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通州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体回顾,研究引入了国家空间选择理论,建立通州的转型升级与国家空间选择重构的宏观过程之间的联系,从国家空间治理的角度分析通州转型升级的内在规律,以加深对通州发展路径的认识。研究表明:首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产生是受国家空间治理尺度区域化重构影响的结果;其次,通州从卫星城到副中心的转型升级历程体现了国家空间选择重构的路径依赖和分层叠加特性;再次,国家空间选择影响了北京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使通州的定位从卫星城逐渐转型升级为城市副中心。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单位大院构成了中国城市空间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经济一社会一制度的全面转型,中国城市空间正经历着激烈的空间重构.单位大院的空间及社会变化是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空间重构过程的微观缩影,是理解与透视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社会变化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典型工业企业单位京棉二厂实地考察、访谈,以及厂史资料等多元数据,通过复原其从50年代建厂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变化过程,从空间模式、空间秩序等方面分析单位大院的空间性,试图通过对单位大院的空间变化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案例研究来透视中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空间过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经济—社会—制度的全面转型,中国城市空间正经历着激烈的空间重构。单位大院的空间及社会变化是中国城市经济转型与空间重构过程的微型缩影。本文基于对武汉市电力新村社区的实地考察、访谈,通过复原其从50年代建设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住宅特点,透视中国住房的变迁,从而提出单位制社区所面临的挑战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单位大院构成了中国城市空间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经济社会制度的全面转型,中国城市空间正经历着激烈的空间重构。单位大院的空间及社会变化是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空间重构过程的微观缩影,是理解与透视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社会变化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典型工业企业单位京棉二厂实地考察、访谈,以及厂史资料等多元数据,通过复原其从50年代建厂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变化过程,从空间模式、空间秩序等方面分析单位大院的空间性,试图通过对单位大院的空间变化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案例研究来透视中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空间过程.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星球城市化”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城市空间剧烈重构,大城市密集区迅速扩张,在社会、经济、政治和城市环境等各维度均呈现一体化趋势,长期存在的各种地理和空间分割(如城乡二元、南北半球分化、社会自然分割)均面临解体和重构。在此背景下,近期西方城市研究尤其是所谓批判城市研究中出现对"星球城市化"现象的热切关注,探索城市理论本身的转型与重构。本文系统解析相关理论的新动向,通过梳理"星球城市化"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述和解析当前"星球城市化"的形势、理论及其发展脉络,并结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实践进行讨论,展望未来中国城市研究,以此为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市转型与重构进程中的规划调控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规划的调控应与城镇化中期的城市转型与重构相适应,并要解决城市转型重构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对矛盾,要通过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推行用地混合、严格"三区四线"管制、统筹交通用地、提升"六项"城市服务功能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和整理上海市1980年代以来有关土地管理制度的研究,结合当前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应当重点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提出了将上海市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分类指导,以存量工业用地的更新为重要突破口,建立土地使用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之间有效、及时互动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的新路径。并希望以此探索土地管理制度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新常态的转型时期,空间紧张、环境恶化、风貌失控等城市问题给城市设计供给侧带来了较大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本文紧扣"以人民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核心价值取向,结合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设计主要现象与特征,提出6个方面的城市设计供给对策思考,以期对我国转型时期城市设计的革新方向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转型时期,六盘水市作为贵州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面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重构的问题。本文对六盘水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归纳不同阶段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然后从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面对城市空间发展趋势进行探完,并对六盘水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模式下的“全球化城市”营造:广州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的城市国际化模式揭示了一种政府营造"全球化城市"的"中国模式".研究表明,广州的全球化道路具有鲜明的地理及历史特色,广州的全球化营造更多地体现为一项政府工程,是在制度激励下,地方政府为城市转型升级而进行持续性空间生产(制度空间、物质空间)的过程.广州的实践说明,城市营造"全球化"的路径是可以选择的,可以通过尺度重组,空间重构,设施提升和事件推动,实施主动规划,从而不断跨越国际化发展"门槛".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15,(7)
文章介绍了《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修订》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衡阳城市发展面临的五大困境,在全面评估《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实施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以"止损"为核心思路的规划策略,即从发展理念、产业路径、空间布局、交通影响和城市品质五个方面进行"规划止损"。文章认为,在城市转型发展时期,相对于众多目标导向型的"蓝图规划",坚守底线的"规划止损"也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牢牢把握"中国建筑产业、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机遇,围绕服务城市更新功能的塑造,重构发展定位,以材料研发制造为依托,以拓展集成应用为方向,积极整合市场化资源,寻求产业链上下游机遇,逐步探索出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发展路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要"着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国城市发展模式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近年来城市社区规划逐步兴起。基于对国内外社区规划发展演变和关注视角的评述,文章回归对"社区"概念的再思考和解读,并从我国传统文化和转型背景出发,提出"关系"是社区内涵的核心,也是理解当代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诸多社区问题和探索社区规划发展路径的关键。文章提出,应对我国社会转型的三大特征,社区发挥着重要的建构性作用,包括作为国家—社会关系的中层建构,作为社会资本的地域性建构,以及作为居住权的集体性建构。结合在北京等地社区规划的前沿案例,文章探讨了面向关系重构的城市社区规划的核心任务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通过简要回顾欧美国家城市更新向城市复兴转型的过程,分析国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城市问题,围绕转型发展格局下土地制度创新,历史风貌保护与住房保障体制完善,重构低碳宜人的生活街区,以及城市复兴的规划策略、实施路径等问题展开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从上海当前所处的发展背景和形势出发,分析判断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面临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对城市转型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转型发展的理论框架,认为上海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与国家要求、时代趋势以及城市今后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并按照"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路径和方法,建立基于"创新驱动、生态优先、交通引导、文化引领、社会包容、空间协同"等六6个维度的上海城市睿智发展新模式。最后,详细阐述了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这6个维度方面进行的城市转型发展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城市单位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与内部空间的快速重构已经得到国内外城市地理学及城市规划学者的广泛关注.不同于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中国的转型是渐进式的;并且,在市场化与旧有制度的历史惯性这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城市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过程更加复杂、更具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张汉 《南方建筑》2010,(1):68-69
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变迁进程,即"城市转型"。单位制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统治体制,在城市层面表现的最为典型,构成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基本城市管制体制。在城市层面上依据空间维度进行单位组织的划分,就得到了"单位制社区",这正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和管理单元。宏观的体制转型导致原有的"单位城市"发生新的剧变,新一轮的城市空间重构高潮开始。单位制社区的土地利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单位集体消费"逐渐解体,新形态的单位生活圈形成。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正处于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转型时期,公园城市是继田园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等目标之后,社会主义新时代和生态文明新阶段关于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的全新理念,对于探索城市转型升级新路径具有重大意义。论文立足于时代背景和理论研究,在深度剖析公园城市理念内涵的基础上,对比不同模式公园城市的实践案例,从系统思维视角提出公园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双修"是加强城市治理,促进城市转型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可持续的存量规划方法。以漳州市城市"双修"专项规划为例,将"双修"规划与其他几种相近规划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双修"的理念架构和实施路径方面,深入阐述了在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城建设背景下,漳州"双修"的内涵和实施路径,即从对技术方法和实施操作两个层面入手,立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两个方面内容,提出漳州城市的修复策略和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分析网格化管理与"城市双修"的理念内涵及内在关系,进而对以社区网格为单元、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推进"城市双修"实施的路径进行探讨,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