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伴随“三网融合”技术的深入探讨和应用,BITV作为“三网融合”下的新媒体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伴随其规模化发展,其系统维护、资源消耗以及业务订购数据的传输与处理将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对Broker模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roker模式的BITV业务订购消息交换的策略,并对其系统架构与运作流程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探讨,为BITV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融合通信业务是提供语音、视频、数据和信息服务的综合业务.该业务提供自助服务门户系统,供集团客户管理员和个人用户对业务进行统一管理,业务门户使用SSH(Spring,Struts,Hibernate)框架搭建系统架构,但传统的基于SSH框架的系统实现方式不能满足该业务丰富的业务需求,因此需要对系统的业务逻辑层进行扩展.本文首先介绍融合通信业务组网环境和自助服务门户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而分析该系统对业务逻辑层的区别于其它系统的特殊需求,然后给出了业务逻辑层的扩展方案和具体实现.该业务逻辑层可以与复杂组网环境中的多种设备进行通信,充分发挥了SSH框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业务驱动和网络融合的趋势下,软交换诞生了,它的出现使三网在网络层面上实现网间的互联互通,在业务层面上实现各种业务的互相交叉和渗透。IMS是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的网络架构,被大家公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但软交换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它们将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共存,并最终将统一在IMS。  相似文献   

4.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三网融合的内涵,介绍了三网融合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广电与电信领域中各自的优缺点,给出了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及三网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字电视机顶盒是随着电视系统的更新而推出的家庭数字终端产品,其功能是把各种数字信号通过电视终端展示出来。结合实际说明了现有的数字机顶盒的设计方法,并从三网融合最新的业务需求出发,分析了新业务需求对数字机顶盒的功能要求,提出了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机顶盒的设计方案,并讨论了三网融合数字机顶盒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6.
由于IPTV业务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变得越来越庞大,传统的人工监管、数据记录、软件式汇总分析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监管需求,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智能识别的监管系统,有效地提升了监管的效率。从系统的主体架构设计、前端的嵌入式智能识别、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和存储3个方向阐明了设计主体和实现原理。与传统监管方式相比,新的监管系统处理数据能力更快,更准确、更智能、是满足IPTV新发展阶段的有效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7.
四层应用软件系统的分析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提出了传统三层结构的应用软件系统的不足,分析了四层结构的应用软件系统架构.分别对三层与四层应用软件系统中的业务逻辑处理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得出四层架构较传统的三层架构的优势所在,并在.net平台下,开发出一个四层结构的真实应用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CATV、计算机、电信三网的特点和互连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HFC的三网合一实现方案,该方案能将CATV、电信和计算机三网融合在一起,以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传输,详细介绍了三网合一的网络结构、系统功能业务和频谱分配。系统的网络结构主要由路由器、交换机、前端单元(HEU)和远端接口单元(RIU)组成;功能业务主要包括模拟专线业务、ISDN业务、高速Internet和数据信息服务业务、多媒体信息服务和视频点播业务、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业以及遥测服务;频谱分配为三段,即0-50MHz,50-550MHz和550-750MHz。  相似文献   

9.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地分析了"三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技术及业务、政策发展前景展望,提出了"三网"融合的宏观建议,对"三网"融合这一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网融合加快推进,通信运营商对通信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对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人才培养和实训条件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从三网融合技术分析入手,设计了三网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方案,并对实训平台的业务实现和实训项目开设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联合开发方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采购信息系统开发为例,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的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联合开发的概念及研究框架,为动态环境下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Web技术应用具有分布、动态、多平台、交互式和超文本等特点,其设计、开发和运行等过程都有别于传统软件,Web测试也有别于传统手工测试方法。本文以传统测试为基础重点分析Web性能测试的具体过程。在对Web性能测试的探讨过程中,运用LoadRunner,以某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为测试平台,采用虚拟用户模拟系统真实用户的业务操作行为,创建真实的负载,以监测信用社业务网络系统架构中各个组件的性能,并且运用实时监测器从客户机和服务器两方面评估系统组件的运行性能,分析结果以精确定位问题所在。本文使用LoadRunner能够对整个网络系统架构进行测试,从而推广了Web性能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A new business management mode-agile & convenient management mode (ACM) was proposed because of large scale mobile computing and mobile business. As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ACM, Mobile ERP (MERP), including its concept and four-tier architecture was introduced firstly. Then, the two key technologies of implementing MERP about message service and wireless WAP service were developed. Meanwhile, an official MERP system was also implemented based on our CERP software system by aglets. And it was applied by Henan Tongli Cement Group in China.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ERP system, the new system cou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management cost of enterprise.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超级节点的P2P-IPTV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IPTV技术还存在服务效率低、重定向机制复杂、网络需要更高带宽、资源调度不灵活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IPTV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引进一种更为先进的IPTV网络架构。在介绍了IPTV技术和P2P对等计算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节点的P2P-IPTV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基于超级节点的P2P-IPTV体系结构,并介绍了基于该体系结构的P2P-IPTV系统原理。  相似文献   

15.
传统基于COM+的三层架构开发模式在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集成性方面存在不足。文章以实现层与层之间的松耦合为出发点,将中间件平台技术引入传统的三层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OM+组件技术的中间件平台,为业务逻辑的定义、实现与运行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环境,为复杂应用软件提供集成框架,同时支持统一数据访问、灵活实现业务处理过程,为三层架构软件的开发、运行提供了支撑环境。并与传统的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验证了本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鉴于当前学校学生考勤工作费时费力的现状,在Keil uVision2和Visual Basic6.0开发软件上以学生的一卡通为基础,应用C51单片机编程以及VBA编程技术,实现了一套射频识别学生考勤系统.该系统大大降低了学校学生考勤工作的难度,实现了简单高效的考勤.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电力负荷预测系统构架模式,从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的角度,提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新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系统构架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通信基础设施的新增部署和能源消耗增大,也带来了潜在的网络安全和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面向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6G)网络架构的研究应从对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关注逐步扩展到对网络全方位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在传统网络的基础上,探讨了面向6G的生态可持续网络架构设计,讨论了多层次的系统构建框架,并分析了6G网络与现实物理世界的动态交互.考虑到对网络可持续性能等方面的评估需求,设计了面向新型网络架构的综合评价体系.针对网络多维跨域可持续性能的分析,给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通信网络评价方法,为网络的生态可持续能力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