现正弦载波的调幅信号的数字化精确解调问题.方法 使用一个周期正弦波曲线模型的滑动拟合法,实现了幅度调制信号波形的精确解调.结果 在调制信号也是正弦波的情况下,仿真评价了幅度解调效果,并给出了解调失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同时,在一个实测调幅曲线波形上进行解调分析,获得了非常明确的波形测量结果.结论 本方法是评价载波为正弦波的调幅信号的一种优良方法,准确度高、分辨力高,可用于调幅信号源及其解调设备的指标评价和检定测试.  相似文献   

2.
调幅信号的一种数字化精确解调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一种在三参数正弦波拟合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发展的绝对收敛的四参数最小二乘正弦波拟合算法,给出了其收敛区间、绝对收敛判据以及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计论实现正弦载波的调幅信号的数字化精确解调问题。方法 使用一个周期正弦波曲线模型的滑动拟合法。实现了幅度调制信号波形的精确解调。结果 在调制信号也是在正弦波的情况下,仿真评价了幅度解调效果。并给出了解调失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同时,在一个实测调幅曲线波形上进行解调分析,获得非常明确的波形测量结果。结论 本方法是评价载波为正弦波的调幅信号的一种优良方法。准确度高,分辨力高,可用于调幅信号源及其解调设备的指标评价和检定测试。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字合成技术产生的正弦波信号存在波形失真,其失真度与正弦函数一个周期内的离散点数以及输出D/A转换器的字长有关.利用傅立叶级数分析了合成正弦波的失真度,并得出了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4.
电压控制移相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一种电压控制移相电路的设计方案.实现了控制相位不随信号频率而变的设计理念.电路主要由运算放大器、比较器、模拟开关和触发器组成.采用过零比较器把正弦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利用单稳态电路实现频率/电压变换,由积分器和模拟开关产生斜率与信号频率成正比的锯齿波信号,输入控制电压通过比较器与锯齿波信号比较产生移相脉冲,由触发器输出移相方波,利用积分器转换成三角波,再通过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得到移相正弦波信号输出.介绍了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具体电路和实验波形图.  相似文献   

5.
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信号是永磁同步电机(PMSM)稳定运行的前提,而位置信号的精度会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采用低分辨率的霍尔元件作为系统的位置传感器,提出一种基于6个离散位置信号的角度细分方法,计算电机转子的实时位置,并设计了一种电压空间矢量法的控制系统,实现PMSM的正弦波驱动控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满足PMSM正弦波驱动要求,并能有效抑制转矩脉动,电机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6.
数字合成正弦信号的波形失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字合成技术产生的正弦波信号存在波形失真,其失真度与正弦函数一个周期的离散点数以及输出D/A转换器的字长有关,利用傅立叶级数分析了合成正弦波的失真度,并得出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采用D/A转换方法的正弦波发生器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以满足磁性物分析仪电感传感器对信号激励源的要求,文中给出电路参数的选取方法,得到的正弦波频率为638 Hz,整机指标达到进口样机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智能信号发生器,它以单片机为核心,能产生两路超低频、低失真度的正弦波、方波等;两路信号的相位差可调,该信号发生器为PC插卡的形式。可作为基准信号源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技术,利用VHDL编程并加以简单的外围电路构成的数控移相正弦信号发生器。具体应用FPGA芯片及D/A转换器,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设计实现了一个频率、相位可控的正弦信号发生器。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数控移相正弦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频率、相位均可数字式预置并可调节的两路正弦波信号,频率范围为20Hz至20kHz,相位差范围为0.359°,步进为1°。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各种波形发生器特点,给出了一种以CPLD为核心的,多频点的正弦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详细描述了硬件的组成及核心CPLD功能模块的构成。经过实验,结果表明该波形发生器能够正确产生仪器工作所需约12 000种频率值的正弦波,输出信号具有很高的精度及稳定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频信号相位重合点的秒信号产生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两个有一定频差的频率信号相位差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提出了一种秒信号产生方法.两频率信号可以来自同一个源,但有一个特定的频差.利用选通闸门配合重合检测电路完成相位重合点的高精度提取,并通过对两路信号适当移相使得提取到的相位重合点与标准时间同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产生的秒信号准确度及稳定度相当,但是将它用于授时系统时,可以发挥频率信号易于传递和测量的优点; 用于原子钟比对时,能利用频率源的比相完成时间比对,降低了成本却提高了比对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相位差测量方法精度不高、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将虚拟仪器技术用于信号的相位差测量,介绍了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平台上的频谱分析法测量相位差的方法以及相位差计的设计和实现.与传统的硬件电路相位测量方法相比,基于虚拟仪器的相位差测量算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电路组成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相控阵列声涡旋中的多路相控信号的激发问题,选用波形存储和窄带滤波谐振相结合的信号发生芯片MD2134实现信号的输出和功率放大,并利用FPGA编程技术控制输出信号的相位,设计了一个相位可调的8路相控超声激发系统,达到高集成度、操控灵活、相位差可控的目标. 在设计中,用Quartus Ⅱ软件编写寄存器代码,控制信号发生电路输出带有相位差的信号,经过D/A转换和功率放大后驱动换能器形成谐振. 将同步输出的8路中心频率约为500 kHz,相位差为π/4的信号分别激励8个换能器,用示波器采集水听器所接收到的声波波形,并测量各路声波的相位差. 结果表明设计系统的集成度高,输出信号幅度和相位稳定,各路声波相位差和理论结果一致,可在相控超声系统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信号相位差消除主要针对理想信号,通过比较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DFT)和自相关函数算法对信号相位差消除的优劣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FT法.该法通过反求误差来对信号进行非整数倍的重采样以提高采样频率,减小误差.仿真试验表明,改进的DFT法可以克服原始信号中的噪声干扰和谐波干扰,对实测非触发采样信号进行相位差消除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非半周期采样信号的相位差估计问题,提出一种非半周期采样信号相位差估计的相位校正相关法。首先,利用频率估计的相位匹配方法对采样信号进行频率估计,得到采样信号的频率估计值;其次,对采样信号进行互相关,得到互相关信号,并通过采样信号的信号时移和互相关构造一路新的互相关信号,使两路互相关信号具有相同的误差项;然后,利用两路互相关信号得到相位校正互相关信号;最后,利用相位校正互相关信号和频率估计值获得采样信号的相位差估计值。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消除了采样信号非半周期采样对相位差估计的影响,无需预知信号幅值即可实现采样信号相位差的无偏估计。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不同相位差、信噪比和信号长度条件下对本文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利用科氏流量计进行了应用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提高了非半周期采样信号的相位差估计精度,其相位差估计精度优于互相关方法、数据延拓式相关方法和正交时延估计方法的相位差估计精度,更接近克拉美罗下限。科氏流量计流量测量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频鉴相的取样数值法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高频范围内两正弦信号的相位之间相位角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利用对取样脉冲源对两路高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在保留相位不变的前提下将高频信号变到低频信号,再利用时域取样积分的方法对低频信号进行鉴相。这种方法用硬件实现方便,并能提高高频信号的鉴相精度。  相似文献   

17.
对于输入和输出信号频率接近或者近似成整数倍关系类型的频率变换,利用目前的锁相技术很难解决.基于异频信号间的相位差变换规律,采用相位重合点检测电路、等效鉴相电路、可调偏置型环路滤波器等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锁相环.实验结果表明,上述锁相环具有低噪声、高稳定度、输出频率便于调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直线式单协调相位模型设计出的方案与实际交通状况不符,线控效率低下.折线式单协调相位模型与实际交通吻合较好,但是理想信号间隔较大.折线式双协调相位模型大大地缩短了理想信号间距(即线控绿时损失),使长距离多交叉口双向协调控制成为可能,但该模型尚未建立时差优化模型.建立双协调相位时差优化模型,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模型的算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单站无源定位技术具有隐蔽性强、系统相对独立等优点,是电子侦察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固定单站无源定位,研究了一种基于相位差、相位差变化率和离心加速度信息的定位方法,并对定位原理和测距误差进行了分析。仿真了测距误差的等高线分布并验证了该方法可以获得比仅利用相位差及其变化率定位方法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