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仿生学的角度设计和制备结构及组成与生物膜及血管内壁相似的聚合物/液晶复合膜,作为新一类抗凝血生物材料,并通过血液相容性试验考察复合材料的抗凝血性能.结果显示:不同基材及液晶种类的聚合物/液晶复合膜,其溶血率值均小于5%,符合生物材料溶血试验的要求;复合膜的动态凝血性能取决于基材与液晶两者之间的兼容性及配比,动态凝血性能较佳的复合膜表面粘附的血小板大多呈单个粘附状态,数量较少,且基本无变形,呈现出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液晶性能对聚氨酯/液晶复合膜抗凝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3种亲水性胆甾醇液晶化合物,HO-[CH2CH2]-nO-C∧‖O-O-Chol(n=2,3,4),用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差热分析以及偏光显微镜观察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聚氨酯与上述液晶化合物制备复合膜,研究了液晶性能对聚合物/液晶复合膜抗凝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胆甾醇液晶化合物有利于改善聚合物材料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以4-烯丙氧基苯甲酸-4'-甲基基苯酚酯及烯丙基胆甾醇醚单独或同时作为液晶基元的侧链聚硅氧烷液晶。用偏光熔点仪、DSC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侧链聚硅氧烷液晶的液晶性及其受热相转变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它们的液晶性和热转变行为与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液晶复合膜的抗凝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醚型聚氨酯为基质材料,分别与向列型和胆甾型液晶化合物在适当溶剂中溶解共混后,利用溶剂发法在聚四氟乙烯板上浇铸成膜。研究了了复合膜中的液晶含量和成膜条件对复合膜表面结构形态的影响,同时详细研究了液晶含量对复合膜动态凝血性能、血小板粘附性能以及溶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复合膜中的液晶质量份数超过30%时,复合膜才表现出良好的抗凝血性能,且液晶含量的增加而复合膜的抗凝血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复合膜表面吸附的血小板数量随液晶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聚硅氧烷侧链高分子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烯丙氧基苯甲酸对甲氧基苯酚酯(ABPM)和烯丙基胆甾醚(ACE),用NMR及MS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通过上述两种化合物的末端双键与含氢硅油的Si-H进行催化加成反应,得到了含侧链的聚硅氧烷,红外光谱证明,大部分Si-H已参加了反应。聚合物具有液晶性,聚物和共聚物的液晶相具有不同的特点,分属于向列型,近晶型和胆甾型。  相似文献   

6.
光致变色聚硅氧烷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液晶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取代、还原、重氮化和偶合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光致变色液晶单体4-丁氧基-4′-十一烯-[10]-酰氧基偶氮苯,并与聚(甲基氢硅氧烷)通过硅氢加成生成一种新的光致变色高分子液晶。通过^1H NMR和IR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证实了聚合物的硅氢化程度近于完全。通过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液晶行为进行了研究,证明了都具有液晶性。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含有两种介晶基元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梯形聚硅氧烷侧链液晶、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离聚物、聚硅氧烷侧链液晶弹性体的合成方法与产品性能,对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应用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PPC/PCU液晶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液浇铸法和熔融法制备丙酰氧丙基纤维素/聚碳酸酯聚氨酯(PPC/ PCU)液晶复合膜.通过SEM、AFM、表面能量参数测定、溶血和动态凝血试验,研究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特征和血液相容性,考察了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和液晶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表面呈现微相分离结构,PPC液晶能明显改善PCU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改善的程度与复合膜中液晶的含量相关.由不同方法制备的复合膜,其表面的形态结构和表面能量参数不一样,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的复合膜,其接触玻璃板的表面可见明显的海岛状微相分离结构,复合膜的血液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含羧基的聚硅氧烷类光致变色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重氮化反应合成了末端为羧基的刚性基元,再经过取代、加成、酯化反应最终合成了偶氮苯类聚硅氧烷液晶.通过UV表明其具有类似小分子的光致变性.并用POM、DSC对其液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近晶A型液晶,相变区间为164.68℃~251.61℃,液晶范围较宽,有望作为光控开关和新型信息存储材料.  相似文献   

10.
胆固醇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和血液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胆固醇基团直接键合和通过长链烷基柔性链键合的胆固醇-聚硅氧烷接枝共聚物,研究了胆固醇改性聚硅氧烷的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未经长链烷基键合的共聚物不能形成液晶相,而经长链烷基键合的共聚物可以形成热致液晶.侧链液晶聚硅氧烷的液晶结构和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具有独特的依赖性,热处理后形成的液晶相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液晶显示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显示器应用阴极射线管CRT,需要高电压,体积大,能耗高,而且反射短波射线,对人体有伤害,液晶显示器与之相比,有其突出的优越性,低能耗,轻,对人体无损害,因此已规模生产并推广应用,本文系统阐述了液晶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我国液晶显示器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四种具有结构差异的环氧树脂与氰酸酯的共聚物,分别对其进行液氧冲击实验和热分析测试,发现两种测试方法得到的结果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在深入探讨液氧冲击敏感性实验机理的基础上,认为热分析可以作为判定聚合物材料与液氧相容性的有效表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氮化钽薄膜的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永祥  黄楠 《功能材料》1998,29(6):639-641
本文利用磁控反应溅射技术制备氮化钽薄膜,对磁控反应溅射制备氮化钽薄膜的工艺参数(包括氮分压比、加热温度、溅射压力、溅射电流)用正交设计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影响氮化钽薄膜结合力的主要因素为溅射压力和加热温度,氮分压比、溅射电流为次要因素;氮分压对氮化钽薄膜的硬度影响较大。动态凝血及血小板粘附实验研究表明,氮化钽薄膜的血液相容性性能优于热解碳(LTIC)。  相似文献   

14.
NiTi合金上沉积氮化碳薄膜的力学和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生物医用NiTi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Ti/CNx(x≈0.26)梯度薄膜,并制备了Ti/类金刚石(DLC)以及Ti/TiN薄膜进行对比研究. 利用显微硬度计、划痕仪比较分析了上述各薄膜的力学性能,通过表面接触角法研究了薄膜的亲水性. 着重测试并分析了溶血率和血小板粘附行为,进而对薄膜的血液相容性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Ti/CNx梯度薄膜与NiTi合金基底的结合牢固,结合力达到63.6N. Ti/CNx薄膜硬度为23.01GPa,和Ti/TiN薄膜硬度相当,略高于Ti/DLC薄膜. 溶血率和血小板粘附试验表明,Ti/CNx梯度薄膜能有效改善NiTi合金基底的亲水性和血液相容性,与Ti/TiN和Ti/DLC薄膜相比,Ti/CNx梯度薄膜具有最小的溶血率,仅为1.12%,并且无论在血小板的粘附数量还是在血小板变形程度都最少,因此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结构对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薄膜电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带有联苯结构的双丙烯酸酯和单丙烯酸酯作为单体,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PSLC)薄膜。研究了不同液晶含量、固化时间、单体结构、取向层对PSLC膜电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晶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关态透光率(TOFF)随之增大,驱动电压则呈减小趋势;相对而言,随固化时间的增加,样品的TOFF则降低。在PI作取向层时,由双丙烯酸酯单体制备的样品表现出了较高的TOFF,而由单丙烯酸酯单体制得的样品,因其聚合物网络结构的不稳定性,在较低电压情况下就出现了"变形"的电光曲线。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亲电取代反应成功合成了磺化聚醚砜并制备了聚醚砜/磺化聚醚砜共混膜。膜的水吸附量和水接触角实验表明,和单纯的聚醚砜膜相比,由于磺酸基的存在使得共混膜的亲水性得到提高。牛血清蛋白吸附实验结果显示:与聚醚砜膜相比,共混膜能有效地抑制牛血清蛋白的吸附。凝血时间实验则表明,聚醚砜/磺化聚醚砜共混膜的凝血时间比纯聚醚砜膜的凝血时间延长了2~3倍,因而共混膜的血液相容性较纯聚醚砜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1,4-苯二甲酸[二(4-羧基苯)]酯为介晶基元合成了一系列两端均含有丙烯酸双键的化合物,其结构通过了元素分析、FT-IR、质谱和1H-NMR等方法的确证。采用Netzsch DSC204差示扫描量热仪和Leica Orthoplan偏光显微镜对产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两种单体具有向列型液晶的特征。混合光敏剂后,分别在高于清亮点温度、低于熔点温度,以及在液晶相温度范围内用紫外光辐射固化,固化过程通过FT-IR表征,用RIGAKU D/MAX-1200 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在液晶相温度范围内光固化可形成具有液晶性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9.
大分子链转移剂活性对聚合物分散液晶电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引发转移终止(Iniferter)、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等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分子量相近而带有不同端基的大分子链转移剂。通过紫外光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膜。通过研究大分子链转移剂光引发活性,发现采用RAFT聚合制备的大分子链转移剂具有较高的光活性,带有Iniferter活性基团的大分子链转移剂光活性很低。对不同大分子链转移剂制备的PDLC膜的电光性能进行比较,发现采用RAFT法合成的具有高光活性的大分子链转移剂能够使PDLC膜具有较高的开态透光率和较低的驱动电压。加入大分子链转移剂会导致PDLC记忆效应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