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大学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背景下,当前大多数大学校园空间难以支持大学生"双创"。通过反思传统校园空间规划,研究大学生们对"双创"空间的需求,提出支持双创的校园规划新理念,从空间结构体系和空间功能规划方面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城市更新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多层级规划体系和目标,呈现出协商式的规划特点。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加强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旨在实现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建设与利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化建设成果。因此,为了提升城市更新规划编制质量,充分展现其战略性,应明确具体的更新规模和重点内容,编制合理的城市更新方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空间提质增效的目标。本文主要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探究新时期如何编制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求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中国生态空间类规划的发展历史,指出生态空间类规划曾经作为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系统"得以逐步发展和丰富。在当前"一优三高"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生态空间类规划的地位将发生跃迁,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将逐步建立,规划的编制要从4个方面调整编制思维,即做好生态空间棋盘、协调城绿空间布局、提供多元服务供给和完善规划治理模式。未来在基础理论方面要着力于生态空间治理的"影响动因及其演变规律""参与主体及多元治理"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20,(8)
从部委体制改革到"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规划及相关学界对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热度高涨。文章首先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空间性规划的形成与演变,并将其划分为计划经济下的空间"落实""双轨制"下的空间规划体系探索、"增长主义"导向下的空间依据、"多规冲突"下的空间管制矛盾并发及"生态文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五个阶段;其次通过文献梳理及可视化表达,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概括为内涵逻辑及范式研究、编制体系研究、编制技术方法研究、管理体制与立法研究四个方面;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应在理论方法、规划体系、实践探索及学科发展四个方向展开深入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和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回顾国内主要城市的生态修复进程,各生态要素的关系统筹、国土3类空间的资源整合以及生态修复规划的层级地位逐渐成为当前生态空间规划工作的重点。文章结合武汉等国内城市正在开展的生态修复规划研究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探讨生态保护修复详细规划的定位问题,提出生态保护修复详细规划的编制思路,进一步从用途管制、生态保护及发展等角度构建包含生态修复、用地规划、空间形态3方面内容在内的生态空间规划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空间治理现存困境,介绍厦门市"以战略规划为引领,全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为统筹,各类系统性规划为支撑"的空间规划体系",战略规划、五年规划、年度项目"的规划实施路径",市政府组织、规划部门统筹、政府各部门协商、市场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协同机制的空间规划体系和空间治理体系实践,蚌埠市构建以空间规划为统领的规划编制框架、以政府为主导的空间治理模式,常熟市通过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的互补,建构上下互动、政府与市场对接协调的城乡综合治理模式,总结探索建立空间治理的路径和方法,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并就如何建构空间治理体系、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白娟  黄凯  李滨 《规划师》2020,(5):30-38
"双评价"是科学进行空间布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和基础,其评价成果贯穿于"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中,而县(区)级国土空间规划是落定空间及管控要素的重要规划层级。目前,"双评价"普适性的技术方法未针对县(区)级规划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技术方法,其评价成果如何有效引导县(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为重点研究问题。文章通过对"双评价"演变历程、核心内涵的梳理,剖析其在县(区)级规划编制中的存在问题,并以西安市鄠邑区为例,探索"双评价"成果运用于县(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禅  肖百霞 《规划师》2022,(7):66-71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指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依据,将其内容体系与“双碳”紧密联系,有助于强化规划在绿色低碳发展引领方面的作用。如何做好碳排、碳汇空间的差异化管控引导,并在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强化体现及传导落实“双碳”相关内容仍在探索中。文章结合广东省的省、市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对其与“双碳”相关的规划内容体系及传导路径进行解析,归纳了“双碳”相关的核心规划内容板块及主要的传导方式,为“双碳”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从目标、指标到空间的贯穿落地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现状,继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思路和内容,并结合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进行了实践,认为这一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对我国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完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30·60”双碳战略的提出,探 索我国城市低碳建设途径刻不容缓。研究证 明空间规划是结构性控碳的重要手段。现行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尚未形成低碳空间规划 技术方法及相关标准,如何通过国土空间规 划编制助力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 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国土空 间规划的前身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所对 应的学科视角出发,选取两学科领域涉及低 碳研究的国内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提取 其关键词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对比分析两学 科在低碳空间规划研究进展中的阶段特征 及热点异同。提取空间碳计量方法、空间规 划要素与碳排放影响关系以及低碳空间规划 方法三个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研究侧重与相应 结论的文献比对,基于两学科研究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特征,整合性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低碳规划技术纳入路径与内容衔接关系,为 国土空间规划中低碳技术方法与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德国经过长期的立法与规划管理实践,形成了联邦、州和地区的空间秩序规划与城市规划、专项规划相互协调的空间管理机制。三者除了在空间要素上各有侧重点,其依法管理的约束对象也存在差别。综合的、跨地方的、指导性的空间秩序规划通过具有强制约束力的目标约束公共机构,基于地方自治的城市规划依法对具体的建设实施进行管理,针对特定用途或综合用途协调的专项规划在特定项目上具有优先权。本文基于对德国空间研究与州域规划学会和杜塞尔多夫行政区地区发展32号办公室的采访,对比了三类规划的空间要素,对法定的"双向反馈原则"和有关冲突协调的法律规定进行解读,总结了德国规划实现有效空间管理的协调机制,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依法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是国家指导空间布局的系统性前提。本文系统梳理台湾地区空间规划体系的几次重大变动,重点解析其中体系改革和体系构建两阶段法律体系、层级体系和空间管制的转变趋势。研究指出,二战后台湾地区的空间规划发展是从建设空间向全域空间、从城乡分治向城乡统筹进行的全盘整合过程,表现为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的循序发展。最后,文章基于台湾地区经验,从观念树立、法理保障、体系完善三方面对大陆深化空间规划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西安大明宫区域保护与发展研究为切入点,从功能结构、空间形态、公共空间体系、视觉设计、建筑风格等方面对其总体规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空间规划界越来越普遍的战略规划,及其与传统空间规划在目标、内容上的差异以及方法上的挑战。由于我们尚未对国内战略规划进行历史性的、系统性的、概括性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是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基于经验与观察的初探与反省。我们认为,由于战略规划自身即是决策过程的一部分,战略规划在方法上需更多地基于对地方现况的有效分析,这需要能提供分析性架构的社会科学知识、能提供分析材料的开放流通的信息渠道以及有助于决策的公众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从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范式引入,本文对德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规划内容和目标进行概述,进而剖析其空间规划体系特征,即以法定层面规划为原则框架、国家顶层设计为发展导向、非法定层面规划为主要落实手段、尺度覆盖从联邦到地方的空间规划。在规划实践方面,本文介绍了德国绿色基础设施联邦尺度、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的优秀规划案例,并从规划内涵、支撑体系、顶层设计、规划尺度、公众参与五个方面分析其特点。借鉴德国规划经验,同时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为契机,本文提出我国未来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体系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Like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England saw the establishment in the late 1990s and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of regional-scale spatial planning. Radical reform of English planning following the Localism Act 2011 however saw the whole intermediate tier of regional planning stripped out of the national planning system along with detailed guidance and top-down targets for house-building at a local level. This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Planning Inspectorate, the agency responsible on behalf of government for approving local development plans. Reform left the Inspectorate fully exposed to the tensions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op-down policy and local autonomy inherent under the new planning framework. Focussing on future levels of housing development, a key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councils under the new framework, we examine the implications of reform for the Planning Inspectorate in practice. We draw on approaches to localism and planning theory, in particular the idea of ‘conditional localism’, in order to situate and understand these changes. The study wa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elite respondents in or close to the Planning Inspectorate together with documentary sources. Lack of previous work on the Inspectorate, coupled with their key role in the national planning system, reinforced by recent reforms, emphasi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The importance of such ‘land-use tribunals’ internationally, points to the study’s wider relevance. It provides, as well, a study of planning reform with relevance in a wider European context and suggests how rec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localism debate can help make sense of these changes.  相似文献   

17.
王兰  蔡洁 《室内设计》2020,(3):29-35
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空间的支持; 健康产业园区能促进产业集群在空间集聚。 本文首先辨析健康产业和健康产业园区的基 本特征;随后通过分析国内外健康产业园区 的空间布局,总结了四类空间布局模式,包括 单核心圈层模式、多核心联动模式、点轴布 局模式、混合布局发展模式,辨析其异同; 最后探讨在后疫情时代健康产业园区发展的 新需求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以来,英国实施了新的空间规划体系,对整个规划思路和框架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这一新的规划体系摆脱了早期规划对乡村发展的制约,打破了对乡村认知简单化的观念误区,以空间为对象,给予了乡村平等的发展机遇。该体系特征可有效应对目前英国乡村发展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在以发展为主的普通乡村地区和以保护为主的国家公园区域都有很好的实践应用。通过了解英国新空间规划体系对乡村发展的意义,我们可从理念和操作方法两个层面反思中国现有规划体系,为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乡发展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The role of planning support systems has become closely aligned with the dominant theoretical paradigms – primarily collaborative planning and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 within the field of urban planning. However, scholars from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ave built a theoretical tradition drawing on Activity Theory, among others, to describe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llaboration, from this perspective, represents a form of distributed learning situated within a social interaction. Individuals work with each other and technology to converge on shared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s of the problem space and to develop a shared praxis for collaboratively addressing those problems. Instead of the tools talking, technolog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helping stakeholders develop a common ground for planning and supporting an activity-aware praxis. I use empirical examples from a planning process on Cape Cod, Massachusetts to illustrate these features of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SCL) for a planning audience. I focus, in particular, on how planning support systems mediate group judgments about space and scale to account for spatial scale mismatches between the Cape’s watersheds and towns.  相似文献   

20.
张云路  马嘉  李雄 《风景园林》2020,27(1):25-29
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新时代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规划领域的重大变革,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支撑专项之一,须充分响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多规合一"和"城乡统筹"视角进行合理转变。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引,从规划路径和规划管控两大方面,针对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如何适应当前城乡绿色空间优化需求进行规划模式探索。在规划路径方面,提出借助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确定规划的流程、层次、内容、技术。在规划管控方面,提出呼应"多规合一"发展要求,构建多民众参与、多部门合作、多渠道沟通的城乡绿地管控体系。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路径和稳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支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绿色空间的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