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底泥扰动在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底泥在扰动状态下磷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底泥扰动在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着重讨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争议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底泥扰动降低了水体中易被生物利用态磷的含量,降低了内源磷的释放能力.因此推测,底泥扰动有助于延缓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有机物降解能力与产电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阐述了有关反应器结构、阳极和阴极材料及底物传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治理内河黑臭底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对香根草生长情况及吸收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ASP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香根草的生长,当PASP浓度为10 mg/L时,香根草的株高和鲜质量可分别增长51.3%和4.60%;PASP的存在能增加香根草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当PASP浓度为5 mg/L时,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可分别增长43.4%和36.5%;添加高浓度的PASP可提高香根草对水体中NH4+-N、NO3--N和TN的去除效果;PASP对香根草去除TP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当PASP为1 mg/L时,对TP的去除率可达到83.8%,明显高于对照组(46.9%)。  相似文献   

4.
利用低频交变脉冲电絮凝气浮法对重度富营养化的池塘水体进行修复,探讨了电极材料、电解时间、脉冲电压、脉冲频率、占空比等参数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及单位去除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叶绿素a含量为345.3~517.7 mg/m3的重度富营养化水体,选择脉冲频率为0.1kHz、脉冲电压为25 V、占空比为70%的工艺参数,采用铝电极电解20 min后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即可达到92.36%,对UV254的去除率为40.83%.经处理后,水体的叶绿素a含量降低至33.48mg,/m3,大大降低了水体中藻类以及天然有机物的含量,表明该方法可作为蓝藻暴发时的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有效地消除藻华.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陶瓷膜处理富营养化水体。陶瓷膜的最佳制备条件如下:沸石含量为2%,淀粉含量为20%,成型压强为10 MPa,烧结温度为1 100℃。在操作压力为0.09 MPa的条件下,膜装置运行30 min后,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浊度、Chl-a、CODMn、TP、TN的去除率分别为97.65%、98.67%、80.89%、74.59%和25.66%,净化效果显著,并且膜装置运行稳定;另外,陶瓷膜的再生性能优良,反冲洗8 min后,清水通量的恢复率可达到83.95%。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景观水体的底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底泥中氮磷的释放规律,以及p H和温度对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氮和总磷的浓度随时间而增加,在前期增加较快;p H值对氮磷也有明显的影响;在较高的温度下促进底泥向水体中释放氮和磷。  相似文献   

7.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及其去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出量不断增加,氮磷和有机物的不断泄入,致使湖泊、水库水体日趋恶化,藻类大量繁殖、色度增高、透明度下降、耗氧量上升,水体发臭。氮磷在水体中的浓度超标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以这样的水作为淡水水源,通过常规处理难以达到日益提高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因此分析氮磷在自然水体中的形态及其作用机理,制定合理有效的水体中氮磷的去除和控制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将微絮凝过滤前处理和人工湿地防堵塞结构构成的防堵塞体系应用于某会议中心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水质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了其对人工湿地防堵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防堵塞体系对于预防湿地堵塞具有显著效果.经微絮凝过滤和配水渠过滤系统处理后,湿地进水端具有较低的SS和Chl-a浓度.基质的材料和构成对湿地水力坡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优化湿地基质的种类和级配对于预防湿地堵塞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琪 《山西建筑》2021,(5):170-172
详细阐述了黑臭水体主要成因及判别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如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的生态修复法等手段来治理黑臭水体,希望对治理黑臭水体,改善人居环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修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立莉  钟成华  熊强 《山西建筑》2006,32(3):178-179
描述了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现状,根据其特点指出了利用生物修复技术防治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的几种技术途径,并探讨了浮床水稻技术在三峡库区富营养化水体防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许峥  陈宇  后志  王宗平  张敏  苗蕾 《中国给水排水》2021,(1):102-108,113
目前黑臭水体底泥通常采用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异位治理,生物法由于简单易操作、处理成本较低而被广泛应用,并能够为后续的底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条件。为探究更适宜的生物处理方法,明确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分别采用不同种类的纯生物菌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对黑臭水体底泥进行异位处理,通过投加不同剂量的纯菌剂,比较反应前后底泥中的总氮、总磷、有机质及含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常温(20±5)℃下经过30 d的处理,底泥中含水率、总氮和有机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投加量为35 mg/L的反硝化细菌试验组处理效果最好,总氮和有机质去除率分别达到59. 90%和20. 93%。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投加纯生物菌剂处理后,底泥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浓度降低,小分子物质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生物菌剂能够提高底泥中微生物的活性,不仅促进了有机物的降解,还为反硝化反应提供了碳源,促进了底泥中总氮的去除。此外,高通量测序也表明,投加菌剂的试验组样本中,都出现了一定丰度的Thiobacillus、Sulfurovum、Sulfuricurvum和Sulfurimonas,且在芽孢杆菌试验组和光合细菌试验组中比例较高,四个菌属总比例分别达到13. 24%和14. 80%。这四个菌属能够参与硫代谢,对于底泥中有机质(如蛋白等)的降解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挂膜沸石覆盖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水体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固定在沸石上,利用挂膜沸石覆盖技术修复扬州段古运河和西安某人工湖两种富营养化水体。结果表明,对于沉积物的氮释放特性不同的两种水体,挂膜沸石覆盖技术均能有效抑制其内源氮的释放。扬州段古运河沉积物呈现初期释放氨氮、后期转化为硝态氮的特征,表面覆盖挂膜沸石层48 d后,上覆水体的TN浓度为0.34 mg/L(以硝态氮为主),沉积物中21%的总氮被去除。人工湖的沉积物则呈现持续释放氨氮的特征,以挂膜沸石层覆盖修复40 d后,上覆水体的TN浓度为0.49 mg/L(以氨氮为主),沉积物中52%的总氮被去除。  相似文献   

13.
黄彩娣  王燕锋  陈红萍 《园林》2004,(12):26-27
静安公园共有大小人工水体各1个,大水体面积为1100平方米,水深平均50厘米左右,水量约为550立方米,小水体面积为350平方米,水深约60厘米,水量约为210立方米,岸壁和池底全部由水泥砌成,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水体中放养金鱼,鲤鱼等观赏性鱼类。水体主要依靠雨水蓄积,偶有人工补充。  相似文献   

14.
生物工程菌水体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俊 《山西建筑》2010,36(28):168-169
采用生物工程菌对某水库3000m3水域进行了水体修复试验,结果表明,投加浓度维持在2ppm时,该生物工程菌对CA3D,BOD5,TN去除效果明显,以上三个指标能够达到11类水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浮萍适合修复水体磷浓度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一般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为了分析紫萍是否适合应用于中国富营养化地表水体的生态修复,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磷含量对浮萍生长的影响.设计了0.01、0.2、0.5、5、50 mg/L 5个磷营养水平进行研究.测定了叶状体数目、鲜重、根长、叶绿素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几种酶活性的变化,包括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5种磷营养水平下,两种浮萍均可以生长,但浮萍更适合生长于磷浓度为0.2~5 mg/L的水体环境中.该植物适合应用于富营养化水平较高的水体环境,适合于对中国大多地表水体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地提高对污染水体底泥的处理效果,针对目前底泥疏浚等处置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底泥净化技术,并在池州百荷公园水体综合治理中实现了工程化应用。结果表明,底泥净化技术对于污染水体底泥的处理效果显著。经过底泥净化处理系统后,实现了削减表层底泥氮磷污染物的目的,又阻挡了深层污泥氮磷污染物的释放,有效减少了水体内源性营养氮磷负荷。水质由地表水Ⅴ类提升至Ⅲ类标准,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而有效的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主要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对水环境的主要危害出发,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8.
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控制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2年4月对北京动物园水体及附近长河湾水体的水质检测,选取总氮、总磷、叶绿素a、透明度和CODMn为指标,采用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法(TSI)、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法(TSIm)以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等方法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监测区域内水体面临富营养化的严峻问题,已有95%的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N/P值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动物园水体及长河湾水系中的氮磷比值为7~116,表明两水体均为磷营养限制性水体,亟需采取措施对其水体富营养化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东赞  周洪川  刘涛 《市政技术》2022,(12):166-172
底泥污染是造成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开展底泥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探析底泥污染特征,对底泥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茅洲河流域(光明新区)底泥中的营养盐、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污染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底泥污染较为严重,其中总磷含量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局部地区存在重金属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可能存在点源或面源污染;难降解有机物主要表现为PAEs和PAHs污染,PAEs检出率为100%,DMP、DEP、DBP含量严重超标,均远大于土壤环境治理标准。根据以上结果,对底泥污染控制、处理处置方法及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综述,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