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井筒并联一体化预制泵站具有可满足工程分期修建、提供多个排水出路、缩短施工周期的特点,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多井筒并联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对流量、标高、布局等相关设计参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1.前言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由于其占地面积小,施工建设方便,对环境影响不大等优点,在国内外市政污水/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污水/雨水中携带的各类垃圾,对预制泵站的顺畅运行形成潜在隐患,轻则堵塞水泵,重则导致预制泵站停运事故。目前部分预制泵站厂商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为预制泵站配备简易的提篮格栅或质量低劣的粉碎格栅,需要配备专人定时清理,造成运行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3.
汪维  杨欣  徐秀丽 《山西建筑》2015,(9):129-130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一体化泵站相比传统泵站所具有的施工周期短、安装方便、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并对一体化泵站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有助于一体化泵站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肖江  冉思红 《城镇供水》2024,(1):30-33+61
通过整合、比对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规范及多本图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其工作环境、水泵选型、工艺设计等环节,重点阐述了集水池有效容积、三大液位的确定复核和液位控制程序,力求阐明其高集成度下的基本设计要求及运行规律,对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和设计起到较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体化预制泵站具有占地小、施工周期短、系统集成度高等特点,目前在市政排水工程中得到了较多应用,而在给水工程中的应用还不多。探讨了一体化预制泵站在二次供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泵站的系统组成、选型方案和设计要点,并以三个工程实例介绍了这种新型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传统泵站运行存在的不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作出实验模拟与分析,设计一体化污水泵站的最佳部署形式,有针对性地完善了水泵水力及泵体设计方案,增设了调节预沉池、管道混合器及絮凝沉淀装置等,改革创新了泵站系统的控制方法,并将其用在多种实体工程内,逐渐建设出一套成熟且完善的一体化污水泵站系统,为城中村、接管难度大的个别区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污水提升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型预制预应力夹心墙板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国内的住宅产业化项目也大量采用预制夹心墙板,其优越的节能保温性能、防火性能及结构与装饰一体化加_丁制作技术有效地保证了建筑与结构的高标准要求,对预制预应力夹心墙板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测控制等进行了研究,为该类型夹心墙板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天津天狮大学校外配套污水泵站及管网工程设计中,针对三个收水范围末端污水管线高程无法衔接、泵站建设区域有限、污水量变化较大等情况,通过方案比选后采用了多个一体化预制泵站并联的形式提升污水至污水厂。泵站控制设计中,在泵站出水端及交汇节点处设置了压力传感器,实现了多个变频潜污泵协同调节控制,从而克服了压力污水管网中压力不平衡问题,顺利实现了同时排出多个区域污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推广应用一体化预制泵站,结合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井筒强度、水泵启停次数、有效容积界定、深基坑支护及分期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完善相关标准规范、采用沉井进行深基坑支护、井筒先行施工进行分期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帅 《门窗》2022,(5):214-216
供暖供热工程的施工建设是满足人们冬季供暖需求的主要途径.在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保证热力管道的正常运行,是实现供暖供热作用的重要前提.预制直埋保温管是当前供热工程中热力管道保温的一种方式,本文以预制直埋保温管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分析了预制直埋保温管接头保温施工工艺,旨在促进我国热力管道保温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斯里兰卡阿塔纳地区的供水紧张问题,按照中国相关工程标准援助建设了阿塔纳净水厂,配套建设了大型岸边式取水泵站。介绍了取水泵站工程的工艺设计,从水泵效率、占地、机电投资、防洪等角度考虑,取水泵采用立式长轴离心泵;结合大变幅水位及藻类暴发期等因素确定预处理方案,采用旋转格网过滤预处理工艺,采用转鼓过滤器作为高藻期预除藻措施;通过定速泵与变频调速泵搭配运行方式适应泵组不同供水量情况;对事故停泵下引起的停泵水锤进行水力过渡计算,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管路空气阀+泵后空气阀+支路泄压阀作为防护方案,优化了取水泵站的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铁车站选址与接驳交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截止2 018年底,我国已开通高铁 2.9万公里,高铁车站超过500座。由于我国东 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高铁车站选 址各具特色,同时也出现一些“舍近求远”的 高铁车站选址“怪象”,没有从“以人为本”的 角度对高铁车站的接驳交通进行系统规划建 设,高铁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旅 客出行的便利性大打折扣。为此,基于我国现 行高铁车站城市规划空间特征,本文从宏观 和中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高铁车站的选址 特征,从战略规划、成本技术、绿色环保三 个方面阐述高铁车站选址“怪象”产生的深层 次原因,梳理影响高铁车站选址的内外部因 素,论证高铁车站合理选址的原则、方法与 策略;探讨高铁车站选址与接驳交通体系的 关系,提出高铁车站接驳交通一体化理念, 总结国内外高铁车站接驳交通一体化建设经 验,挖掘我国高铁车站接驳交通系统需解决 的主要问题,并以重庆西站为例,提出改善接 驳交通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雨水泵站是京沪高铁无锡东站站区市政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站区南北下沉广场、高铁大雨篷的雨水提升排放至站区外河道,本工程共设雨水泵站4座,通过合理的设计,使雨水泵站从功能上实现了广场雨水提升、排放,地下水隔离、回用,高铁大雨篷雨水初期弃流、末端利用;从整体布局上,整合雨水泵站、匝道桥、广场、道路等设施,最大化利用土地的立体空间,实现了雨水泵站的"隐蔽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空调系统大多为夏季单季运行,冬季无需制热,这使得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应用一套土壤源热泵系统夏季为地铁车站提供冷量,冬季为附近建筑提供热量的方案,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设计计算,得出某标准地下车站的冷负荷所能匹配供热面积的计算方法。借助TRNSYS软件模拟全年负荷,确定方案可行,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高速铁路车站建设的热潮,该文梳理了哈大客专中间站站房建筑设计的特点。通过中间站的案例的对比,从车站选址、规模确定、功能分区、流线组织、建筑风格、站场设施6个方面分析,详细列举了哈大客专中间站的选址示意图、平面图、剖面图、效果图、建成实景照片、细部节点处理等。该文提出中间站站房建筑设计的主要问题,并整合了部分建筑设计思路。涉及的车站包括哈大客专2013年开通的普兰店西站、瓦房店西站、鲅鱼圈东站、盖州西站、营口东站、海城西站、鞍山西站、辽阳站。  相似文献   

16.
王宇 《山西建筑》2012,(18):134-136
以太原市某集中供热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为例,将水泵变频控制技术应用于两个换热站的二次网循环水泵上,分析了2007年~2011年四个采暖年度的运行工况特点,总结了变频调速控制技术的应用,指出了利用二次网循环水泵变频技术是降低换热站能耗的有效手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合流污水泵站泵前截流井进行了水力模型试验研究 ,并提出了设计改进措施 ,比较分析两种截流井方案在各种截流量、开启度等工况时的水头损失、流态特征 ,研究雨水泵启用对截流量的影响 ,以及截流井对上游排水设施的影响。根据研究成果 ,对设计及日后运行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的建设规模和难度不断增大,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相关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章聚焦于近年来我国在高效节能、环境低影响、智能化控制及超深的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方面的新技术的回顾与总结。在基坑工程领域,总结相关理论和方法、超深围护新技术、高效节能支护技术、环境低影响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在隧道工程领域,总结隧道失稳破坏模拟方法、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技术、类矩形盾构隧道技术、深层盾构隧道技术等。在地下工程预制装配式技术领域,总结预制装配式地下车站的研究和预制拼装结合现浇叠合拱壳的无柱大跨地铁车站建造技术的研究。以期藉此促进这些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国内首例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采用薄壁闭腔构件代替传统实心构件,实现了装配式构件的轻量化。为了研究闭腔布设形式对装配式结构性能的影响,以装配式地铁车站单环结构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实心结构和空心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力学与变形性能开展研究,得到了各结构的破坏形态和荷载-位移曲线,并对结构应力、内力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装配式结构整体具有较好的承载与变形能力。实心结构与空心结构具有相似的破坏形态。实心构件内设置闭腔,结构应力分布相对集中,承载能力与刚度降低。但空心构件的截面内力较小,延性性能更好。基于装配式结构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考虑到极限承载情况下结构的承载能力与变形能力,预制装配式车站选用空心构件且设置双排闭腔更符合要求。研究结论可为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深化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