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园城市研究与建设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人居文明发展线索,阐明公园城市作为人居文明发展历史的必然性。从中国数千年人居环境发展和现代人居环境科学中寻找公园城市研究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来源。从所创立的人居环境认识论展开,提出公园城市人居环境认识论的生命观、时空观、分析与综合观;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与价值体系,给出了公园城市的9项综合目标与价值评价标准ECH9,论证了公园城市人居环境理论框架与国家发展战略5个统筹的同构关系,指出了实现公园城市提升多重城市"三力"的可能性。探讨建设公园城市的方法路径,倡导城、人、境、业的"三位一体"结构与实现路径,提出了一种以生态文化中心区ECD取代传统城市CBD、RBD的公园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赵珍 《居业》2021,(6):43-44,50
从"公园城市"理念解析出发,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下公园体系的建设规划策略,进而结合《襄阳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实践项目.从公园建设规划出发,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核心,提出公园体系规划、公园空间布局、公园层次与类别、公园主题特色等四方面的举措,以此探索公园城市理论在公园体系规划实践的表达,以达到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对海绵城市内涵和发展目标分析的基础上,从功能、益惠、价值、制度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含"水文生态系统"和"人文社会系统"在内的海绵城市建设评价体系。采用全时空多边形图示纵横比较指标法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估方法,"纵向"评价海绵城市在各个规划阶段的建设成效;"横向"对比各海绵城市的分项指标和综合指标,旨在为衡量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忆明 《风景园林》2013,(3):106-109
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公园的发展,随着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北京市新型公园建设也呈现出异军突起的状态。在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以北京新世纪以来的3种公园体系类型——郊野公园环、滨河森林公园和"一镇一园"乡镇公园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新型公园体系的特征和性质,根据其特征,分析了北京市公园分类体系中的老标准不能涵盖新公园类型的现状。并针对北京市公园建设发展趋势,提出了按照城市辐射半径和公园级别进行分类的新的分类标准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服务能力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何实现合理的城市公园布局,充分发挥公园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公园服务能力,建立公园绿地分类,以缓冲区分析为技术手段,提出"建设用地见园比"和"社区见园比"2项指标,用以评价公园绿地布局的合理性。以广州为例,得到建设用地见园比为49.7%,社区见园比为51.9%。相关性分析表明这2项指标与传统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且2项指标反映了传统评价指标不能描述的绿地分布情况,是对现有指标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最后对"缓冲区"评价生成的服务域进行了实地测算,以检验新指标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张弛  姜芸 《四川建筑》2008,28(1):24-26
生态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文中将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以构建生态城市为目标,采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水平评价体系及模糊评价模型,对成都市进行实例评价,得出对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水平的评价结果,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居民满意度为出发点,以提升居民日常生活品质为目标,通过研究影响我市人居环境品质的中学、小学、养老服务中心、公园、交通干道、公交站点、大型商业和乘换枢纽等8项空间要素,利用GIS技术,导入GIS语言,构建居住品质评判体系,提出城市居住用地幸福指数指标。依据该评判系统,为我市现状小区环境品质的评判提供依据,为我市规划小区的建设提供决策指引,为我市的存量改造和规划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借助于居住品质评判体系,论证了我市商业用地调整的可行性,通过模拟各类商业用地的调整,为规划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使城市空间的生长富有活力,城市环境的发展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公园城市"的理念可以从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史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撷取若干城市地区案例,从其发展历史中明晰"公园"的意义,探讨历史上规划与治理体系在推进公园建设、促进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国情定位当代"公园城市"理论的核心价值与要义。"公园城市"将"公园"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城市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核心工具,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其价值核心在于倡导"公共"与"公平",其运用应当以保护和重建地区生态为出发点,致力于缓解中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为广大人民谋福祉。对于"公园城市"的理解不能局限于狭义的"城市公园",必须从地区的角度理解,其发展要和多层次的空间规划体系结合,规划中要从强调"绿地系统"发展到强调"公园体系",要运用"公园城市"理念推进规划与治理体系的革新,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共同协调发展以及人民福祉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规划目标定位跟不上城市发展,规划评估体系可以评价之前的规划文本,而无法评价出动态发展的城市的真实状态的问题。本研究以落实城市发展目标为导向,针对城市本身,分析目标与指标的直接对应关系,提出城市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主要以国内外典型城市发展相关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频数统计法对各体系样本在各个维度上统计挖掘规律,包括体系大小类数量、体系目标层词性使用、体系指标层类型占比等。引导性地构建出首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即三级指标,包括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有效改革规划理念,以保证规划的宏观指导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现行《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强调环境效益、对微观尺度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关注度不够的现象,通过文献爬梳、3轮专家问卷调研和3个建成项目的实证评价研究,逐步确立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环境、社会、经济与美学方面的11项效益及其指标构成、各项指标的含义、评价方法和评分标准,构建了以多元价值为导向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为创造可持续的雨水景观设计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锐  侯姝彧  曹越 《中国园林》2021,37(7):6-12
山水是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核心,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自然观、人文观和实践观.中国古代山水营建智慧是基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核心思想,在"人与天调"的实践观下形成的实践理论体系.在其指导下的山水营建实践以人地关系的和谐为核心,主要体现为"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地"和"时"分别对应空间和时间的维度,"营建"是...  相似文献   

12.
达婷 《中国园林》2012,28(5):121-124
山水城市理论伴随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已有20年。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在青山绿水中建设诗意的栖居环境时,保持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从对山水环境自然灾害的讨论入手,以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观为出发点,通过解析中国传统山水观,明确了尊重自然山水及其生态价值的意义,挖掘传统园林设计思想中的生态意识,归纳了传统园林以尊重自然形态,利用改造自然、注重山水组合模式、形成综合水环境和重视植物环境营造的造园方法。以传统造园实践来启发当代城市建设,得出整治山水形态、形成综合水环境、建立绿色空间意象等现阶段山水城市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浩然  董璁 《中国园林》2022,38(1):64-69
面对大自然塑造的不同地理空间单元,人类为获得生存的话语权,不断探索出应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生存智慧,营造出各具特色的乡土场景。从营造的角度,首先界定乡土景观营法,分析其内涵与策略,以鄂西南土家族为例,探索在万山稠叠、坡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下乡民创设出的满足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乡土景观营造方法,分述了地法、农法、水法、居法、匠法、礼法的具体措施、营建智慧和相关经验,总结其价值所在,以期让人们重新审视乡土景观营法,留住乡土景观营造之本,指导当前乡土建设,固守鄂西南土家族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14.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23,39(1):6-13
围绕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阐述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生态文明“生态化”“集和化”“体系化”的三大趋势意义,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命题。以史为鉴,阐述中国风景园林始终以人类为本、以自然为根、以生态为脉、向着“集和化”迈进,主导了中国人居环境数千年的哲学、价值观和实践,成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主力和先锋。与古为新,概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风景园林学科的划时代发展:自主的现代性转变及开拓创新、自主的知识理论实践体系构建、举足轻重的国际影响,以及为新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等。前瞻超越,面对学科的未来使命,探讨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顺应三大趋势发展的未来,提出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安身立命的根本、学科知识组成特性、学科的核心体系,构建了感知行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公园城市建设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城市建设新模式,为中国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为实现公园城市美好愿景,指导各地科学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积极响应地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求组织编制了团体标准《公园城市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研究确定公园城市的内涵、特征与宗旨目标基础上,构建包含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活服务、安全韧性、特色风貌、绿色发展、社会治理7个方面的公园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公园城市建设3个层级目标指引下的具体建设内容、要求及预期成效。对《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意义、基本思路进行阐述,对其主要内容及重点要求进行详细解读,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把握城市新发展理念及实施对策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宣化传统葡萄园的生态实践智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系统作为人类在与自然协同进化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生态实践智慧研究的重要对象。然而全球唯一的城市农业遗产——宣化传统葡萄园,囿于现有研究大多停留于客观属性的描述层面,尚未揭示在客观属性背后,传统葡萄园作为人与自然相作用的文化景观所蕴含的机理,故不能全面揭示其延续千年的原因。因此,采用文献回顾、田野调研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场地选址、种植方式、空间布局和生境结构4个方面切入,总结作为半干旱地区的庭园农业,宣化传统葡萄园经久不衰的生态实践智慧在于"因地制宜"与"协同共生"2个方面。最后指出宣化葡萄园所蕴含的生态实践智慧,对于其他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而言,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创造适宜的耕作方式,并且通过协调"三生"关系,以集约高效的方式应对不利的人居环境,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借自然山水创园林真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为 《中国园林》2002,18(6):84-87
就中国古典园林而言,最能代表其艺术水平的,当属园林意境的创造。中国自然山水园之所以能够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是由于造园者时刻以自然为师,为蓝本,不倦地理解体会自然之理,假自然山水风物,创造园林意境,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关键就在于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18.
多山多水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因形就势、趋利避害、寄情山水等独特的营城智慧。但在工业化时期,传统智慧被埋没,大多数古城特色消失殆尽。迈向生态文明的今天,需要重新认识传统营城中的山水人文智慧,道器合途、透物见人,促进中华城市文明薪火相传。以典型山水小城—江西永新为例,通过挖掘传统营城法则,以古鉴今、因地制宜地制定古城山水格局修复、空间网络修补与功能活力提升的系统策略。希望能为新时代中国历史城市的保护更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风景中一种独特的存在。"风景"在建筑学语境中应被拓展为更广义的"景观",当代建筑和城市研究与景观已形成多重维度的互动,中外建筑师与艺术家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表达出不同的自然建造观念和思考,既有对自然哲学的追求,也有对自然资源和风景的利用。景观与建筑、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共构的复杂关系。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与自然关系的双重关照出发,尝试论述将一种更深入的自然观作为价值的维度引领当代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比特摩尔庄园是美国"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的2个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作品之一。系统分析了庄园营造的专业理论、实践及社会背景、建筑与山水格局特征、道路系统及植物景观特色,以及项目中首次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极具代表性的"自维持"森林经营理念。研究认为:在本案例中,风景园林在面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等多因素影响的景观规划实践中,可以成功统领各相关专业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多重价值的、"自维持"森林经营理念在遍及美国国土的实践中证实了当初的前瞻性考量。该案例不仅影响和决定120多年来美国风景园林、森林经营等专业实践的内涵和走向,也将对中国的城乡生态环境修复与保育实践、生态智慧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