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除湿等级划分及深度除湿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不同领域对湿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对除湿等级的划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对现有除湿技术进行了整理分析,介绍了舒适性空调、设备用气、工业生产等领域的除湿要求以及目前常用除湿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将除湿等级进行划分:除湿处理后露点大于-20℃为浅近除湿;露点在-65~-20℃之间为深度除湿;露点小于-65℃为极深除湿。同时介绍了深度除湿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冷冻除湿方面,直接蒸发制冷以及加压冷冻除湿可使出风露点降至-20~-10℃以下;溶液除湿方面,可通过对除湿液进行冷却或对湿空气进行压缩等方式使出风露点降至-20~-10℃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溶液除湿空调除湿性能研究的实验装置,并分别以LiCl溶液、CaCl2溶液及二者等比例的混合溶液为除湿剂,实验研究了空气流量、溶液流量及除湿剂种类对溶液除湿空调除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除湿溶液蒸汽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除湿溶液表面蒸汽压的大小直接影响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性能,在常用的除湿剂中由于氯化钙的价格低廉,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除湿剂,但它的缺点是蒸气压比较高,除湿效果不稳定,而氯化锂的价格高,水蒸气压较低且稳定,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良的除湿剂.为了提高除湿溶液的除湿性能和降低其价格,可以把两种除湿剂按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就可以得到性价比比较好的除湿溶液.文中应用经典热力学理论研究了常用除湿溶液表面蒸汽压的形成机理.对氯化钙、氯化锂及其混合溶液表面蒸汽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非常接近,认为该方法可以用来较准确的估算各类除湿溶液的蒸汽压,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中除湿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冷却除湿与吸附除湿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梁仲智 《制冷》1998,(4):74-77
在空调除湿工程中,冷却除湿和固体吸附除湿是主要手段。由于制冷技术的发展,设备制造工艺日臻完善,冷却除湿设备应用较广泛,除湿性能稳定且能耗少。应用动态固体吸附的转轮除湿机是基于固体吸附除湿不受空气露点影响,可以达到极低的含湿量,适于在低温低湿条件工作,...  相似文献   

5.
除湿溶液除湿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液体除湿制冷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液体除湿空调实验台.分别采用氯化钙溶液及不同比例的氯化钙与氯化锂的混合溶液作为除湿溶液,对系统的除湿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影响除湿量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实验工况下的除湿量的回归方程,为除湿剂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液体除湿空调中,除湿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本文搭建可用于实验研究的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中除湿器的实验台,对塔径300 mm、填料高度800 mm,以Li Cl溶液为除湿剂的除湿器布置测点进行实测。基于Mercel理论,根据热质平衡并结合D.I.Stevens的有效模型,建立适用于该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中的除湿器传热传质模型。从实验和理论模型两个方面分析除湿器进口各项参数对除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值和实验值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数据差异较小,说明计算模型适应性良好,能准确的用于该除湿器的性能模拟测试,将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在一定的工况范围内,除湿器的除湿量受进口溶液温度、浓度、质流密度等参数影响较大,其中溶液进口温度越低,除湿效果越显著,溶液进口浓度越低,除湿效果越好;溶液进口质流密度需控制在一定范围进行调节,才能显著提高除湿器性能;空气入口风速、干球温度以及含湿量对除湿出口的空气状态参数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7.
液体除湿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几种传统除湿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液体除湿的原理与优势;对液体除湿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重点论述,进一步指出液体除湿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指出了除湿技术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氯化锂溶液为除湿剂,建立测试翅片式内冷型液体除湿器性能的试验台,分析溶液和空气进口参数对除湿器性能(除湿量和除湿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热湿地区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以重庆地区的气候特点为例,根据其太阳能辐射强度,水资源情况和室外空气温湿度情况,设计了4个可相互切换的工况,并讨论了其可行性,为西南地区应用溶液除湿空调提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防工程地源除湿空调系统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人防工程空调系统的需求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源热泵循环的新型除湿空调机组,该机组增强了人防工程的防护能力,可运行调温除湿和热泵工况,不同设备容量的机组还可构成不同的空调系统模式,能有效满足不同类型人防工程在平时和战时运行的需要,为人防工程空调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溶液除湿器中传热传质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根据除湿塔的结构及溶液与空气的流动方式,建立除湿器的热质交换物理和数学模型,模拟计算除湿器人口空气和溶液参数对除湿器出口空气参数的影响,得到各入口参数对出口空气温度和含湿量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空气出口参数与空气人口含湿量、温度和流量、溶液人口温度和浓度几乎呈线性变化;当溶液入口流量达到2.5kg/s后,空气出口参数的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2.
叉流除湿器传质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湿器是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这里搭建了叉流除湿器性能测试实验台,利用Celdek规整填料作为汽液接触介质,除湿剂选用LiCl-H2O溶液,选取除湿量和除湿效率作为传质性能的评价指标。实验分析了空气、溶液进口参数对传质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实验数据建立了适用于LiCl-H2O溶液的叉流除湿效率的实验关联式。最后将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实验范围内:与叉流形式相比,逆流除湿器中LiCl-H2O溶液表现出更强的传质性能;在叉流形式的除湿器中,LiCl-H2O溶液的传质性能最优,LiBr-H2O溶液次之,CaCl2--H2O溶液最差。  相似文献   

13.
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中除湿器的研发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青  柳建华  邬志敏  李村男 《制冷》2006,25(4):25-31
本文介绍了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中除湿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包括除湿溶液的选择、除湿器的工作原理与优化途径,着重介绍了绝热型和内冷型除湿器的结构研究及理论分析的进展情况,最后总结了今后除湿器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夏热冬暖地区具有夏季漫长,平均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大等气候特点,一般可持续7个月左右。这种高温高湿度的气候决定了夏季降温除湿是该地区室内热湿环境控制的关键和重点之一。认为可以采用辐射吊顶+热泵式溶液除湿控制系统来解决该地区夏季的空气调节问题。通过辐射吊顶来消除室内的显热负荷;通过热泵式溶液除湿系统来消除湿负荷及有害物。重点介绍了辐射吊顶系统以及热泵式溶液除湿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从经济性、热舒适性方面论证了其可行性,以及该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缺陷。  相似文献   

15.
孟杰 《制冷》2015,(1):46-50
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方式多种多样,本文经过实例计算,比较不同的除湿方式不同的使用特点,提出直接蒸发式冷却除湿并冷凝热回收设备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殷少有  张宁 《制冷学报》2017,(3):96-100
利用基于中空纤维膜的液体除湿技术去除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防止除湿溶液与湿空气的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传统除湿方式造成的空气夹液飞沫污染问题。本文搭建了除湿膜组件的性能测试实验台,研究了不同的空气流量、温度、压力和溶液流量对除湿组件的热质传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湿膜组件具有20%~60%的除湿效率,与传统的直接接触式填料塔的除湿效率接近。在高温或高湿的空气运行工况下,膜组件的除湿量高达800 g/h。此外,膜式除湿技术还具有较强的空气制冷能力,最大制冷量接近700 W。因此利用中空纤维膜液体除湿技术对空气除湿特别适合我国南方湿热地区的夏季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基于双膜理论对逆流式溶液除湿器建立的数学计算模型,模拟分析除湿器的输入输出特性。通过模拟得出除湿器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的关系以及影响除湿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机组选用自主研发的迷宫精馏型溶液除湿(再生)器,通过改善空气流动方向,增加溶液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提高溶液的吸收能力。分别测试机组在名义除湿工况、名义制冷工况和全新风工况下的除湿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机组在全新风工况下的除湿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冬季的结霜问题,同时提升夏季机组的性能,本文提出一种"一塔三用"的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搭建实验台研究了在除湿工况下的空气温度、含湿量、质量流量及溶液温度、质量流量、质量浓度,在再生工况下的溶液质量浓度、温度对溶液塔进出口空气?、除湿?(再生?)、系统输入输出?及?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湿工况下,除湿?随空气温度、空气质量流量、溶液质量流量的增加以及空气含湿量、溶液温度、溶液质量浓度的减少而增加;系统的?效随空气温度、含湿量、质量流量及溶液质量流量、质量浓度的增加以及溶液温度的减少而增加,其中空气含湿量、溶液质量浓度对?效影响较小,此模式?效最高可达0. 201。再生工况下,再生?随溶液质量浓度、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系统?效随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溶液温度的减少而增加,其中溶液温度对?效影响较小,此模式?效最高可达0. 108 8。该系统?效率在实验工况下高于常规空气源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20.
联合式除湿机组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德慧  陈国民 《制冷》2003,22(1):63-66
本文通过分析现行除湿工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开发联合式除湿机组的必要性。从机组总体方案、空气处理过程、设计注意事项等方面谈了联合式除湿机组的设计,并简要介绍了联合式除湿机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