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王斌 《园林》2011,(9):60-61
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沉水植物、无茎草本,生长于湖泊、河流、水库、塘堰等水深2米以内的水域,是长江中下游湖泊的优势物种。我国苦草属植物有苦草(V.natans)、刺苦草、密刺苦草(V.denseserrulata)3种。刺苦草和苦草共存于长江中下游湖泊  相似文献   

2.
电去离子出水水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原水电渗折后再接电去离子(EDI)装置的试验,考察了进水流量、水质等因素对EDI产水水质的影响,并探讨EDI去除离子的最佳操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降低进水的电导率、适当提高膜堆的操作电压及加大进水流量都可提高产水水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几种人工生态强化净化技术对滞流景观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碳素纤维生态草表面可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对水质的改善效果最好,对NH3-N、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4%、92%、92%和85%,生态草对浮游藻类繁殖和水体色度增加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该抑制作用随着其密度的增加而增强;间歇曝气充氧法对水中氮、磷及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好,但与其他方法相比,曝气扰动会使水中COD浓度增加,还可能会促进藻类的繁殖;美人蕉浮岛对氮、磷及色度的去除作用低于生态草和间歇曝气法,但对COD的去除和抑藻效果均好于间歇曝气法。  相似文献   

4.
艾姣龙  张磊  宋金城  周少华  赵当 《建筑施工》2020,42(7):1256-1258
湖泊底泥疏浚工程是解决湖泊内源污染、控制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的一种重要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清除湖内污染底泥,清除沉积物中所含污染物,减少沉积物中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改善基底的污染程度,增加湖泊容积和水体自净能力。由于底泥疏浚工程多采用水下作业,常规方法为采用环保绞吸船对湖泊底泥进行疏浚施工,但底泥疏浚对湖泊水质的具体效果难以量化。以南太子湖底泥疏浚为例,通过对疏浚前后湖泊水质的监测,探讨底泥疏浚对湖泊水质的综合影响,其经验可为以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7):17-21
为实现还田作物秸秆有效腐解,本文总结了还田作物秸秆腐解特性及其自身条件、水热条件、土壤条件、外源氮素等相关影响因素,同时重点介绍了还田作物秸秆腐解的土壤微生物效应方面的研究之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还田作物秸秆有效腐解的研究做出了些许设想,以期对科学制定作物秸秆还田工艺、指导合理施肥和科学用养地等研究领域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聚合氯化铝(PAC)絮凝除藻对降低水体藻密度效果显著,但絮凝形成的沉积藻量对水-底泥系统营养盐释放的影响鲜有报道。通过监测不同量的絮凝藻沉积于一定量的底泥表面时上覆水水质和底泥组成的变化,探究使用PAC絮凝除藻时沉积藻量对水体水质及底泥内源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藻会显著增加底泥中的氮向上覆水释放,当泥与藻的干质量之比为167. 2、83. 6和41. 8时,反应器上覆水中NH4+-N浓度均值分别为控制反应器(CK)的2. 86、2. 42和1. 43倍,对应TN浓度均值分别为CK的2. 06、1. 66和1. 09倍。此外,沉积藻会促进泥水界面处的反硝化过程,促进效果与沉积藻量呈负相关。然而,沉积藻对于控制底泥磷释放具有积极作用,试验期间CK上覆水中TP和PO43--P浓度均值分别为0. 35和0. 22 mg/L,而覆有沉积藻的所有反应器中TP和PO43--P浓度均值分别都低于0. 05和0. 03 mg/L,且沉积藻量越大,对应的磷浓度越低。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338-342
以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为主,制成低温生物菌剂,应用于冬季稻田内水稻秸秆的原位发酵,研究水稻秸秆在冬季施用生物菌剂低温发酵后的质量和养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秸秆低温发酵时间的延长,水稻秸秆的总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而水稻秸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则逐步增加,不同时期秸杆总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指标,结果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n=3).试验末期测得水稻秸秆失重率为58.26%,而18.34%的秸秆C/N比说明秸秆已经腐熟;同时C/N比与失重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7,P<0.01).水稻秸秆发酵的综合质量量化评价结果也表明,A0424秸秆发酵的综合质量投影值为2.2644,远高于其他.低温生物菌剂应用于水稻秸秆的冬季发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对香根草生长情况及吸收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ASP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香根草的生长,当PASP浓度为10 mg/L时,香根草的株高和鲜质量可分别增长51.3%和4.60%;PASP的存在能增加香根草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当PASP浓度为5 mg/L时,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可分别增长43.4%和36.5%;添加高浓度的PASP可提高香根草对水体中NH4+-N、NO3--N和TN的去除效果;PASP对香根草去除TP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当PASP为1 mg/L时,对TP的去除率可达到83.8%,明显高于对照组(46.9%)。  相似文献   

9.
通过定期监测由再生水补给的桃花潭和由地表水补给的兴庆湖两个景观水体中水质和浮游动物的历时变化,探究不同水源补给对水体水质和浮游动物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桃花潭水体中TN、TP、TCOD和Chl-a浓度年均值分别为4.65、0.22、29.24 mg/L和92.81μg/L,分别为兴庆湖对应值的1.95、2.29、1.49和2.30倍,分析可知再生水补给水体TP浓度增加引起浮游藻类增加,最终导致水体TCOD浓度上升。两水体检测到轮形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共27种,其中轮虫类21种、枝角类和桡足类各3种;桃花潭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为0.70 mg/L,且该水体中浮游动物种数、富营养型指示种种数及生物量均大于兴庆湖的对应值。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水体中轮虫、枝角类的生物量与水质中的磷酸盐和TP相关性强,藻类的暴发性增长对枝角类的贡献比对轮虫的贡献更大,而桡足类受影响较小。总之,TP是影响再生水补给的水体中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0.
加大水质检测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把水质检测数值与制水工艺紧密结合,不断调整和完善制水工艺参数,使制水工艺运行参数趋向合理.由此,对制水成本和供水质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松浦大桥取水口至杨树浦水厂之间原水输送管道(约45 km)为研究对象,对长距离输水管道(类似推流式反应器)中典型原水水质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在输水管道中的水动力学条件、生物以及反应时间作用下,典型水质指标氨氮得到了约75%的降解,CODMn下降约37%,藻密度和叶绿素a等有所下降,嗅味物质得到部分去除.输水管渠中途设置的自然曝气充氧设施对原水水质的净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黄浦江原水中含有挥发性的分子质量<300 u的物质,主要是长链烷烃、酯类、酮类和醇类等有机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察静态模拟管网中TOC、浊度、细菌总数、金属溶出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了不锈钢管、铜管、PPR管三种常见管材对直饮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管的稳定性较差,浸泡1h后水中铜含量超标,但铜管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锈钢管长时间浸泡会出现浊度上升和镍含量超标的问题;PPR管的总体稳定性较好,但在浸泡过程中会有微量酚类有机物溶出,且当水中存在细菌时,会出现细菌的大量生长.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给水管网的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水安全输配是保障饮用水水质的重要环节,对管网水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可为改善管网水质、建立水质模型提供基础数据。以天津市的给水管网为研究对象,沿水流路径开启消火栓放水进行测试,考察了余氯、浊度、TOC和三卤甲烷等主要水质参数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管道属性对水质有较大影响,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为防止水质恶化,应定期排放管网末梢的死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饮用水供水区域内形成的两种管垢特征及其对水质的影响.SEM/EDX,XRD等分析表明,结构致密的管垢层主要晶体成分为SiO2、α-FeOOH、Fe3O4和γ-Fe2O3,结构松散易脱落的管垢层则含有大量的γ-Fe00H及少量的α-FeOOH.通过模拟试验考察了更换水源对不同特性管段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管垢层致密的管段,水源更换对其出水水质无明显影响,出水澄清、浊度达标;而对于管垢层疏松的管段,水源更换后腐蚀垢层与管网水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管段出水浑浊、浊度超标,运行一段时间后建立新的平衡,出水浊度才趋于稳定且达标.  相似文献   

15.
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在双阀滤池上增设表面冲洗工艺的改造技术,从技术和经济层面,针对由高藻微污染原水给双阀滤池带来的低产能、高成本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通过改变双阀滤池的"弱反冲洗"方式,在保持滤池原有产水量乃至提高产水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滤后水水质,从而保证了出厂水浊度≤1 NTU.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原水水质变化以及监测手段滞后对传统工艺设备造成了不利影响,使原有的一些运行参数发生了变化,不仅药剂、水量浪费现象比较明显,也影响到供水安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辅助性措施,尽量使相关技术参数保持在设计范围内,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水质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7.
水葱对高盐再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水葱去除天津泰达景观河道(以高盐再生水为补水)水体中污染物的室内试验和现场测定结果,考察了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室内试验显示,对COD、TN、NO36--N、NH3-N、TP、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27.85%、55.03%、55.20%、67.5%、84.25%、86.02%;实际水体的测定结果表明,对COD、TN、NO3^--N、NH3-N、TP、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21.37%、61.84%、72.35%、9.30%、49.09%、56.52%;水葱对含盐量高达5000mg/L的再生水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并且能够降低水体的pH值。因此,可通过适时收割水葱来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魏峰 《城市建筑》2014,(30):284-285
水利行业是国家的基础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总结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利行业是国家的基础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总结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三种人工介质对太湖水质的改善效果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的微生物来改善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试结果表明:三种人工介质中以组合介质(RZ)的生物量最大、生物活性最强且上部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高于中部和下部的,中间的生物量高于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7 d、源水CODMn为4.17~9.88 mg/L、UV254为0.09~0.13 cm-1、TN为3.35~11.6 mg/L、氨氮为0.22~5.19 mg/L、亚硝酸盐氮为0.01~0.94 mg/L、TP为0.08~0.79 mg/L的条件下,RZ对CODMn、UV254、TN、氨氮、亚硝酸盐氮、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8%、8.6%、22.1%、32.4%、49.7%、60.7%.可见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