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邛崃市名酒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对象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远期规模为2×10~4 m~3/d,近期建设规模为1×10~4m~3/d。介绍了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的确定、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工艺设计特点和运行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季必燕 《中国给水排水》2014,(24):137-139,143
湖南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6×104m3/d,采用微涡流絮凝/立式斜板(管)沉淀和转盘滤池组合工艺作为深度处理工艺。详细介绍了工艺选型、设计及工程应用情况。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某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为20×10~4m~3/d,分三期建设。已建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4m~3/d、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5×10~4m~3/d,生物处理采用A/O除磷工艺,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本期提标扩建工程将出水水质提升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规模为20×10~4m~3/d,包括改建、扩建两部分,改建工程规模为15×10~4m~3/d,将原A/O池改建为改良A~2/O+移动床生物膜(MBBR)构筑物,扩建工程规模为5×10~4m~3/d,采用改良A~2/O(五段)工艺,并新建20×10~4m~3/d深度处理段(采用高效沉淀池、微滤机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塘栖镇污水处理厂采用了MSBR(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工艺,处理规模为3×10~4m~3/d.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且稳定,除磷效果好,出水各项指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某远城区污水处理厂规划控制规模为45×10~4m~3/d,一期工程规模为15×10~4m~3/d,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采用改良AAO+高效澄清池+纤维转盘滤池+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深度脱水工艺。从2019年9月—2020年1月运行数据看,处理效果较好,出水水质稳定且优于设计值。该污水处理厂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并搭建智慧管控一体化平台。工程设计总投资约为3.70亿元,总成本及经营成本分别为1.20及0.83元/m3。  相似文献   

6.
江西上犹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采用了食物链反应池(FCR)技术。该园区污水中污染物以COD、BOD_5、石油类为主,且存在处理水量、污染负荷波动较大的情况,为此采用FCR技术,可稳定高效地处理工业园区污水。污水厂设计规模为5 000 m~3/d,最终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规划总规模为10×10~4m~3/d,一期设计规模为3×10~4m~3/d。随着使用年限增长,设备性能下降,且园区企业增多,废水水质变化,原工艺处理出水水质无法持续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因此实施了工艺改造,采用"预氧化+混凝沉淀+复合水解酸化+A~2O+MBR+臭氧催化氧化"组合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对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东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5.0×10~4m~3/d,污水生物处理采用MBR工艺,PVDF中空纤维膜丝采用海藻式固定方式,尾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特点及实际运行情况,并指出了应用MBR工艺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梅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无锡市梅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3×10~4 m~3/d,厂区总规模为6×10~4m~3/d,二期工程采用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详述了该工程的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及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原设计规模为2×10~4m~3/d,出水标准为国标的一级A标准。本次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中,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污水厂处理规模由2×10~4m~3/d扩建至8×10~4m~3/d,出水标准由原国标一级A标准提升到北京市地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的B标准。工程主体工艺采用A~2O-MBR工艺,深度处理采用臭氧紫外联合氧化。由于占地面积有限,本工程采用半地下建设形式,同时为保证改造期间不影响污水厂的正常生产,整个改造分期实施。实际运行表明,本工程出水水质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某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7 000 m~3/d,总规模为12 000 m~3/d,设计采用了CASS工艺,工程通过对CASS反应池进行优化、改进运行方式以及增设透光性暖棚等措施,使改造后的CASS工艺出水指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属于福州市重点工程。已建处理规模为30万m~3/d(其中一期20万m~3/d,二期10万m~3/d)。三期建设规模为10万m~3/d,远期总规模为60万m~3/d。为了应对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污水厂处理工艺采用多模式AAO工艺,经处理后,尾水达到国家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就近排向光明港,最终入闽江。详细介绍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进出水水质指标、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3.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为30×10~4m~3/d,其中一期工程提标改造规模为20×10~4m~3/d,二期扩建规模为10×10~4m~3/d。一期工程采用MSBR工艺,原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提标改造工程增加"反硝化滤池+微砂高效沉淀池"深度处理工艺;二期扩建工程采用"初沉池+曝气生物滤池(两段式:前置反硝化+后置硝化)+微砂高效沉淀池"工艺,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实施后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标准。该组合工艺处理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各项出水指标可以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深圳福永污水厂多模式AAO/ABF工艺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福永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为12.5×104m3/d,二级处理采用了多模式AAO工艺,深度处理采用自动反冲洗滤池(ABF),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详细介绍了该工程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技术特点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电解/芬顿/混凝沉淀/三效蒸发/EGSB/AO组合工艺处理丙硫菌唑农药废水,处理规模为150 m~3/d。该组合工艺对去除生物毒性、盐分,提高B/C比,降低有机物浓度效果明显。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当平均进水COD、TDS、TN和TP浓度分别为43 378、45 376、1 830和23.3 mg/L时,出水浓度分别降至367、2 523、37.0和0.6 mg/L,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并满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北沟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4m~3/d,其进水中70%为印染、染料中间体及化工废水。设计采用以预处理+PAC多模式A~2/O+深度处理为主体的工艺。从2015年1月一12月的运行数据来看,该工艺处理效果较好,运行稳定,实际出水水质优于设计值(一级A排放标准)。详细介绍了各单元的设计参数,并通过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设计、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1)
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3万m~3/d,分两期实施,一期1. 5万m3/d,二期1.5万m~3/d。污水处理厂的近期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水解—卡鲁赛尔氧化沟组合工艺。本文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近期工程的主要构筑物的工艺设计与主要设备及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江苏徐州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104m3/d,进厂污水中约50%为工业废水。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UCT工艺,深度处理采用高效沉淀池及滤布滤池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详细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各处理单元的特点及设计参数,并对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低能耗水解酸化/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慈溪杭州湾新区污水处理厂前三期建设规模为4×104m3/d,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滤池工艺。该工艺处理效果较好,平均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处理成本约为0.15元/m3。对各单元的工艺设计参数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总结了设计、运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某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12万m~3/d,出水执行一级B标准。在提标扩建设计中,规模扩建至18万m~3/d,出水执行准Ⅳ类地表水标准。在设计阶段,通过采用活性污泥模型软件对主体Bardenpho工艺进行仿真模拟,实现工艺设计与运行控制策略的优化。模型研究表明,采用碳源、供氧智能控制,药耗与能耗节约比较明显。考虑出水标准的提高对污水工艺控制运行要求较高,建议使用污水处理厂智能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