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山绿色开采是以先进的开采技术最大限度减轻采矿的环境损伤,促进采矿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为了促进青海省自然保护区矿业权绿色开采以及矿业权退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以某探矿权和采矿权工程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景观一致性、植被恢复效果、管护措施等三个方面的指标,建立了多层次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评估体系,采用赋权法对各个工程进行评价指标权重赋值,基于GIS平台采用多因素综合法计算了矿区内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并结合外业核查、低空无人机遥感对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方法和恢复治理成效进行评估,研究了当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影响程度。根据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方案对工程治理、生态恢复、后期管护等为主的监测与管护措施进行监测与评估,旨在摸清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现状,监测恢复治理前后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评估恢复治理成效,制定矿业权退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技术、方法和规范,为矿业权退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提供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矿山企业绿色、高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基于矿山开采现状,科学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因矿产开发对土地资源和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有效改善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矿山企业履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6,(1):320-321
露天煤矿闭坑存在煤矸石及其他废弃矿石堆放、土地资源占压、地形地貌破坏、水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以平庄西露天煤矿为例,分析平庄西露天煤矿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现状和恢复治理成效,并提出对今后关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和调查了深圳市88处废弃矿山,其中25处经过治理已完成恢复利用,但剩余63处仍然存在地质环境问题。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3种。其中,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在深圳市废弃矿山中普遍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相对较少。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首先进行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价以及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害程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深圳市存在地质环境问题的废弃矿山中对地质环境影响轻微的占26.99%,对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的占4.76%,对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的占68.25%。表明深圳市废弃矿山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文章首先论述了矿山地质环境及治理恢复现状的调查内容与方法,并以任楼煤矿为研究对象,在对矿山关键地质环境要素详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任楼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特征和被破坏情况,并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对策建议,旨在使矿山开采与恢复治理工作协同开展,为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房小夏 《西部探矿工程》2021,(3):119-120,124
基于煤炭资源开发导致的地质环境破坏问题的严峻性,在分析山西大平煤矿地质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措施分析,探讨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重要性及前景。通过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防治地质灾害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采矿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符合当前政府提倡可持续发展政策。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应像一个天平,一边是煤炭资源开采,一边是生态环境保护。保障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实行“三合一”的初衷与目的,也符合全国“绿色矿山”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7.
根据矿山自然条件、用地类型、地质环境,结合矿山占地类型和土地损毁情况,确定土地复垦评价和复垦方向;对土地压占、塌陷破坏区域提出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土地复垦覆绿工程和土壤改善措施;进行地质环境问题恢复和改善,降低矿山开采对矿区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中阳县某煤矿由于多年开采形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急需探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途径方法,构建"和谐矿山环境"。主要介绍了该矿山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和现状,并分析了地质环境保护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某煤矿为研究案例,结合实地调查和地质勘察结果,综合分析工程项目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并结合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目标和矿山环境保护治理任务,从地面塌陷治理恢复工程、含水层破坏治理恢复工程以及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治理恢复工程三个角度介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内容。同时,为保障治理恢复工程开展中各类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工程项目中引入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内容。现如今,相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措施均已经得到有效应用,并在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矿山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地方小矿山的无序开采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矿山地质环境遭到破坏,恢复治理困难。以遵化张庄子凤良铁矿为例,对该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1矿区露天采场崩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为中等,露天采场、排土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地下采场采空塌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地裂缝地质灾害危险性小;2露天采场、排土场对地形地貌景观以及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严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区域进行划分,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以及一般防治区,并根据不同区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对于我国地方小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